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当时的他联合虚竹的确打不过丁春秋,但是这七十多年功力如果在他身上,他还打不过丁春秋吗?所以关于这一段,无论是无崖子的解释还是苏星河的解释,都是比较牵强的,明明通过传功给苏星河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一直磨蹭了三十年。如果硬要给出一个解释的话,那就是无崖子并不想把神功传给苏星河。无崖子是逍遥派传人,除了他自己以外,还有一个师姐天山童姥,一个师妹李秋水,无崖子天资很高,人很聪明,所以所学甚多,各种技艺全都涉猎,而且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当上掌门之后,要求门下弟子跟他一样,也要精通各种技艺才有资格做下一任掌门。其中大弟子苏星河跟他是一路人,也是对乱七八糟的东西很感兴趣,并且学得很不错,二弟子丁春秋就不一样了,他只喜欢学武,对于其他技能都是敷衍了事。偏偏丁春秋野心很大,他想当逍遥派的掌门,而且他知道门派有很多上乘武功,什么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小无相功、天山六阳掌等等,可是师父从来没有传授的意思。

并且平日里,由于他对其他技艺很敷衍,师父也不喜欢他。丁春秋本非善类,遭遇如此待遇,就怒从心头起,恶由胆边生,居然偷袭师父,将他打成重伤逃跑了。无崖子遭受如此大劫,心如死灰,没想到自己一手培养的弟子居然能对自己下死手。他又想到自己,如果不是学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专心练武,自己武功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就算遭遇偷袭,也可以反败为胜。

而照顾自己的大徒弟苏星河,偏偏跟自己是一个路子,也是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想学,而且他的天资明显不如自己,武功在江湖上算一流,但在逍遥派只是个半吊子水平。因此吃过亏的无崖子不想把下任掌门之位传给苏星河,因为苏星河心思不在武功上面。当然了,无崖子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对自己很好,又不忍心把真话告诉他,所以也就从来不提这事,只是让苏星河帮自己在江湖上物色合适人选。

上面的原因是我个人推测,不然我实在找不出一个理由,无崖子为什么不直接把内力传给苏星河。当然了,无崖子如此做也是很有底气的,那就是逍遥派武功的厉害了。无崖子虽然被丁春秋打成重伤,终身残疾,不能活动,但是他逍遥派武功一直在修炼,就算他九十多岁看起来就跟三四十岁的人差不多,如果只看皮肤头发,说他二十岁也有人信。

所以无崖子并不担心自己会老死,他有的是时间,他希望等到一个让自己完全满意的传人。珍珑棋局本来十分难破,非天资奇高之人不可为,而且他故意让苏星河挑选长相英俊的人来破局,这样一旦有人破局,那么聪明英俊就都具备了。虚竹完全是凑巧路过,误打误撞破了棋局,不管是天资还是容貌都大大不符合他的标准,甚至无崖子开始时候都想放弃,但是后来虚竹十分坦诚,说出了整个过程,无崖子就认为这是缘分,何况那时候丁春秋已经打到门外了,看来天意让虚竹做自己的传人。

至于后来的故事,那就是无崖子不可控制的了。他让虚竹出去以后去大理找李秋水,却不知道李秋水早就嫁给了西夏皇帝,早就不在大理了。如果不是虚竹有主角光环,无意之间救了天山童姥,然后两人又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虚竹从天山童姥那学会了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还继承了灵鹫宫许多武功,仅凭内力他根本也没有办法收拾丁春秋。

乾隆说我45岁,属马;刘墉说咱俩同岁,我属驴。乾隆愣了,刘墉说了什么话让乾隆很高兴?

乾隆属马,刘墉属驴,这件事可闹大了,刘墉差点被乾隆逼死。民间有个传说,叫做“以凤换龙”。据说雍正的妃子钮祜禄氏,本来生了一个女儿,她听说陈中堂同时得了一个儿子,就私下跟陈中堂的儿子调换了。那个被调换的陈中堂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大清皇帝乾隆。乾隆手下有两位著名的中堂,一位是满中堂,就是大名鼎鼎的“蜡头儿”和珅;另外一位是汉中堂,他就是“罗锅儿”刘墉。

历史上的和珅和刘墉,并不像绰号所说的那样,一个矮胖,一个驼背,其实两人都是体格魁梧,相貌堂堂之人。和珅十一二岁就当上了御前侍卫,只是发育有点晚,当时有点胖,又有点矮。和珅天天跟着乾隆,给乾隆打“气死风灯”照亮,大伙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蜡头儿”。刘墉之所以成了“罗锅儿”,是刘墉自己跟乾隆讨封的。刘墉能写会画,学问非凡,就是天天趴在桌子上念书写字苦修来的。

