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无二于天下,略不世出者。萧何转输军粮助刘邦定天下,制法统为汉二百年之圭臬,千古贤相。范增到七十岁才出山,还能作为项羽副手,救巨鹿,破王离,伏章邯,入咸阳,分封天下十八王,定齐,还彭城,围荥阳。诸葛亮二十七岁规划十二年后天下三分之势,让四十六岁无尺寸之地的刘备到六十岁当了天子,自己南征北伐,以一州之地打得九州之地的曹魏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治理得蜀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用心平而劝诫明,邦宇之内畏而爱之。

庞统知人之能名扬荆襄,间接帮刘备撑起了一个荆襄文官班子,帮刘备定入蜀之谋。周瑜军旅生涯十余年之间,定吴,取江夏,以寡击众,让过去十年擒吕布击袁术破袁绍统一北方略无敌手的曹操尝了一生最大败绩,当时所谓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陆逊出将入相,西拒刘备东破曹休,《三国志》中非君王而一人立传者,只有他与诸葛亮而已。

荀彧是曹操实际的合伙人,构筑了公元207年之前曹操的干部团队,自己主持日常工作,作为曹操与汉献帝的桥梁,事实上为东汉续命。贾诩存身乱世,手段不算太高明,但佐李郭破吕布定长安,佐张绣则杀曹昂典韦,佐曹操则破关西诸侯,算无遗策,当了太尉虽然被孙权嘲笑,好歹是个太尉。司马懿人生最后三四年做了许多缺德事,但早年破孟达平辽东英杰神谋,平王凌也是当机立断,也算纵横天下无敌手,一辈子的黑点也就是公元231-234年两次被诸葛亮压得畏蜀如虎罢了。

徐世绩身随李世民平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又平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到七十五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克平壤定辽东。唐初论名将,只有李靖李世民差可压过他。刘伯温为朱元璋定计拒张士诚与陈友谅,龙湾、安庆、江州陈友谅都是他的计策,又鄱阳湖亲随朱元璋作战,定北伐中原之计。朱元璋一代雄主,都尊称他“老先生”。

以上这些人,基本都是将相之才。统辖万军、宰割天下、安邦定国的人物。吴用凭啥能跟他们相比?无非是因为《水浒》这本小说写得太好看,以及,中国老百姓了解历史人物,基本通过历史演义。而历史演义又极为脸谱化:把张飞程咬金胡大海都写成莽汉猛将,把诸葛亮与徐世绩这样的将相之才,都想象成跟吴用差不多的牛鼻子。以至于知道程咬金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程知节;知道裴元庆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裴行俨。

知道徐茂公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徐世绩。吴用一个虚构出来的狗头军师的名字,居然能跟这些史上大贤并列,这就类似于,有人跑到英文论坛,“请问下《冰火》里的小指头和克伦威尔、丘吉尔、威灵顿哪个牛叉?”所以这个问题的出现,只能说是:在大众文化角度,虚构小说和民间话本赢了正统史书吧。或者也可以说:这是施耐庵杰出写作才能的胜利,连带提携了吴用这个狗头军师的知名度。

你们觉得梁山泊的吴用军师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来回答。《水浒传》中的吴用号称水泊梁山智多星。此人机智聪明,贯用权谋,善用损招,是水泊梁山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智取生辰纲一计就为水泊梁山打下了基础,他虽然用心阴险也为梁山建立了丰功伟业。但是因为计划不周,又漏洞百出,若不是及时雨宋江及时报信早就被官府剿灭了,《水浒传》也就不传了。

因此落个“吴用真是无用的”狗头军师。虽然足智多谋,但此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叫你入伙你不入伙,他就用损召强迫你入伙。虽然手段残忍,从不以权谋私利,也没有为自己着想。举几例子,一,刀劈王伦,王伦小肚鸡肠,又无能力当山大王,但是王伦杜贤忌能又没把别人放在眼里,吴用就纵用林冲杀了王伦。但是林冲全然不知道被吴用当枪使了。

第二。三打祝家庄时,吴用用计把李家庄庄主李应骗上山,给了一个主管军火库的差事,第十一名前排名。可惜李应大半辈子的积蓄贡献给梁了山。李应知道被骗了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三,卢俊义本来家境显赫,有权有势,又有一身好武功,吴用想拉其入伙,卢俊义不同意,吴用就差人在墙上提写反诗巫陷卢俊义,使卢俊义受牢狱之灾,顷家荡产,家破人亡。

《水浒传》中的吴用到底是怎样的人?是“智比诸葛”还是“无用”?

说吴用智比诸葛亮是错的,说吴用是“无用”也差矣。吴用在与晁盖劫生辰纲之前,是个教书先生,也算是位隐士吧,他熟读四书五经和兵书,是满腹经纶的一位“学究”,更是位不甘于平庸的人。从他主动找晁盖商议去劫不义之财“生辰纲”,就可以看出吴用表面文雅,实质也是位胆大敢为之人,也是位嫉恶如仇之人,因为“生辰纲”本就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财,抢来是正义之举。

吴用满腹经纶却未考取功名,不是水平不行,而是不愿与奸臣当道的社会同流合污,立志要与朝庭做个对头。智取生辰纲用的是吴用之计,上梁山后被拜为军师,起到了“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作用,梁山大的战役的设计大都出于吴用之手或吴用参与了设计,从“参谋”这个角度上说,梁山无出吴用左右,神机军师朱武也只起到了“副”的作用。

可见吴用并非“无用”,而是在梁山的事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如此,若说吴用智比诸葛亮,却是夸大之言。吴用的远见与胸怀还是与诸葛亮不在一个层次上的。诸葛亮未出茅庐,便教刘备怎样三足鼎立并怎样一统天下,事实上诸葛亮帮助刘备完成了一半的事业,即建立蜀汉完成三是鼎立,虽然未能一统江山,但错不在诸葛亮,而在于刘备,刘备执意伐吴,违背了当初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的大略,并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三百里,蜀汉因此而元气大伤,再无实力北上灭曹而一统江山。

水浒外传26:智多星吴用带着约法三章的李逵下了梁山,直奔大名府打探消息,两人来到盘松岭飞龙观。——吴用说:"铁牛先别高兴,你可以去,不过,需要有人带你去。吴用和他一块儿去,按理说是件好事,可是李逵怕吴用。李逵活这么大,他就惧怕仨人:晁天王、及时雨宋江、军师吴用。吴用接着说:"咱们俩得化化装,我扮个算命先生,你扮个书童。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吴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