看着是不是有一种战斗力增强的趋势?那么到了1940年的百团大战当中,这个数据就有了新的变化。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机步弹药消耗一百零五点六发子弹,或者五点三枚手榴弹才可以打死打伤一个敌人。百团大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这个数据又有了变化,是七十九点六发,或者七点六枚手榴弹。说道这里,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怎么百团大战这个数据咋就变大了?其实很好理解,一开始敌人对我们是轻视的,所以我们可以抓住战机,对敌人进行一个个的伏击,这种伏击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命中率就高一点。

到了百团大战的时候,日本人被打的回过味了,开始重视起来了,所以弹药消耗就开始破百翻了一倍。那么在百团大战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又找到了好的方法,所以弹药消耗就又降了下来,变成了七十九点六发子弹,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榴弹的消耗增加了。其实这何尝不是战术上发生了变化,以手榴弹作为重武器摧毁敌人意志的一种战术战法的外在表现。

补充说一句,手榴弹这东西的制造要比子弹来的快和方便。那么与之同时一二九师,也经历过这样的一种变化。击毙或者击伤一名日伪军,在抗战第一周年是六十二发,到了第二周年是四十五发,第三周年突然就变成了一百三十八发,百团大战中又有回落变成了一百零一点二发。说到这里有小伙伴好奇,晋察冀军区好像比一二九师消耗的要少啊?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一二九师的战斗变多了呗,这种消耗就上去了。

但总的比对下来,晋察冀军区和一二九师的弹药消耗量的上升和下降都是相同的。好了,数据就说道这里,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真要面对近距离交战,不管是埋伏战,还是遭遇战,那么打死或者打伤对手所消耗的弹药,不会出现二十五万发打死打伤一名对手的恐怖的数据。当然也有小伙伴不认可这个说法,小编也明白您的意思,不外乎是说抗日期间使用的枪械是手动拉大栓的枪支,而现如今的战斗都是自动武器的天下,这种弹药消耗不能比。

咋就不能比了,就算是手动拉大栓的武器换成自动武器,这种弹药消耗乘以个十,也不过是一千多发子弹或者是几百发;如果您还觉的不够劲,乘以一百,也就是一万来发,或者是几千发而已。这和恐怖的二十五万比较起来,还是有巨大的落差。所以您说,那个二十五万发子弹打死或者打伤一个人的数据就不靠谱。说真格的,就算是在现代化的战斗中,要是来一个冲锋,一弹匣三十发子弹,根本就用不完的。

小编在网上就瞅见过这么一句话,那还是一名参加过打隔壁小霸王战斗的一名连长说的,他说:“你要是拿一个三十发弹匣的枪打冲锋,子弹全部打完了,还能活下来他就是胜利。”这话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以一百五十的子弹,一个士兵带在身上,参加战斗绝对够用,压根就用不完的。您之所以认为一百五十发子弹不够用,全是您看电视剧看多了。

导演不顾实际情况,为了表现主角那特有的魅力和超然的人格。导演会让主角,抱着一挺机关枪,可劲的突突,要不还给来个马步,一个脚丫子踩着战壕边,整个身体突出战壕,一脸大无畏的样子,脸蛋上连一丝灰尘都没有,一张漂亮而又奶油小生的脸蛋,手指头扣动扳机使劲的开枪,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扣着扳机不放,那机枪的火舌冒的呼呼的。

你可拉倒吧,还马步呢?再壮实的汉子也不可能抱着一挺机枪,连续不断的进行突突,不说枪管受不了这种连续的发射,就说这种开枪方式带动的枪支产生的后坐力,可不是一个什么稳稳的马步就可以抵消的了的,不把他顶翻了,也会把枪口给顶到向着天空开枪。小编就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镜头,一个武装人员抱着一挺机枪,就这开枪,他还是以一种连续不断的点射进行的,但就算是这样还硬是把这家伙从隐蔽的位置上给拉到了路中间。

所以您别看那虚假的玩意,真骗人的,战场上可真不会这样的。而且你还抱着机枪半个身子暴露在战壕外边,这种射击姿势,撑死了也就开个几秒钟的枪,就被对手送过来的子弹打头上了。真不胡说,您要知道,抗战初期的日本兵,那真是个个都是神枪手,一个个的都是拿子弹喂出来的家伙,打脑门绝对打不到胸口上的家伙。甚至于露出半个头皮,保不齐都能打中,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不稀罕什么狙击手的原因。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150  个兵  弹匣  子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