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可见,柴进此时虽然并未身在梁山,其实已是心在梁山了。柴进对朱仝说的话,俨然已经把自己当作梁山泊一份子了。此时之前,林冲、武松、宋江等朝廷人犯也曾在柴进庄上落过脚。小说《水浒传》里所谓“柴进门招天下客”,其实所招的客人,都是杀人放火的人犯。

柴进自个儿杀官造反上梁山,也是早晚的事。三,柴进有钱有势,为何会上梁山。柴进是后周柴世宗的嫡派子孙,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的确赐给了柴世宗后人丹书铁券。历史上,赵匡胤建立宋朝,还曾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历史上到了南宋时期,柴家子孙还是与朝廷共存亡。到了柴进这一代,虽然柴进与宋朝皇帝已经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柴进有钱有势却是确凿无疑的。有钱有势的柴进为何要走上反叛的道路,上梁山与官府作对?作为《水浒传》小说,可能是通过柴世宗后代柴进的反叛,反映了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进一步揭示了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水浒传》中柴进当过方腊的驸马,柴进还能够有好结局吗?

柴进在平南胜利后先是接收了朝廷的封赏,但一想自当过方腊的驸马,虽然是卧底行动,但名声也不好,怕遭到排挤,所以就谎称风瘫辞官回沧州。后来施公对于柴进的结局写的是“忽然一日, 无疾而终”。无疾而终?何谓无疾而终?从现代角度来看无疾而终算得上是死亡的最高境界,毕竟这种死法基本不会遭受病痛的折磨,对柴进而言自然是好事。

但比较诡异的是,同样与柴进一同辞官的土豪李应以及管家杜兴的结局是“善终”,明明二人的辞官方式一样,为什么在结局的表述上却不同呢。或许,我们对于无疾而终的理解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柴进怕是认为自己身上还有高廉的命吧。高廉是高俅的胞弟,当年在高唐州和殷天锡就是专程去找柴进的茬儿的,逻辑文史姨之前也说过,柴进把丹书铁券的功效过于的放大化,导致自己看似在做孟尝君之举,实则干的是足以诛九族的窝藏侵犯之事。

可以说高廉在高唐州针对柴家,看似是有高俅撑腰,实则是经过了赵佶的默许的。在柴进落难的那一刻,柴进所资助的江湖人士根本没人来救他,还是柴进抖了个激灵间接让李逵去山上通风报信自己才得救。并且,高廉被雷横一刀剁了。高俅要迁怒梁山,更要迁怒柴进,要知道当年年轻的高俅被王升痛打,多年之后见到王进还要行父债子偿之事,那么对于杀弟之仇,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忘。

所以,柴进的无疾而终,更有可能是被暗杀。而他方腊驸马的身份,根本不会被高俅等人在意。之前阮小七在梁山攻破帮源洞后穿着方腊的龙袍嬉闹,被王禀、赵谭斥责,阮小七与二人产生了言语冲突,还要行火并之事。从立场角度来看虽然童贯的人一向视梁山为眼中钉,但阮小七的行为确实不妥当,王禀、赵谭的职责也是有理有据。倒是情商不高的阮小七当时有些漂,想让梁山独占征南之功,虽然是好心,却起到了反效果。

《水浒传》中,皇帝连宋江都敢赐死,为何唯独不敢动柴进?

说皇帝不敢动柴进的朋友,未免看书太不认真了。赵佶在前期确实和柴进没交集可言,但我们发现,赵佶不出马不代表别人不敢出马,你们以为高廉整柴进是因为高俅在撑腰?那是因为皇上在撑腰。赵、柴两家的恩怨想必大家都清楚,赵匡胤夺位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以及收买民心积攒口碑,特别给柴家定制了一枚丹书铁劵,此物不仅可以保证柴家子弟衣食无忧,还有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他们的罪责。

到了柴进这一辈,宋朝还没灭亡,所以丹书铁劵的效力扔在。但我们发现,丹书铁劵这张VIP卡片被柴进开发了一大新的功能,那就是私藏案犯!柴进在沧州名声不错,他的名声好是因为他经常会收纳一些江湖人士留在府中,并热情款待,临别还会给他们安排工作或推荐就业,但他收留的这些人大多都是身上背负着命案的人,只要在柴府待上个一年半载,风头一过便万事大吉,该吃吃,该喝喝,你犯过的罪,没有人会记得。

柴进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官府的反感,但官府的人知道他有丹书铁劵,所以也不敢进柴府要人。当年宋江辗转到柴府时害怕给柴进惹来麻烦,柴进哈哈一笑,说了这么一句很硬核的话: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所以我们也就知道了,柴进已经不仅仅在用丹书铁劵保护自己了,而是在包庇犯人。柴进为什么敢如此嚣张,是因为他把整个北宋的社会秩序研究的很透彻,赵佶虽然是皇帝,但他无心顾及朝政,实权其实是在高俅、童贯、蔡京等人的手里,只要柴进不侵犯这些狗贼们的权益,就算是包庇犯人,也没人敢动他,所以这么多年来,柴进的做法就算世人皆知也没人敢去揭发他。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尔登  法环  观星  柴进  装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