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破极、命器入魂、遁空术天武圣王:神族中的最强高手之一,坐镇圣贤殿,天武圣王勇猛善战,对神族十分忠心,第二部开场中,天武圣王与神眼、玄风圣王、白莲圣王营救重伤的心月葵。在起义军前往神域时,天武圣王对上了冥族大元帅逆天而行......到了第三部,天武圣王再度登场,先后击杀了冥族十三将中的纵横天下、寒风凛凛,直至他看到好友玄风圣王被远古神龙击伤后产生迷茫,直至最后天武圣王才找回自我。

你曾经完整看过三遍的书有哪些

北冥鱼的《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过之后非常有感触。这是我之前在豆瓣写过的书评,在这里再发一次吧。席勒说过:“生命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魏晋名士们,身处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演绎着中国历史上文人最大的悲剧。但是在这幕悲剧中,魏晋名士始终昂扬着一种高尚的人格,一种不屈的风骨。鲁迅先生称之为“魏晋风度”。

他们在无尽深渊中向往光明,仰望着星空。于是,魏晋名士们的意识爆发了,像那黑夜中璀璨的烟花,绽放着空前绝后的光彩。北溟鱼的《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这本书中,就详细描写了魏晋时期的名士的风采。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风度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这个“最富有艺术精神”的年代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记录魏晋时期历史的古籍很多,但是古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巨大,需要读者耐心地去品尝,去咀嚼史学家那凝练的智慧结晶,去品味那文字背后的哲学真理,去探寻历史的“真实”与“善美”。也就是说,品读魏晋历史是一个需要耐心与学识的过程,相对来说过程较长,对读者要求较高。而作者北溟鱼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用自己的生花妙笔,给魏晋名士赋予了丰满的形象。

北溟鱼对魏晋时期的历史与政治研究都有着极深的造诣,对那段历史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她跳出了时代的限制,摆脱了条条框框,用自己整理的史实资料,重新构建了一个生动、饱满、鲜活的名士图谱。独立自由的品行在动荡的年代中得以造就,重情尚美的情操在玄学清谈中得以体现,不屈的风骨在追求本我的过程中得到发扬。

读《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能让你感觉到历史是如此的有趣,而中国语言,能如此地吸引人。书中一开头,“那年,谢安二十啷当岁了,偏偏拒绝了所有的工作邀约,还在家里蹲着。”这段白描式的叙述,非常有时代气息,让读者读起来非常地亲切。第一次读这段文字,就喜欢上了作者的文风,个人感觉,北溟鱼的语言风格,有一丝王家卫的烙印。

文字初看似平淡,娓娓道来,轻松写意;实则笔触凌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人物的内心进行了深刻的挖掘,让魏晋名士不再是史书中那冰冷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取暖靠抖,也要敲着空碗唱歌”的曹操,虽为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在身登高位后,依然有着人生稍纵即逝的伤感与哀愁。

天下事、国事、家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首《短歌行》,道尽心中的无奈。我们能看到“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嵇康,天生颖慧,学不师受,但是他正直,孤傲,独立特行,不肯同流合污,最终落得个“古痴今狂终成空”,只余一曲《广陵散》那绝妙的琴声回响在历史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痴迷于酒, 寂寞又骄傲”的刘伶,携酒出门,谓曰 “死便埋我”,在看透生死的超脱中默默地反抗着。

时光荏苒,巍峨的千丈松,皎洁的玉树,尊贵的麈尾,这些魏晋名士心中的最美象征也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晋人的美,是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完美结合,美在神韵。”魏晋时代的名土以脱世的人生态度,玄学的清谈阔论,于政治漩涡中保存自己。艺术气息、雅致情调,以及名士本身那种国士无双的风度,都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纵情潇洒的魏晋风度固然是一种美,但是综合历史的进程来看,名士们痴迷清谈、沉溺放纵、消极避世的态度,也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五胡乱华,外族入侵,泱泱中华民族竟然都无法有任何有效的反抗,悲乎,叹乎。从这个角度来看,魏晋风度是灿烂的,是迷人的,但是历史只代表着过去,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圣王  苍穹  奥奇  视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