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i,每相邻两个音中,后面的比前面的高。例如2比1高,3比2高,4比3高,……,i比7高。不要以为你会按拼音读出1234567i这八个音你就会唱这八个音了。“会唱”的标准是你在发这八个音时,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保持正确。记得我上初一时,每堂音乐课开头,老师都要弹着风琴,让我们反复练唱1 2 3 4 5 6 7 i---i 7 6 5 4 3 2 1---这其实就是在让我们熟悉并掌握这八个音的相对音高。

然后再依靠乐器反复练习1 3 5 i---, i 5 3 1---等等。逐步做到能根据一段乐句第一个音的发音,立即准确地发出其它较高或较低的音。我不知道,练准这八个音的音高,除了依靠乐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如i比1高八度,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在简谱左上角标着的如1=C的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是用以确定歌曲、乐曲(或调子)高度的定音记号。1=C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C音。显然1=D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D音,等等。唱好一首歌,起音的高矮非常关键。起音唱高了,歌曲的最高音就可能唱不上去;起音唱矮了,歌曲的最低音就可能唱不下去。

防止偏高偏矮的最佳办法是根据调号利用乐器定音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并据此定出歌曲开头音符的音高。例如,歌曲《夕阳红》全曲最高音为i,开头音符为5,那就用最高的嗓门先唱i,接着唱7,6,5, 这时的5的音高就是这首歌起音的合适的高度。第二,应明白音长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音符后面加几条横线就表示这音符的音长延长几倍,如1---表示1延长三倍,即1---的音长是1的四倍。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延长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后加一个附点。如1·的音长是1的1.5倍。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缩短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例如1 的音长是1 的音长的一半,2 的音长是2 的音长的一半。

这就是说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类似地,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下面有三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等等。我们把没有音长延长或缩短标记的音符叫做四分音符,例如1,2,3等都是四分音符。而把象1-,1---这样的音符分别叫做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把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1 叫做八分音符,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叫做十六分音符等。

第三,应明白简谱是怎样表示休止的。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休止符0的个数或在0的右面加附点,或在0的下面加横线,但不在0的后面加横线。第四,应学会和坚持打拍子。在歌曲简谱的左上方有一个分数叫做拍号,如2/4读作四二拍子,其分母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分子2表示每小节(即简谱中相邻两竖线间的部分)为两拍。

拍号还有4/4,3/4,3/8等等,其表示的意思也是这样。拍子,是音乐时间的基本单位。当我们用手从某个高度敲下去,再提上来回到原位时就形成一拍子。敲下去是前半拍,提上来是后半拍。在每首具体乐曲里,相邻两个拍子开始之间的时间距离,或者说每拍的时间值都是相等的,但各拍的轻重程度有强有弱,并不相同。当轻重的交替具有某种规律的时候,就构成了节拍。

亲朋好友如何相处才能搞好关系,你有什么好办法?

亲朋好友如何相处才能搞好关系,你有什么好办法

当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前,我扪心自问,自己处理好关系了吗?现在处理好关系很难,我个人想再难,人的一生也要将情进行到底。首先再忙也要应该与亲朋好友多见面和沟通,更多回顾在过去的艰难岁月和遇到困难时的相互帮衬。其次亲朋好友有事不能躲远远的,不能不闻不问不管,能帮多少帮多少。再次亲兄弟明算帐,这是体现一种道义,一是一二是二,谁也别装糊涂。

农村走出来的大部分人才为什么很少和村上有来往?

谢谢邀请!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至于为什么,细说其中有多种因素促成,尤其是心理因素。一、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员一般从农村走出来的,多是通过上学,学业有成,入伍参军提干、或有其他社会人际关系等途径走出农村的,及打工创业成功,最后有了相应的工作在城里或外乡安家落户的。这类人群,如果农村尚有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亲属的,短时间内是和村里保持来往关系的。

时间长了,老人去世,其亲属各自成家立业,各过各的日子,逐渐就乡情乡谊淡薄了。这类从农村出去在外安居乐业的人群,思想观念意识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两种:一种人思想蜕变,觉得自己“身分”高了,有“本事”了。对乡亲旧友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伙伴,从心理上产生了“瞧不起”的小市民思想,因此无心回村见父老乡亲。第二类思想是,有一丝担心,自怕乡邻们说自己“能耐”了,怕自己回村去有意“炫耀”或“露摆、显摆”。

因而就避讳,尽量少回农村了。还有少数人,虽然身居繁华闹市,但狭小的个人私心杂念不减。自己不想再和农村乡友打交道,更对农村的乡亲旧友亲戚来城里有事找他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更甭提主动和乡亲来往了。但有的从农村出来的的成功人士,始终有着浓浓的乡情乡谊的,会逢年过节或“清明”寒节时回农村老家和父老乡亲盘谈唠嗑的。

除非居住过远的外地或外国,那就基本渺无音讯了。即是死也是客死他乡,骨灰都不待进祖坟了。二、始终是农村人的心理心态农村人自认自己不沾弦,因而对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成功人才也并不很“热情”,好像人家有“本事”巴结人家似滴,所以,有这种“自堪形秽”的想法,就不愿和“本事”人打交道。尤其是什么同学、战友、同事等“聚会”等场合,身为农村的人就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觉得已不是同路人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弹弹  手游  好友  评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