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对光武帝刘秀有着极高的评价,毛主席在《后汉书》批注中称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1)刘秀雄才大略、文武兼备,作为优秀的军事统帅,起兵百战,逐鹿中原,迭经风险。昆阳大捷,建立奇功,以少胜多 ,击败王莽22万大军,创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而流传千古。《后汉书》记载光武帝之勇猛,战斗之激烈:”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白余里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昆阳之战不仅是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经近三年鏖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最终荡平群雄。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称赞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称赞:"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2)刘秀在位三十余年,曾先后九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中国通史》:“这些限制奴婢主暴虐和允许奴婢有自卫权大法律,显然含有进步的意义”。

刘秀还多次下诏书,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兵简政,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节省开支。在中央,加重尚书职权,废除掌握军权的都尉,“退功臣而进文吏”《后汉书》。同时扩大选拔士人充当各级官吏,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3)他崇尚气节,渴求人才,礼贤下士,展示了他知人善任的杰出才能,因此他收获了诸如马援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真心相待。

在众人扶持之下的光武帝,”封功臣三百六十五人 ,封外戚四十五人 ,与宗室王侯合成一个豪强集团。朝廷用人,主要从这个集团中选取”《中国通史》。不仅如此,与其它的开国皇帝即位后屠戮功臣相比,跟着刘秀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全是"福",光武帝一个未杀终能善终,未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老路。刘秀而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誉上的尊荣,只解除其兵权。

刘秀能与王侯将相,持盈保泰,坐至太平,颐养天年。 光武帝在善待功臣问题上,被世人广为称道。(4)刘秀在位期间,“确是惩治不法官吏比较严,赋税徭役比较轻,对外战争比较少”《中国通史》。就是明朝开国皇帝、专杀功臣的朱元璋对光武帝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刘秀)”励精图治 ,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 ,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李世民如何登上皇位的?

机遇总是会给最有准备的人的。唐朝李世民之所以最终能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的唐太宗,也是与他个人不断拼搏努力很有关系的。一是李世民从小就显示了自己不凡的才能。李世民四岁时,一位自称会相面的先生就对其父李渊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为儿子取名李世民。童时的李世民就聪明果断,不拘小节,习武练文,擅长骑射。

十七岁就从军出奇谋去雁门关参与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十八岁多次随父亲李渊在太原出征平叛和抗击东突厥入侵,练就了敢做敢为、多谋善断的性格,具备了治军统军打仗的才能。正因为李世民才能出众,才受到了父亲李渊及显贵们的重视。二是功绩卓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九岁的李世民看透了天下形势,隋朝已不得人心,必然灭亡,就鼓动父亲起兵反隋,被封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攻下长安,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

接着又是李世民统率大军,西破薛举,铲除西部威胁;北败宋金刚,稳固北方;东战洛阳,一举击败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实力集团,随后又重创了窦建德余部刘黑塔和山东的徐圆朗。这四次大战,可以说是唐朝的立国之战,正因为这四次战役的胜利,为唐朝定鼎了天下,为以后荡平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注意招揽人才。经唐高祖的同意,李世民在长安开文学馆,招揽了不少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文人,再加他统兵多年,有许多武将像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等誓死追随,为李世民的上位提供了人才和军队的支持。

四是当机立断。李世民隆盛的功名,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恐慌疾忌,他们就联合起来陷害排挤李世民,甚至下毒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已有警觉,曾向父亲告发,无奈李渊的犹柔寡断,加速了诸子的争斗。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利用突厥犯边之机,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统兵出征,其用心就是想籍此削夺李世民的兵权,控制李世民的兵马,并乘机杀害李世民。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论人  境界  划分  皇帝  皇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