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摩邻国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此同时,怛罗斯之战后,阿布·穆斯林用火与剑征服了粟特。恒罗斯(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方向的江布尔城)之战在中国历史战争史上是一次普通的战役,也许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关系,唐朝真的也没有把它当回事。

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中国人应该是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族侄杜环,他是战败被俘的唐王朝军队的一员,他作为文官参加了怛罗斯战争。杜环被俘后被带至康国(撒马尔罕),再到阿拔斯王朝首都亚俱罗(Akula,即库法),后又随哈里发使团考察非洲,先后在中亚、西亚、非洲十余国游历和生活过;总计流离大食12年,遍游黑衣大食全境,基本上走完了丝绸之路全程,最后于公元762年附商船从海路回到广州。

他把十余年间异域耳闻目睹、亲历亲为的生活阅历真实地记入所著《经行记》中,成为研究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和研究中世纪中亚、西亚、北非风物情貌的地理著作,这是一本足以与当时另一位杰出旅行家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提并论的游历专著。根据《经行记》的记载,杜环到过的“摩邻国,在勃萨罗国西南,渡大碛,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沧鹘莽。

鹘莽即波斯枣也。瘴疠特甚。”这个摩邻国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是,“摩邻”即阿拉伯语“马格里布(意为日落之地)”的唐代译音,“摩邻国”就是今天的摩洛哥。杜环是从巴士拉(即“勃萨罗”)出发,经过苏伊士地峡到达埃及,随后跨越撒哈拉沙漠到达摩洛哥的。除“摩洛哥说”之外,亦有人考证“摩邻国”在今天红海西岸的东非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甚至肯尼亚的著名港口马林迪,迄今并未有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上述地方都位于非洲大陆。

唐朝为什么在恒罗斯战役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唐朝为什么在恒罗斯战役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恒罗斯之战是发生在唐朝最鼎盛时期的一场战役,当时的欧亚大陆上还有两大强国就是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所以唐玄宗的安西都护府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和部分中亚小国的联军发生的这次大规模战就相当于强强碰撞。这也是阿拉伯在多年的大唐边界冲突中唯一获胜的一次战争。大唐建国以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就派遣使臣前来同好,希望能和强大的唐朝友好相处。

这种和平相处互不侵犯的局面维持了一百五十年之久。期间不免有商业和文化的交流往来,甚至还有好多的阿拉伯人被大唐的繁荣景象吸引,最后定居在唐朝。可是到750年,这种和谐的局面被打破。因为唐朝和阿拉伯同时都在大肆的向东边扩张,于是在西域地区两国又开始摩擦不断,边界不稳。当时,大唐西域有个最高权力长官节度使叫高仙芝,高仙芝因为一直有战功在身,很得唐玄宗的赏识。

但是自古以来人无完人,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非常贪婪。他大肆的洗劫西域各国,并将财富据为己有,一时间西域各国人人自危,便求助于阿拉伯帝国,欲于阿拉伯联合攻打安西四镇。而高仙芝提前得知了这一消息,想先下手为强,很快就率领三万唐军向着诸胡进军,孤军深入阿拉伯境内七百多公里。与二十多万阿拉伯军相抗,前期的战况还是有利于唐军的,可是让高仙芝没有想到的是,葛逻禄部突然临阵倒戈,让内外夹击的高仙芝腹背受敌,损失惨重,最后仓皇而逃,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如果恒罗斯之战中唐军胜利那么世界格局将会如何

如果恒罗斯之战中唐军胜利那么世界格局将会如何

怛罗斯之战可以说是令唐帝国安西都护府精锐部队损失惨重。高仙芝只剩数千残部,其损失可能在两万人左右,其阵亡和被俘各约一半。不过,唐军虽然败得比较狼狈,但其实核心唐军一共就投入了两万人,主要将领也都安全撤回,所以算不上伤筋动骨。唐帝国在中亚的势力也并没因怛罗斯的战败而受到严重损失。怛罗斯之战两年后,唐将封常青即再次远征克什米尔,又一次取得辉煌的胜利。

