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训练士兵和保持战力的方法很多,许多古代兵书都有论述,而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天文数学家、物理学家、西学家揭暄在他的兵法名著《揭子兵法》中关于军队训练和保持战力的论述最为详尽,操作性特强。关于军队训练,《揭子兵法》第38篇《练》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揭子曰:意起而力委谢者,气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萌发了与敌人决斗的念头但力量过早地枯萎,是由于心气衰弱。

揭子曰:力余而心畏沮者,胆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力量有余但心里害怕沮丧,是因为没有胆量。揭子曰:气衰胆丧,智勇竭而不可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士气衰败胆气丧失,那么智慧和勇气也会随之枯竭,这样的军队便无法打胜仗。揭子曰:故贵立势以练气,经胜以练胆,布心以练情,教以练阵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因此,要善于造成有利的态势来鼓舞士气,以经历胜利来锻炼胆量,通过开诚布公来增进感情,依靠严格的训练来熟练布阵的技艺。

揭子曰:三军练,彼此互乘,前后叠丽,动则俱动,静则俱静。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三军经过反复的训练,彼此就会互相协调,前后便能互相照应,这样行动即可步调一致,停止则能整齐划一。化弱为强谓之练。练即锻练、训练,这里讲的是练兵之道。 任何一支部队,将士均需要进行艰苦的技能训练,才能拥有杀敌的本领;三军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获得步调一致。

练为战。平时训练多流汗,战时沙场才能少流血。因而任何国家历来都特别重视训练官兵。关于保持战力,《揭子兵法》第63篇《更》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揭子曰:武不可黩。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将帅,用兵不可穷兵黩武。揭子曰:连师境上,屡战不息,能使师不疲者,惟有更法。这段话的意思是:与敌人相持于国境线上,久战不息就会使将士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轮番作战的方法,才能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揭子曰: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军以一部分兵力进攻致使敌人以数部应战,就把安逸的敌人拖得疲劳不堪。揭子曰:人数战而我数休,返劳为逸。这句话的意思是:敌人数部出战而我军多部休整,我军就由疲劳转化为安逸了。揭子曰:逸则可作,劳则可败。这句话的意思是:安逸的部队出战必胜,疲劳的部队出战必然失败。

揭子曰:不竭一国之力以供军,不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用尽国家的财力来养兵,也不要用尽全军的实力去打仗。揭子曰:败可无虞,胜亦不扰。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即使打了败仗也没有太大的忧虑,打了胜仗也不会有过多的扰累。轮流接替谓之更。更即改变,这里引申为部队轮番作战,让部队得到休整,从而以逸待劳。

逸,必能避开与敌对恃之势,躲其锋芒,寻求安定环境,以图自强,又必能选择最恰当时机,当己方最盛而敌方低靡之际,一战而决。战争是双方力量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是双方将士的伤亡、体力极大的损耗。在局部战争中,我以众兵对付小敌,作战目标有限,不需要竭一国之费,倾全军之力。然而又因领土争端,屡战不休。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轮战的方式,既可以使部队得到休整,保持强盛的战斗力,又可以让其它部队得到实际的锻练。

揭暄(1613~1695),字子宣,江西广昌人,世人尊称揭子。揭暄出身于将门之后,其始祖揭猛,原名史定,与南越国太子婴齐互为人质,婴齐到长安,史定到揭阳当首任县令,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史定将揭阳和平归汉,并助汉收复了南越国,因功勋卓著,被汉武帝刘彻赐封为安道侯,并因邑赐姓为揭,因其作战勇猛赐名为猛。 揭暄是揭猛第57世孙,也是一位将军,参与领导了江西的抗清斗争,他汲取《孙子兵法》及明代之前历代兵法之精华,结合抗清斗争实际撰写的《揭子兵法》(原名《兵经》《兵经百篇》),江西布政使吴炳读后拍案叫绝:“此异人异书也!”著名天文数学家方以智、方中通称誉揭暄是“生千古下,集千古智,为张祖邵蔡申中土之气,岂甘为远西所轩轾的千古奇人。

