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集字的作品,你怎么看?

书法的集字作品是一个很好的从临摹走向创作的一个方法。我们知道学习书法的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临摹字帖,所谓的临摹就是比着古代的好的书法作品进行模仿,这种模仿的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让自己也能够写出像古代经典一样的漂亮的书法作品来。而直接从临摹古代的作品,到自己能够独立的创作出一幅作品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很多人临摹了好几年,但是一到创作脑子里面就一片空白,不知道怎样把模仿学习来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笔下,这是很多的书法爱好者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从临摹到创作的过度难倒了一批书法爱好者,而临摹完古人的书法作品,通过学习古人的集字作品,向创作转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集字作品对于从临摹到创作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这一点我个人也是有比较深刻的体验的,以前临摹的时候,过于关注于细节,沉浸于字帖里面很难自拔,创作的时候反而不会写字了,通过练习集字作品,把注意力调整到了写字的整体格局上,突然之间果然开朗,我自己也是学习集字作品的受益者。

根据个人的一点经验,我觉得学习集字作品要注意两点:1、练习集字作品最好是在熟练临摹原帖的基础上,只有把原帖写熟练了,才能掌握这本字帖的风格,向创作方向发展,写起集字作品来才能够得心应手。米芾行书集字古诗2、因为大多数的集字作品更多的是展现字帖的整体风格,细节表现不是很到位,所以对于集字作品最好不要精临,创作的时候以它作为参照物就可以了,精临的功夫还是要下在原帖上面,集字作品更多的要关注整体。

书法《集王圣教序》到底该怎么学?

题主学了三年《圣教序》,时间不短,但按贴出的习作,虽说有些王字的模样,但问题不少。就以第二张习作来说明一下,作品见下图:先说用笔吧:书法中很忌讳的“钉头鼠尾”时有体现,比如“利”字。所谓“钉头”,就是露锋尖笔入纸时,力量过大,在起笔处留下一个钉子头部的形状。而“鼠尾”则是收笔时,不是以手腕发力送到,而是手指挑出,形成一个尖、细、无力的笔画。

再说结体:第五个字很奇怪,是“法”字还是“往”字?左边写法很奇怪,右边画圆处又写得太实。初学者一定要注意一个字中虚实的处理方法。结体中的虚,是要写得细一点,符号化。而实则是重写,写到位。一个字中的主笔要实写,连接处、次笔可虚写。因为只是习作,章法就不讲了。但是从这件习作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临习《圣教序》存在一些误区:1、《圣教序》毕竟是碑刻,如何用笔是看不出的,比如上面说的“利”字,作者可能是对原帖理解错误。

所以临习《圣教序》,一定要参考历代大家临习《圣教序》的墨迹,从中学习用笔之法。2、《圣教序》是集字作品,怀仁虽花了近15年拼凑,但气息上并不非常顺畅,故学习《圣教序》的同时,一定要临习王羲之的其他作品,以求作品的连贯和谐。3、《圣教序》版本很多,经反复翻刻,再加上刻工刻字技术的原因,很多字已失真,临习时要加以注意,遗貌取神,得其笔意。

集字《圣教序》怎么进行章法训练?

章法训练一个重要方面是分行。分行有三种情况,其一是纵无行横无列,先秦以前的书作多属这种情况,它直接取材于自然,贵在天趣之美。其二是纵有行无横列,有一定的行式,但一行之中无一定的字式,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这种情况,有行而无列,行的疏密基本一致,字的疏密不同,布白高妙。其三是纵有行横有列,人工安排的功巧成分居多,以整齐划一为美。

大多人认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集字作品,字是王羲之的,作者却是怀仁和尚,所以忽视了它在章法布方面的特色。总体来说,此碑的章法属于第2种,即纵有行横无列,基本是模仿《兰亭序》的章法节奏。历代有书法家认为怀仁当时就是参照《兰亭序》的章法集成的。从总体上看,布白十分和谐,字与字间顾盼有情,可谓天衣无缝。

章法训练,主要应该学习《集王圣教序》两个主要特点:1、虚实相应,节奏明快。《圣教序》碑1903个字,共30行,满行大约80字左右。所以从整体看全碑章法疏朗,节奏匀晰。全碑行行顶格,布白重心上移,举例来说,第一行只有“大唐三藏圣教序”7个字顶格刻写,到第2行“太宗文皇帝制”同样与第一行整齐并列。下面“弘福寺沙门”之间空9个字;第22行"贞观二十二年八月三日内"这行字一直书写到行列底部下,又与上一行正文之间间距很大。

章法布局方面,似乎是黑的少了一点,白的多了一点,行距宽了一点。所以看来计白当黑,有疏处不觉空阔,密出间不容光的明丽疏朗之整体美。2 错落多姿,欹正辉映。从纵行来看,多数字在一行的中心线上,还有一部分字偏中线之左或右,这样就显得整齐中见灵动,布白里出自然。《圣教序》的字有大有小,似正反欹,粗细纵横,安排极为合理,字里行间大小穿插交错,纵横起伏。

在搭配穿插之中,又不是一直平均,而是有时一行之中三、四个字连缀一起衔接浑然一体,有时单独一个横势大的字(如上图),第二行的"梦"字,有时连放几个菱形的字,有时再穿插平行四边形的、倒三角形的或圆转形的字,如同像王羲之手札行草书,有时三字连缀,有时两字合一,有时连写几个独字,尽其变化又合自然,无丝毫做作之处。

把帖临到一定程度才能创作书法作品,那么这个度怎么确定?

很难去量化。边临帖边创作的也有,有的国展投稿作品,都有不少是初学者的创作尝试,当然,即便是临得和原帖一模一样,也是不可能被遴选入展的。没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就不属于书法创作,只能算是在摩仿,这是规则。从依托式学习到反叛式书写才可谓创作,真正的创作期初始时间,不是弃帖去背临,而是脱帖去创新。创新可以所临之帖为蓝本,对笔法字法的技能取变重构,也可多家技法融合重塑,这个界限就是学于某人而又别于某人,如果以量度去估算,我认为与原帖的重合度要少于五成,否则仍算是在抄帖。

创作意味着书法学习之旅开始自立,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书写技法技能、一定的书法理论、基本的书法审美。真正的创作不是信手涂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应是将书法理论付诸于书法实践,是遵循现实基础、有理性合逻辑的尝试探索。抱庸个人倾向于认同“厚积薄发”,根基还没有扎牢就过早的进入创作阶段,也是很难创出名堂的。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集字  集到  玩字  碧桂园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