在此同时,怛罗斯之战后,阿布·穆斯林用火与剑征服了粟特。阿拉伯将领阿布·达乌德曾进攻石国,并杀其亲唐的国王。阿拉伯势力深入河中地区,已经对“昭武九姓”继续保持独立、特别是独立的商业活动,构成致命的威胁。结果,到了754年,“昭武九姓”又一次周期性地倒向唐朝,集体上表请求长安出兵驱逐大食。这也是中亚各国最大规模地请求唐帝国出兵中亚,足见怛罗斯之战并未对当时西域政治军事格局造成实质性影响

正因如此,高仙芝虽然兵败怛罗斯,但并未以败军之将受到处罚。他虽然离开了安西,却出任权力较大的河西节度使一职。而后被召回长安,进一步加官进爵为右羽林大将军。天宝十四载(755年),高仙芝进封密云郡公。这一切无疑表明了唐玄宗和朝廷的态度。在怛罗斯与唐军发生冲突的并不是哈里发朝廷派遣的远征军,而只是呼罗珊总督区自己的军力。

此时的阿拔斯朝廷正忙于解决内政,而后又跟永恒的敌人拜占廷展开战争,并未留意到遥远的东部边疆有什么战争发生。因此,这次对决不影响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的关系。怛罗斯战役的第二年,黑衣大食即遣使来华,这是阿拔斯王朝正式与中国通好之始。仅在753年一年里,3月、4月、7月和12月,阿拔斯王朝使节就四次进入长安。

根据日本方面的资料记载:753年元旦在蓬莱宫,大食使节于东排首席向玄宗皇帝致贺,吐蕃使节居西排第二位,日本使节紧挨在大食使节之后。比起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微不足道,怛罗斯对于中世纪文化与科技传播的影响显然更大。在历史上,虽然怛罗斯之战前,撒马尔罕人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但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的唐军士兵无益推进了造纸技术的传播。

平滑柔和、适于书写的中国纸张很快取代了此前广泛使用的埃及纸草、羊皮、树皮等书写载体,“造纸业发展后,不仅供应需用,且能销行各地,为撒马尔罕对外贸易的一种出口品。造纸既盛,抄写便利,不仅利济一方,实亦全世界人类的福利。”另一个传奇也是这场战役衍生的产物。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族侄杜环是战败被俘的唐帝国军队的一员,他作为文官参加了怛罗斯战争。

杜环被俘后被带至康国(撒马尔罕),再到阿拔斯王朝首都亚俱罗(Akula,即库法),后又随哈里发使团考察非洲。他先后在中亚、西亚、非洲十余国游历和生活过;总计流离大食12年,遍游黑衣大食全境,最后于公元762年附商船从海路回到广州。他将十余年间异域耳闻目睹,亲历亲为的生活阅历真实地记入所著《经行记》中,成为研究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以及中世纪中亚、西亚、北非风物情貌的地理著作。

历史上游牧民族屡次入主中原,有人说蛮族军事强于中原王朝,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中的屡次似乎不太妥当。在解释中屡次,汉语词汇。拼音:lǚ cì释义:反复,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思,不过屡次强调的意思更强烈。可几千年来,能够入主中原的勉强有元朝和清朝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北朝以及偏安一隅介入北方小部分领土的辽金而已,也远远称不上屡次。如果是名副其实的屡次的话,估计华夏文明早就崩塌了。

以这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为例,他们是如何入住中原,又是如何站稳脚跟这个稍后再说。军事实力就是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战能力。而作战能力又取决于军事战略、军事制度、以及后勤供给等方面。军事战略是一国军队战斗力的政策保障,军事制度是制度保障,军事后勤供给是物质保障。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来源于其恶劣环境下强健的体魄和发生灾害时抢掠形成的习俗。

至于军事战略和军事制度,更是极少数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首领才能建立和执行的。草原上也没有千年的汗国,同样是铁打的汗国,流水的部族。从匈奴到鲜卑,柔然到突厥,契丹到蒙古,都是强横一时的游牧霸主,然则一样逃脱不了一鸡死一鸡鸣的发展规律。中原王朝也一样,兴衰交替,但是中原的文明程度远远高于草原,军事战略、军事制度、以及后勤供给都得到了较好的总结和传承。

