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听到他们什么大佐、少佐地叫,要么就是一个中队两个小队的,那么在日军当中,这些日本兵到底在军队当中能够有多大的官职,又能够有多大的指挥权呢?    大佐和少佐我们最常听说的一种称谓了,那么一个大佐能够管多少人,又能够有多大的作战调动力呢?侵华日军的编制里,一个少佐的官职,就是相当于副联队长,日军的一个联队,按照当时的编制是3800人,而一个联队当中就单单1100人的步兵大队就有三个,炮兵队得配备一百三十个人左右,另外还有总部的指挥官就有五六十人,这样的结构,基本上在全面战争当中,组织一个局部战争具备可能性,控制一个地级市范围的军力是够用了。

    他们这样的官职级别,对等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团长的级别,而很多的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故事,也就是以差不多地级市这样的一个范围而进行故事情节的开展的,所以,以大佐,少佐的称谓为最常见,比如在电视剧《打狗棍》中,兵临城下逼降汤玉麟,杀害戴翰霆的那个就是日本军队中的一个大佐。  一个大佐管理着三四千人的联队,在全面战争当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大了说,在关键的节点上能够改变影响几个省的一个战役的结果,而往小了说,又能够控制住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战斗堡垒的作用很强。

    再往下,就是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的那种碉堡城楼,开着越野吉普车挂着太阳旗进进出出的日本军官,要是他控制一个县城的话,派驻一个管理一千多人的大队(少佐军衔的军官)也是最常见的,再往下就是一个镇子上的大概有一两百人的中队了。  在二战期间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

亮剑中给李云龙二十箱手榴弹的张万和是什么级别?能授什么军衔?

按照职位最高能授大将,被《亮剑》改编成了少将《亮剑》是战争剧,同时也有历史剧和军旅剧的成分,这也让该剧有了多种话题,其中一个就是各个角色的军衔。晋西北铁三角在南京军事学院受训时闹情绪,根源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军衔低了嘛,军衔这个话题一直是军迷圈里的热点,尤其是涉及到历史人物和影视剧的,因为资料和故事比较多,排一排比一比就更有意思了。

本文要说的是一位《亮剑》里的小配角,后勤部部长张万和在解放后的军衔,别看角色小,这个人身上还隐藏着一个李云龙军衔的秘密。一、张万和是谁?身份、地位、履历、职务、功劳等因素都是军衔评定的重要参考元素,因为《亮剑》是影视剧,剧中角色的姓名基本都是虚构的,我们想知道张万和解放后的军衔,那就必须得知道他是谁,也就是他的原型。

张万和是后勤部部长,这个官有多大呢?从《亮剑》剧情中我们知道,李云龙曾经因战场抗命被调到被服厂当厂长,而这个被服厂的上级领导就是张万和,所以张万和再次见到李云龙时找他要顺走的二百套军装。这个被服厂门口挂的牌子是“八路军被服厂”,能让李云龙随随便便拿走二百件军装还不用上报(旅长都不知道),以此可以判断这个被服厂的规模相当大,不太可能是一二九师的后勤部。

同理,张万和轻轻松松就能个人做主送给李云龙二十箱手榴弹,只需要一把指挥刀当“返利”,说明张万和这个后勤部长的权力也不小,而且兵工厂的产量也小不了。李云龙刚把从张万和那里要来的手榴弹卸车,那边山崎大队就攻击了八路军后勤和兵工厂,这明显是关家垴战斗的前夕。历史上的关家垴战斗是因为日本冈崎大队瞎猫碰到了八路军设在黄崖洞的水腰子兵工厂,这是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因此八路军总部非常着急,命令386旅772团和16团紧急出动进攻冈崎大队,引发了关家垴战斗。

冈崎大队就是《亮剑》里的山崎大队,772团就是《亮剑》里的772团,程瞎子应该是时任772团团长程世发,那显然,黄崖洞兵工厂就是李云龙找张万和要二十箱手榴弹的地方。张万和能同时负责八路军的兵工厂和被服厂,那按照电视剧《亮剑》的剧情显示,后勤部部长张万和的原型应该是时任第十八集团军后勤部长兼政委杨立三。

杨立三生于1900年的湖南长沙,1920年当兵,红军时期就担任后勤辎重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军著名的“大管家”。可惜的是,杨立三在解放后的1954年因病逝世,享年只有54岁。杨立三没赶上授衔,但是在他去世前二十天左右,杨立三被任命为军委财务部部长,级别和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相当,因此如果没有因病早逝,杨立三很可能会被授衔大将,最低也是上将起步。

 6/9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之刃  3000G  灾变  军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