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姜维实乃将帅之才也。为此,姜维直言上谏,却因此得罪小人黄皓,并致令后主心中甚是不悦,进而对姜维颇有微词。姜维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祸之计也。”姜维听后,深以为然,遂往沓中屯田避祸。司马昭闻探报后,心惊不已,打算依照贾充之计派遣杀手欲行刺杀姜维。

让刘封当皇帝,姜维能否再兴蜀汉,一统江山?

让刘封当皇帝,姜维能否再兴蜀汉,一统江山

从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开始,到264年(曹魏景元五年、或咸熙元年、或东吴永安七年、或元兴元年)姜维策反钟会后被曹魏众将乱刃分尸的三十年间,姜维继承诸葛武侯遗志,数度北伐,经历大小战役十一场,其中大胜两场、小胜三场、不克四场、大败一场、中败一场。由此可见,姜维实乃将帅之才也。

虽然他以弱势国力加弱势兵将,面对兵力补给占据明显优势的曹魏,对战曹魏主动守御的城池关隘,却能做到胜多败少,无论是军资消耗,还是人员伤亡,曹魏也明显多于蜀汉。同时,经过一场场的北伐战役,姜维竟然将之前诸葛亮时期的北伐基点从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的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线了,并且多次挫败曹爽、王经等曹魏大将,从而将魏军逼退到了秦岭一线,不得寸进。

后因功授封司马、镇西大将军兼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等职,外加朝廷授予符节。此外,进入蜀汉后期,蜀汉的优秀将领已所剩无几,仅有廖化、王平、张翼、降将夏侯霸等不足一手之之人可用。就算在人才严重匮乏凋落的情况下,依然难以阻挡其北伐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则是刘备生前的最大遗愿,也是诸葛武侯临终之际的遗言。如此战绩,可见其才能之高。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姜维如此为国殚精竭虑、抛洒热血,却因刘禅昏庸无道、荒淫糜烂,致使宦官黄皓弄权,朝廷上下贤人渐离,小人日聚。为此,姜维直言上谏,却因此得罪小人黄皓,并致令后主心中甚是不悦,进而对姜维颇有微词。见此,秘书令郤正深恐后主见责姜维,遂向姜维提议“将军若危,国家随灭,不若外避沓中屯田,一者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二者可以避祸;三者可令魏人不敢汉中。

”姜维听后,深以为然,遂往沓中屯田避祸。司马昭闻探报后,心惊不已,打算依照贾充之计派遣杀手欲行刺杀姜维。但是,荀顗断言“今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信用黄皓,大臣皆有避祸之心。姜维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祸之计也。若令大将伐之,无有不胜,何必用刺客乎?”于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两路大军,进击汉中,欲灭蜀汉。

但是,如此紧要关口,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姜维却身处数百里外的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驻守屯田。仓促之下,当姜维率领大军赶到剑阁要地挡住钟会主力大军之时,邓艾却出奇兵险过阴平小道,经江油直达蜀汉国都成都。这时,正谋脱困之策的姜维,却突然收到了后主投降的消息,直如惊雷,令诸将抱怨万分。就算面对几成死局的情况下,姜维依然不曾放弃,计划策反钟会,再徐后图。

正所谓,天不从人愿。最终因为钟会不听其言,斩杀众魏将,才导致计划失败,姜维也被乱刃分尸。对此,许多人都曾设想,如果当初阿斗早夭,由刘封继承帝业,也许姜维会中兴蜀汉,一统天下。其实不然。正的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刘封虽然稍有武艺、气力过人,也曾随同刘备征战四方多立战功,但其性格刚猛,一无守成之主的胸襟,与同为守将的孟达矛盾颇深;二无高瞻远瞩的眼光,为一己之安危,放弃败退麦城的关羽;三无识人用人之能(一方霸主必备之能),一生都没有为刘备推荐过一位可之才;四无赢取众将之心之能,无论是诸葛亮或叔父关羽,都不怎么看好他。


文章TAG:选姜维  接班  姜维  搭配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