中原政权和游牧汗国实力此消彼长,交替进行,所以无所谓谁的军事实力更强大。无非是在古代,游牧民族因为生活习惯占了战马和战士的便宜而已。下面以四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建立和发展过程当中,在军事的战略、制度和供给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没有这些,草原民族就是一盘散沙,无论单兵作战能力多么强悍,然并卵。北魏能在北方延续百年前期得益于强大的战力和高超的全局性视野。

才能纵横捭阖,站稳脚跟。然而要想进一步稳定和传承,离不开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改革,迁都和汉化几乎同时进行,改汉姓行汉俗。才能稳定统治基础和远远不断的人才。替代辽国的金,同样在制度方面的猛安谋克制度是其早期崛起的基础,然而策略方面欠缺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实力,运气方面也比较欠缺,南宋实力犹在,北方蒙古逐渐崛起,没有机会了。

蒙古的元朝更是在军事的制度谋略和后勤方面系统汉化,否则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凭什么击败蒙古贵族大力支持实力占优的阿里不哥,大量的汉臣和来自汉地源源不断的粮草等后勤保障成就了忽必烈,所以也有人说阿里不哥失败就在于包含粮草在内的后前保障。满族建立的清朝以八旗制度起家,入住中原后汉化的最彻底,无论是政治制度、律法、人才选拔等等,很多都是直接拿来把大明改成大清并继承下来。

唐朝巅峰时期的疆域有1600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这说法有什么依据?

大唐帝国疆域的巅峰出现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在变化中,不过,疆域却始终没有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巅峰时刻的疆域大约在1237万平方公里左右,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仅仅维持了几年而已。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的考证,唐高宗龙朔年间(661年-663年)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我们先来看看661年的疆域图:在这一年,大唐疆域最西到达了咸海(今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缩小的很快,预计2020年就可能会消失),不过对于咸海以东地区的控制只维持了约三年的时间;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到了贝加尔湖以北;东面和南面都环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三面环海。另一个高峰期可能就是681年左右,仍旧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如下图:在李治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再达到这样的疆域值。

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疆域是非常小的。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当时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割据势力,而大唐也只是其中之一。如下图所示:大唐建立之后,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攻伐,李世民带领众隋唐英雄平定天下,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等割据势力,而李孝恭也灭掉了萧铣等割据势力,到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上台的时候,中原基本都已经是大唐的疆域。

贞观时期,名将李靖和李绩不断为大唐开疆扩土,在贞观末期,尤其是灭掉东突厥之后,大唐的疆域已经非常可观,我们看一下647年的疆域图:李治接过李世民的棒之后,继续开疆扩土,使得大唐疆域达到最大值,中间虽有缩小,但在680年左右又回到了巅峰,只是682年的时候,突厥吐屯啜骨咄禄带领700人反唐,建立了后突厥政权,后突厥在武周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让大唐疆域锐减。

尤其是武周末期,这个时候的疆域已经完全不能和高宗末期相比较。而出现这种变化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即便在唐中宗和唐睿宗之后出了一个强悍精明的唐玄宗,将大唐带往最繁盛的开元盛世,但大唐的疆域再也没有达到高宗时期的广度。更不用说天宝末期,来了个安史之乱,昏庸的唐玄宗跑到了四川,安史之乱虽然在七年之后被平定,但大唐的繁盛已经再也没有可能回来,唐玄宗一手缔造了盛世,又一手毁了这盛世。

安史之乱之后,唐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皇帝的政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有效传达到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地方割据开始成为常态,而朝廷中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不断。但大唐还是顽强的存在着,只是疆域进一步缩减,大唐对西域逐渐失去了控制权。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另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迅速席卷半个大唐,这就是黄巢起义。

我国唐代向西对中亚的拓展最远抵达到何处?何时唐帝国的势力范围退回内地?

