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董卓麾下的第一号将领,也是董卓的义子,吕布自然是要一马当先,率先出战。《说文解字》中对“奔”的解释是:走也。典韦、许褚是曹魏阵营中实力最为强悍的两位猛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力量比较大,典韦能独臂擎旗,手中一双大戟重达八十斤,而许褚也有倒拽两牛的神力,他们的武艺与文丑相当,而力量上则是占有优势的。

温酒斩华雄的是谁?

在三国时期,吕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虽说他贪好美色,也有着墙头草的属性。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只不过,有一些人还是怎么相信吕布是有传闻中的那般神勇。于是,便有一些愣头青成了吕布的踏脚石。在三国演义的前期,董卓入京,荒淫无道,败坏朝政。而天下诸侯也因此揭竿而起,共有十八路诸侯联合在一起,共同讨伐董卓的无道。

而作为董卓麾下的第一号将领,也是董卓的义子,吕布自然是要一马当先,率先出战。董卓派遣吕布镇守虎牢关,此处乃是首都洛阳的重要门户,而勇猛的吕布的镇守下,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居然不能再前进丝毫,这让身为盟主的袁绍大为恼火,但却苦于自己的良将不在自己的身边。盟主袁绍环顾左右,向诸侯们发问,有谁能出战吕布。

然而,当时的各路诸侯各怀鬼胎,虽然聚集在一起,并不愿意真的出力。在袁绍的连番询问下,依然无人应答。许久,方才有徐州的陶谦站了出来,向袁绍推荐自己的部下刘三刀,并且夸耀说,刘三刀可以将吕布三刀斩于马下。就这样,被自家主公推出的刘三刀,就此出去迎战吕布。而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刘三刀杀到吕布跟前,气势汹汹。

却连刀来不及拔,就被吕布轻轻松松的斩杀。一时间,十八路诸侯这边满场唏嘘,也在再没了敢推荐的部下的诸侯上前向袁绍发言了!吕布这边在连番的车轮战的消耗下似乎也有一些疲劳,他的部下华雄见其劳累,便向吕布建议让他代之挑战。在吕布退下后,华雄也不逊,连战袁绍阵营的数员大将,并无一败绩,将他们皆是斩于马下。冀州牧韩馥料想华雄连番战斗,必定疲惫,于是乘机向盟主袁绍推荐自己的"无双上将"潘凤。

只不过,这一位无双上将也逃不过一条死路。出战不多时的潘凤也被华雄斩于马下,还把头颅挂在马上炫耀。若不是后来的关羽挺身而出,以酒尚温的速度将华雄斩下,只怕当时的十八路诸侯都要成了笑话。而关公的温酒斩华雄也成了有名的历史典故,成了古往今来人们的美谈,而与之对应的便是"无双上将"的潘凤,这则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文丑是什么人物,他的武功究竟有多厉害?

本初帐下多骁将,河北文丑有雄风。堂堂虎躯长八尺,赫赫威名震三分。能以横勇称庭柱,敢恃豪气逐公孙。雕翎两羽射文远,匹马单枪退公明。岂是逢敌心胆怯,从来天命不由人。而今雨落延津渡,石上犹有血沃痕。熟悉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群雄争霸的汉末乱世中,冀州袁绍的实力是最为强劲的。在官场上世代公卿,四世三公,门人座下遍及天下;袁绍帐下谋士众多,有许攸、田丰、沮授、郭图、审配等;地盘广阔,横据北方,外结乌桓,兵精粮足;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猛将,有号称“四庭柱”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有精擅骑兵攻击的麹(qū)义,还有韩猛、淳于琼等战将。

文丑是袁绍麾下武力值排在第二位的猛将(第一名是颜良),书中说他“身长八尺”,和许褚、张飞、赵云是一样高大,生得“面如獬豸(xiè zhì)”(獬豸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独角兽),相貌凶恶。那么以文丑的武艺,在三国猛将排名榜上能够排到第几位呢?咱们就根据他在战场的历次表现来分析一下。1.冀州城外,关纯、耿武行剌袁绍,文丑立斩关纯;2.磐河之战,公孙瓒挺槊出阵,文丑迎战,“战不十数合”,公孙瓒不敌败走;3.公孙瓒麾下四健将围攻,被文丑杀一退三,纷纷逃走;4.文丑追击公孙瓒,遭到少年赵云的阻截,两人交手,“五六十合”不分胜负;5.廷津渡之战,张辽、徐晃双战文丑,文丑一箭射去张辽盔缨,再射倒战马;6.文丑回马来战,徐晃抡斧截住,两将正在厮杀,文丑后军赶来,徐晃“料敌不过”拔马回阵。