”“其论述出于大西诸儒之上。”李梦日、方中甫说:“交尽天下好友,不如交一异友。读尽天下好书,不如读一异书。”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却遭到了历史上不公正的待遇,《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竟然都没有载入揭暄,在南昌滕王阁主阁二楼人杰图中,收入的80位从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历代名人,也把揭暄忘的一干二净。如果不是揭暄有多部名著传世,可能揭暄早就被历史给抛弃到九天云外了。

究其原因,原来揭暄是反清复明的一代战将, 揭暄是清朝统治阶级封杀的主要对象,被封杀了将近300年啊,所以鲜为人知。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在编写《清史稿》的时候,也许还是考虑到揭暄是抗清将领的原因,竟对他的抗清活动和为父报仇的事只字不提,只简略介绍了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不知是揭暄独特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还是因为其著作影响实在太大的缘故,清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等人硬是冒着被革职甚至斩首的危险,将他的兵学、天文学著作收入到《清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编》、《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四库全书》等大型辞书中。

葭萌关战役张飞已经出战,诸葛亮为什么还让魏延做先头部队?

其实大家都知道“葭萌关战役”对于蜀汉来说的话,还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战役了,因为这个地方丢了话,那蜀汉面临的危机就不简单了,所以这个地方战略意义非常的重要,所以知道马超来攻之后,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张飞能出战,诸葛亮也已经答应了,但是却还是先让魏延做了先头部队了,那么这就有点说不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马超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霍峻告急,军情紧迫,诸葛亮和刘备商量,能抵挡马超的,只有张飞和赵云,黄忠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加上和李严交战,未曾歇息,非常疲劳,因此,没有考虑黄忠。

张飞得到马超来攻的消息,主动请战,诸葛亮采用激将法,让张飞立下军令,然后再做先锋。也就是说,诸葛亮确定要让张飞迎战马超,然而,奇怪的是,既然让张飞做先锋,诸葛亮为何还要再派魏延做先头部队,在张飞前面出发,迎战马超呢?《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孔明令魏延带五百哨马先行,张飞第二,玄德后队,望葭萌关进发。魏延哨马先到关下,正遇杨柏。

魏延与杨柏交战,不十分钟,杨柏败走。魏延要夺张飞的头功,乘势赶去。前面一军摆开,为首的乃是马岱。魏延只道是马超,舞刀跃马迎之。与岱战不十合,岱败走。延赶去,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魏延出发后,没有遇到马超,这非常遗憾,没看到魏延和马超的大战,但是,魏延却遇到了杨柏和马岱,打他们是小菜一碟,魏延先后将他们击败,只是,在和马岱交战时,因为大意,被马岱暗算,射中左臂。

抛开其他不说,先说诸葛亮是出于什么考虑,安排魏延先行呢?先行就意味着会先遇到马超,诸葛亮让魏延迎战马超,用意何在?众所周知,当时的马超,因为潼关之战,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名满天下。马超作为西凉猛将,战斗力强悍,曹操明确说过,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因此,诸葛亮和刘备不可能不知道马超的实力。正是因为诸葛亮和刘备知道马超的厉害,所以,诸葛亮在综合考虑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诸葛亮这样做,有两点考虑:其一,马超勇猛,派魏延做先头部队,可以先了解马超的实力,试探一下马超,为张飞与马超交战做好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二,锻炼魏延的能力,让魏延先遇到马超,迎难而上,给魏延一块硬骨头啃,让他积累作战经验。其三,因为张飞是刘备的兄弟,派魏延在前,给刘备减轻心理压力,毕竟,马超那么强,刘备心里也担心张飞能不能胜马超,所以,让刘备心里有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神曲  推天选  出站  玩法  竞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