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袁绍,乌巢被袭后怎么打赢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赢在哪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那就要看乌巢是正在遭受袭击,还是已经彻彻底底的被曹操烧毁了。本来曹操带领精兵袭击乌巢时,袁绍还是有机会救援乌巢的,但他认为曹操此时身在乌巢,曹军大营必定防守空虚,只要把曹军大营占了,曹军也就彻底瓦解了,浴室他命令张郃和高览带重兵前去进攻曹军大营,仅仅派了一些轻骑去增援乌巢。

而曹操其实只带了五千人来乌巢,大营中还有大量谋士猛将带兵镇守,所以尽管张郃高览带重兵来攻还是久攻不下。另一方面,曹操带的五千人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强悍,袁绍派的那些轻骑兵根本就无济于事。这样一来,袁军拿不下曹操大营,乌巢粮仓又被烧毁,士气大跌,张郃高览怕袁绍追究兵败的责任,都投降了曹操。然后,曹操和袁绍决战,袁绍大败,总共十万大军就被杀了七万人。

可见事情发展到乌巢被烧以后,袁绍军队已经变得毫无斗志,士气低迷的军队再多也没用,这时候的袁绍可以说是必败的。若是乌巢被袭时,袁绍集中力量前去救援乌巢,击退曹操,还是有机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毕竟大军还在。可是机会已经被袁绍断送了,事情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如果我是袁绍,在乌巢被袭后,我就会尽量保证减少损失,避免和曹操决战,留下少精精锐部队断后,大军立刻撤回河北。

曹操手上也不过两三万可动员的人马,攻打河北他肯定没那个实力,待袁军返回河北,照样可以采用田丰的稳妥之策,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联合其余诸侯袭扰曹操,使其疲于奔命,待袁军恢复气力后,再和精疲力竭的曹军作战,那时候打就轻松多了。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袁绍得再熬几年不死。我是游戏探索机,喜欢三国历史游戏的朋友们点点关注!。

官渡之战,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的,你怎么评价?

七万胜七十万,这是《三国演义》夸张的写法。史书上则是二万胜十一万(袁绍十万步兵,一万骑兵),《三国志》甚至认为曹操兵不满万,伤者二三。不管怎么说,官渡之战军队数量对比很悬殊。为什么袁绍会输掉这次决战?原因其实当时就有人说,比如荀彧的"四胜四败"之说,又如袁绍阵营田丰、沮授等人的论述。我认为袁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放眼天下的视野和心胸,也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和辛劳,注定了他在战略上是低能儿。

官渡之战时,如果袁绍接受了许攸的计策,结果会怎样

公元200年,袁绍调集十万大军,以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并先派大将颜良渡黄河,攻取白马(今河南滑县)。袁绍势大,曹操在关羽帮助下解白马之围,杀了颜良后开始撤退。在撤退的路上伏击斩杀了袁绍大将文丑。袁绍吃了大亏,在官渡与曹操对峙。曹操兵力不足,而且粮草接济不上。在对峙一个多月后,曹操的士兵疲惫不堪,粮食几乎吃完,曹操坚持不住了,写信给荀彧有退兵的意思

荀彧回信让其坚持。袁绍这边粮食不断从邺城送到,他派大将淳于琼领兵一万,专门护送粮草,并将粮草屯于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是曹操的发小,对曹操十分熟悉了解。他很清楚曹操营中粮草接济不上缺粮,坚持不了多久。于是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支人马,绕过官渡去偷袭许都。袁绍没有听许攸的计策,执意要打曹操。许攸本来还要力劝袁绍,不料传来家人被抓起来的消息,被袁绍责骂,许攸一气之下投靠曹操去了。

许攸投了曹操,而后,他对官渡之战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袁绍听了许攸的计策。派一支精兵,偷袭许都。曹操自然是应接不暇的,曹操兵力与袁绍相比,相差数倍。而且,兵力基本已经用于官渡一线布防,许都只有荀彧等人留守。袁绍的谋士早期也成建议他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袁绍对汉献帝不感兴趣。所以他认为偷袭许都没有打败曹操有意义,曹操原本是他的小弟,袁绍是想教训一下的。

袁绍如果偷袭许都,曹操首尾难以相顾,必然退兵相救。那么,袁绍大军就会横扫千军一般,将曹操打败。曹操只能再回老家招兵买马了。曹操与袁绍以前关系很好,所以非常了解袁绍的性格。官渡之战初期,曹操东征刘备,他就考虑到袁绍会不会袭击许都。也正如曹操所料,袁绍多谋寡定,不会偷袭。不得不说,袁绍错失了一次绝佳的打败曹操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来自于许攸的袭击许都的计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官渡之战  浅析  攻城掠地  攻略  打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