7.关羽杀到,接战文丑,“战不三合”,文丑“心怯绕河而走”,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切掉,殒命疆场。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标尺型的武将,这个人就是徐晃。通常情况下,谁若是能够打败徐晃,就能够进入“超级猛将”的行列,也就是前十名。延津渡之战,文丑先射倒张辽,再与徐晃交战,在书中虽未说明具体回合数(嘉靖本为“三十余合”),但从徐晃“料敌不过,拔马而回”的描述来看,文丑的武艺肯定在徐晃之上。

而且文丑能够与赵云战“五六十合”而不分胜负,徐晃肯定不具备与赵云抗衡五六十合的实力。所以,以文丑的武力值,足以跻身于三国前十名“超级猛将”的行列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三国武力值排在前十的有:吕布、蜀汉五虎、颜良、文丑、典韦、许褚。那么在这10人中,以文丑的实力又能排在第几位呢?通过吕布和文丑两人分别与公孙瓒对战的情况来看,吕布是“战不数合”击败公孙瓒,而文丑是“战不十数合”,差着有十合左右呢,两人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袁绍的部将排名和战斗效率,文丑的武艺也在颜良之下。延津渡之战时,文丑先是在乱军中“奋身独战”,又遭到张辽、徐晃的夹攻,射倒张辽后,又与徐晃有过激烈的厮杀,关羽杀到时,文丑是消耗了大量体力的,乍逢关羽这种前三刀极度威猛的力量型战将,战不三合,心惊胆怯也是正常。而文丑的实力明显在关羽之下也是事实。而张飞之悍勇还在关羽之上,文丑更不是其对手。

磐河之战追逐公孙瓒,文丑遇到少年赵云的拦截,双方交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体现了文丑的强悍实力。考虑到当时赵云尚是少年,初次出山,装备、经验和战斗心态都不在巅峰期,而两将的兵器皆是长枪,彼此间有些招数还是能互相防范的。所以打的回合数多些也正常,而文丑的实际战力应在赵云、马超之下。典韦、许褚是曹魏阵营中实力最为强悍的两位猛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力量比较大,典韦能独臂擎旗,手中一双大戟重达八十斤,而许褚也有倒拽两牛的神力,他们的武艺与文丑相当,而力量上则是占有优势的。

老将黄忠在长沙一战,硬磕了关羽百余合,被关羽大为赞叹:“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战百余合,全无破绽。”而以文丑与关羽交锋时的表现,可知其实力也明显不及黄忠。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文丑的武力值,在三国猛将排名榜上足以进入前十,属于“超级猛将”,但也只能是位居末位。但有这样的实力,在那个猛将迭出的纷纭乱世中,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私奔”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奔”字的本义是什么?

“私奔”一词,在现代人的理解里,通常是指青年男女的爱情,得不到双方家庭的承认时,二人背着家人,偷偷私自笨逃,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奔”的解释是:⒈奔走,急跑;⒉紧赶;赶忙或赶急事;⒊逃跑。对“私奔”一词的解释为:旧时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说文解字》中对“奔”的解释是:走也。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善于指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大兵团作战的统帅是谁?

这问题的答案就是粟裕嘛,指挥大兵团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只有粟大将当得这评语。1947年5月,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27万余人,在孟良崮围歼了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击毙了国军悍将,74师师长张灵甫。此役,解放军以伤亡1.2万余人的代价消灭国军3.2万余人。当时,蒋介石,陈诚得到74师被围的消息后,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共军居然有这么大的胃口敢围74师,喜的是终于找到了和华东共军决战的机会。

于是命令张灵甫固守待援,命令24个师,45万人的兵力从四面逼近孟良崮,企图以中心开花的策略全部消灭解放军。此刻的情形,真可以说是千钧一发,稍有不慎,华东解放军就可能全军覆没于孟良崮。但没想到粟裕用兵竟然如此凌厉,雷霆万钧,战役从5月14日上午打响,到5月16日下午就结束了,第74师基本没有机会就被分割消灭了。


文章TAG:纵马  驰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