只是时间长了,刘墉有点水蛇腰。有一天哪,他上殿见皇上,往那一跪,乾隆一瞧,顺嘴说了一句:“刘墉,你这么一跪,成罗锅儿了!”刘墉一听,赶紧磕头:“谢主隆恩。”乾隆听了一愣:“嗯?你谢什么恩哪?”刘墉答道:“谢万岁封我为罗锅儿。”乾隆乐了:“嗨,你个刘墉还真会讨封呀,这就每年多领两万两银子的俸禄了。”原来清代有个规矩,皇上亲口封一个字儿,每年就可以多领一万两银子的俸禄。

乾隆本来想反悔,可被刘墉说君无戏言,不能说话不算,也就作罢,封就封了吧,不就是每年多花两万两银子的事情么。但是事情不能就这么就结束了,刘墉和乾隆,还要继续斗智斗勇。刘墉到了四十五岁生日之时,原本是想悄悄的过了就行了。结果百姓感恩刘墉,纷纷给刘墉送来了一堆什么“万民伞”、“万民衣”、“万年旗”、匾额之类的,甚至还有百姓给刘墉立了长生牌位。

和珅见状,觉得机会来了,就跑去乾隆那里,添油加醋的打刘墉的小报告。乾隆一听,这刘墉竟然比自己人气还高,竟然还有长生牌位,火腾一下就上来了:“传刘墉,就说朕要给他过寿。”刘墉接旨,心里犯着嘀咕跑去拜见乾隆。刘墉行过君臣大礼,乾隆就发问了:“今天是你的寿诞,不知高寿多少啊?”刘墉刚要答四十五岁,但是心里一盘算,我之前被太后收为了干儿子,而你乾隆是太后的亲儿子,我们是哥俩,你怎么会不知道我的年龄?我们俩同岁呀。

刘墉灵光一闪,突然明白了过来。古代要避“圣讳”,什么名字、年龄、属相之类的统统都要避讳。如果刘墉直说了,乾隆一定会说:“我四十五,你也四十五,你想当皇上?拉出去,杀!”得,玩完了。于是,刘墉改口了:“微臣……去年四十四,明年四十六。”乾隆又问:“那你今年呢?”“万岁天资聪慧,请吾主自裁。”乾隆一听,嗨,又把球踢回来了,如果再问,倒是显得自己傻了。

但乾隆仍旧不肯罢休,就又问:“我属马,你属什么呀?”刘墉一听,就明白了,又来诓我:“回万岁,臣属驴的。”乾隆一听,愕然:“十二生肖,哪有属驴的?”刘墉正声道:“万岁属马,臣只能属驴了!请万岁赐臣属驴!”乾隆一听,嗨,你个刘墉,还真能掰扯,顺便又想诓骗朕的银子。此时,乾隆觉得刘墉还算知道礼数,不是那么生气了,但并没有十分高兴。

只是呢,乾隆想继续刁难刁难刘墉,看看刘墉的笑话。乾隆就又说:“没有属驴的,朕也不能赐你属驴。你敢戏耍朕,现在朕要你去自绝,去吧。”乾隆说完,心中窃喜,你要是不死,那就是不忠。然后脸一转,用袖子挡住了脸,等着刘墉自尽。可是等了半天没动静,转脸一看,刘墉还站在那,双手作揖状,看着自己呢。一问,原来刘墉在等着乾隆告诉他怎么个死法。

乾隆心想,让他自缢,还要给他找绳子;抹脖子,还要给他找刀,就说:“你蹦的高点,自己摔死算了!”刘墉就开始在哪蹦,蹦了半天也没死。和珅见状,上前说:“万岁,让他跳外面两丈多深的太液池得了!”乾隆一听:“好!就这么做!”结果,刘墉磨磨蹭蹭走到了池旁,楞半天,然后作了个揖,点了点头,又磕了三个头,就走回来了。

乾隆和和珅一看,辫子都气直了。乾隆问道:“让你跳太液池,你怎么回来了?”刘墉跟乾隆说他在水中看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跟他说:“我逢昏君须当死,你遇明主自当生”,然后他才回来的。乾隆一听,跟和珅对视一眼,被气乐了。就对刘墉说:“你也甭死了,还是活着继续气我吧!”说完,把刘墉赶回了府。刘墉见到了谁呢?自然是投水为国而死的那位楚国夫子呀。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弹弹  送强  口袋  化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