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页游本身,如果说早在六七年前,页游还值得一玩。比如说4399,还有部分《攻沙》《传奇》等等这样的,玩着玩着就上瘾时间长了。也不需要太花经济,只要愿意做个普通人跟着群里、家族、帮派的玩家依然能玩的很不错,但是现在的话,这类游戏并不那么“超前”。只是游戏玩法上经典,但是游戏本体却一般。正如Flash的停更,更对4399的游戏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看经典能不能转型。

HTML5.0(H5)可能好一点,但是它作为一个这类游戏,上升空间还是挺小的。就拿我最熟悉的4399游戏来说,代言人也有,比如当年《盒子世界》的作曲就是周华健,《赛尔号》在火了之后请的张杰做了一首《这里是神奇的赛尔号》,也有也有做得好的,什么游戏都需要宣传,只要宣传做到位,游戏肯定会来人。在2013年的时候听到这首歌都能想起赛尔号,不得不称赞张杰的作用很大,让赛尔号有那么一段时间光辉过。

大哥代言的网页游戏你玩没玩过?为什么那么多明星都去代言了?

一开始只是纯明星代言,只是某些带头做港星代言人的公司因为广告中的一些梗,间接形成了一种文化,自然而然就变得热门起来。回到楼主问题,对于明星而言,为什么这类游戏的口碑这么差,他们还是要代言。原因很简单,本质上你游戏不存在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加上本身游戏公司开的价格够高何乐而不为。对于游戏公司而言,现在继续找代言人无疑就是花钱赚吆喝,将自己的品牌文化做大做深,但实际是没有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收益的。

国产游戏基本是烂作,专以低层本高收益的态度做游戏,国产游戏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

每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底下的回答每一个无不痛心疾首,苦大仇深,搞得资本就是毁灭国产游戏的罪魁祸首一样,但自己玩起王者荣耀,刺激战场这些由资本堆出来的游戏那也是乐呵呵的,这也从正面证明了人类的本质就是:真香。哈哈哈哈。同类的问题还有“为什么中国做不出3A游戏?”、“如果给中国公司同样的金钱能做出像荒野大镖客2一样的游戏么?”、“中国能拍出《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了,为什么还做不出3A游戏?”关于这个问题中所描述的“专以低层本高收益的态度做游戏”这样的态度才是一个商业游戏公司应有的态度啊!哪个游戏公司恨不得游戏制作成本低而受益高的。

虽然说游戏被称作“第九艺术”,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下,游戏制作人的首要目标还是要让游戏能挣钱,接着才是让他具有艺术性,同时还得兼顾大众的接受程度,你要一个高中学历的人来欣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除了都盯在下体看以外真的没有太深的感触。大麦我本来就是学社会学的,前段时间正好读了一篇18年关于刺激战场用户画像的游戏行研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数据还是挺有意思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行研报告的数据能给我们让我们解释目前为何中国游戏产业会选择这样的发展方向。

在主玩刺激战场的用户分布城市图更有意思。我们发现一线和二线这种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对于吃鸡游戏的偏好度都不高!尤其是上海和北京这种集金融和政治高度发达的超一线城市来说,其偏好度更低,相对的二三四线城市偏好度基本持平。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比较笼统的结论: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于游戏的需求就越弱。马斯诺经典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需求。

对于三四线的绝大多数玩家来说,生存和安全需求基本已经满足,而要获得社交和尊重的需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强社交游戏!中国的网游在社交领域可以说是领先全球的水平,这点不吹不黑。看看同被称作美国腾讯的EA,我觉得他们家游戏质量虽然还行,但在社交方面弄的就像是坨狗屎,但毕竟面向的用户不同,玩EA游戏的用户其实对于社交的需求反而没有那么强烈,更多的他们已经在追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面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了游戏鄙视链,这其实就是人类尊重的需求。这又从正面证明了人类的第二个本质“柠檬精”哈哈哈哈哈。而目前,中国的三四线人口数量要远远高于一二线的人口,因此并不是厂商决定做什么游戏,而是有用户来决定厂商们来做什么游戏。你说现在强行喂给他们像神秘海域、荒野大镖客、刺客信条这种类型的3A游戏有意义么?先不说有没有钱去买主机或者买游戏,这些游戏根本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一个小镇青年下班回家寂寞的时候是和网络上的陌生人开着语音简简单单的打一把吃鸡开心?还是在荒凉的西部孤独的探索有趣呢?有时候还要被游戏虐。