这是个很闹心的的问题,唐王朝没能做到有始有终。李世民时期在西域打下了基础,实际控制范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南疆初唐时期西域的主要势力是西突厥,但当时西突厥也已经问题重重、内乱不断。新兴的唐王朝与西突厥并未进行全面战争,只是通过打击如高昌等一些在双方之间游移不定的小国来展示力量。后来西突厥归附大唐,唐王朝成功打通了西域陆上丝绸之路,占据了天山南麓最有价值的地区,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是最核心的军事重镇。

支持李世民一路向西的动力一方面是保护丝绸之路贸易通道,另一方面是为西亚波斯萨珊王朝提供帮助。当时波斯几乎已经被原属于它的大食逼到了绝境,唐王朝帮助波斯萨珊王朝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选择,毕竟远隔万里,能够提供的实际帮助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在东方压制西突厥,以缓解波斯在东方受到的西突厥压力,避免两面受敌。(天山南麓)李治时期唐王朝进入了中亚,但最大疆域时期只维持了短短几年,李世民去世后,西域西突厥势力反叛不断,唐高宗李治先后派遣程咬金(程知节)、薛仁贵、苏定方等人平叛,压制了西突厥反叛势力,并把实际控制范围扩展到了北疆,也就是后来的北庭都护府所在。

之后李治在中亚和西亚设置了十六州都督府,其中包括波斯萨珊王朝残留领土设立的波斯都督府。这十六州都督府号称军队百万,其中核心是中亚最大势力吐火罗,但没有唐军驻守。于是,大唐和大食对波斯萨珊王朝复国势力的态度都挑明了,李治派遣裴行俭送波斯王回国,并在碎叶建城驻军,把唐王朝实际驻军位置又向西推进了千余里;大食也不甘示弱,派遣使者与大唐交涉无果后联系了吐蕃,让吐蕃进攻西域安西四镇,截断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的通道。

同时,大食向十六州都督府发起全面进攻。安西四镇处在唐王朝与吐蕃的反复争夺过程中,西域的唐军无法支援中亚十六州都督府,这些势力只得脱离唐王朝,重新成为夹在大食、吐蕃、大唐之间的缓冲势力。这就是唐王朝最大疆域面积只维持短短数年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唐唯一一次进入西亚。李隆基时期把碎叶城交给了突骑施势力,继续加强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李隆基时期唐王朝一直在与吐蕃对抗,虽然没有收回吐谷浑青海失地,但也基本上压制住了吐蕃,这段时期唐王朝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是有所加强的。

在中亚,由于需要借助原西突厥势力下属的突骑施来对抗大食并支援波斯萨珊王朝复国势力,李隆基就把碎叶城给了突骑施,成为突骑施的王帐驻地。这相当于大唐在天山南麓有实际驻军的区域又回到了贞观年间的情况,失去了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控制。(碎叶城——李白出生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退回中原,再也没能进入西亚、中亚安史之乱后吐蕃入侵大唐,占领了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把西域与大唐彻底切断,西域安西、北庭都护府数十万大唐军民坚持了数十年后被吐蕃消灭或投降,成为大唐历史上最无奈的一场悲剧。

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战略收缩,不但再也没有机会进入西亚、中亚,还失去了西域、河西走廊、陇右地区。之后又过了百年,唐王朝到了晚唐,吐蕃也进入衰退期,沙洲(敦煌)汉人张义潮起兵反抗吐蕃,并把占领的十一个州郡献给了唐王朝,河西走廊才重新回到唐王朝怀抱。但这时唐王朝也失去开疆拓土的动力,只能维持这个局面,更不用说再向西发展了。

总之,唐王朝最远在中亚、西亚的势力曾经达到了咸海地区和阿富汗,并延伸到了伊朗和巴基斯坦,波斯湾近在咫尺,但这个区域只维持了短短数年;之后就是碎叶城,今天的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大唐控制时间约100多年,其中有唐军驻守时间68年。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大唐军队于公元751年7月在恒罗斯大战阿拉伯军队,为什么主将高仙芝战败职位不降反升?

谢谢邀请,因工作太忙,回复晚请见谅。恒罗斯(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方向的江布尔城)之战在中国历史战争史上是一次普通的战役,也许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关系,唐朝真的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在安史之乱刚刚暴发时,守潼关的高仙芝采取了暂避敌锋芒的正确战术,玄宗听了宦官边令诚一面诬陷不实之词,(:拥兵自重,放弃陕西土地数百里,贪污军粮)便下令杀了高仙芝。

足可以看出,在帝王家的江山社稷根本受到威胁时,无情的帝王是宁愿错杀,也不会错放的。这场战争对唐王朝来说也许是无关紧要,但是它确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产生了影响,中亚地区可以说是重新进行了一次战略上大洗牌,结果:唐王朝在中亚势力范围丧失殆尽,安西都护府精兵死伤惨重,所剩不多,从此后,对入侵之敌,仅能招架,无力反击。

唐朝的政令到伊犁河止。阿拉伯取得中亚各国后,重新征收赋税,国力得到极大增强,为其继续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造纸技术也是这时候被阿拉伯军俘虏的唐军造纸工匠传入西方的。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引发的呢,完全是由于高仙芝的贪婪引起来的,可以说高仙芝的一己之私,葬送了唐朝几代帝王来之不易苦心经营的成果。中亚的石国(在今乌孜别克塔什干)处在丝绸之路的有利位置,农业发达,国民善于经商,在当时西域中亚地区可算上首富了。

不顾民族大义的高仙芝居然打起了富得流油石国的主意,想把石国的财富据为己有,(石国对唐朝友好,朝贡不断,唐玄宗感其忠,石国国王被册封为怀化王,赐优待和免罪证明,以铁券为证)天宝九年,高仙芝以“无藩臣礼”莫须有罪名巫告石国王,带领大军去讨伐石国。到达石国后,利用和石国王的假和谈遣使者把石国王骗到长安,利用石国不防范的有利机会,出兵偷袭,俘虏石国部众,并纵兵烧杀劫掠,老弱病残都不放过,所劫掠财宝物资,皆入私囊。

高仙芝在回军途中,以反叛的罪名又灭了突骑师,(突骑师和石国一样,也是西域各国中最亲唐的国家之一)并俘虏了移拨可汗。天宝十年,高仙芝入朝献俘:突骑师可汗,石国王被唐玄宗杀死于长安西北的开远门。高仙芝因战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没有多长时时,玄宗就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念其以前立下的赫赫战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宽恕了他,想把他调离西域,因为其他原因没有调成。

但大唐王朝因高仙芝的一已之私在西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政治代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唐王朝在西域几代帝王呕心沥血塑造的文明之师形象一落千丈,威望直线下降,西域各国都开始疏远大唐王朝,真可谓大唐王朝百年之功,转眼之间化为乌有。逃跑出来的石国王子跑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的欺骗灭石国并尽吞石国财富的暴行遍传诸胡昭武,诸胡部落怒火中烧,并暗中联合阿拉伯(大食)想要攻打安西四镇,提前获得情报的高仙芝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可能也是想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进行了先发制人的主动进攻,亲率汉,藩3万精兵攻打大食,进入大食腹地700余里的恒罗斯城遭遇大食主力军队,由于高仙芝战术得当,指挥有方,虽然军队人数占劣势,激战5日竟未分出胜负,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重要关键时刻,被大食收买的葛罗绿部开始和大食军队前后夹击高仙芝部,致使高仙部惨败,高仙芝在右威卫将军李嗣业拼死抵抗,为他杀出了一条血路,高仙芝才有幸率几千残部逃了出来。

这时的唐玄宗己经开始纵情享乐,不过问政事,委政李林甫杨国忠,高仙芝又一次没有获罪,仅仅被调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职务,进京任右金吾大将军。真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而产生的上行下效的连锁反应:唐朝的边帅(包括西域边帅)肆无忌惮的作威做福,严重的损害了和各少数民族及西域各国关系,从而导致了唐王朝的边疆不稳定,唐王朝这段在西域犯下的政治历史错误,可以说对后世历史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以史为鉴,以史为戒,只有华夏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让中国国运昌盛,国富民强,才能真正屹立不倒于世界强国之林。


文章TAG:恒罗斯在哪里  它们是如何评价大唐军队的  罗斯  在哪里  哪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