因此本质上来讲,厂商们做什么游戏是由玩家决定,而玩家需要什么样的游戏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北上广深地区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极度丰富,游戏就成为了次选项目。而同时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自然就会自动屏蔽一些质量糟糕的手游和页游,转而追寻品质更高的游戏。因此往往把握游戏话语权的玩家更多的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并不高。为什么欧美地区的主机的概念能深入人心,主要还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中国现在却在手游对欧美的游戏领域实现了一次弯道超车!可以说在手游领域我们国家绝对是世界顶尖的水准,不要瞧不起刺激战场和王者荣耀,现在他两可是实打实的在给我们国家挣“贸易顺差”呢!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有大家都公认的好游戏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为什么国内一些游戏厂商宁愿投资巨额研发垃圾网游、页游、手游,也不愿意研发3A大作?

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大概从好几年前就有人开始讨论中国为何不愿意投资研发3A大作?今天大麦就在和大家说说把。目前来说,主机和PC的市场份额增速正在逐年放缓,到现在每年的增速可能也就2%-3%左右。而手游份额呢却在逐年增加,如今的增速已经可以达到20%-40%每年。因此中国的游戏行业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的行业,在上个世纪FC和SFC年代错失了告诉发展的良机后来又受到政策的限制后,本来就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良的产业,而如今把握住了这么一个重要的机会其实依靠手游在3A领域进行弯道超车也未尝不可。

在13年的时候,智能手机的兴起中国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机会,成功赶上了手游发展的早班车,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可能有玩家会说手游都是一些坑钱的游戏,那些手游公司就只知道靠手游坑钱。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主机游戏,当年在北美的游戏行业可不比手游强多少,在雅达利崩溃以前,垃圾游戏同样充斥这整个游戏市场,所有的企业看到游戏领域容易挣钱纷纷涉足该领域,导致整个游戏行业混乱不堪,甚至一些从没有任何游戏经验的企业也想来做两款游戏坑钱。

直到雅达利大崩溃事件过后的十几年,任天堂重新制定游戏审核条款才大幅度的减小了游戏市场那些劣质游戏的数量。我们如今中国的现状也和当年美国市场其实差不太多,但是我们正在逐渐度过最开始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整个手游行业游戏质量相比于七八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不可否认有非常多优秀的国产游戏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去年,欧美国家的老牌游戏公司才开始纷纷全力涉足手游领域。而且从18年开始我们看到了太多号称3A游戏的作品翻车的案例,比如圣歌、辐射76之流,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目前的3A游戏市场已经开始力不从心,面对越来越高的游戏制作成本,游戏制作人只能依靠无限的堆砌游戏画面早已无法赢得玩家们的认同,反而是一些手游所获得的收益表现已经远超3A游戏。

你说老美为什么要制作3A游戏?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做这样的游戏能赚钱啊,现在眼看着3A游戏的制作风险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低,他们也开始纷纷转型做手游了,比如EA早些年的红警手游,暴雪未来将公布的暗黑手游。还有一个是游戏行业的发展时间,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电子游戏就已经在北美地区出现了,发展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四五十年的时间,而中国游戏行业咱们最早也只是从九十年代初把,而真正开始快速发展大约在13年左右,你要想只有短短不到十年的技术积累去和人家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积累的行业竞争而且还是和他们行业最顶尖的水准,这似乎有点过于苛求了吧。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游渣作  满天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