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是怎样失去荆州的?

三国时期,刘备是怎样失去荆州的

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隆中之对已经明确说,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赤壁鏖战曹操败北,老刘迂回百折,方达到“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的目的。老刘所以会言而无信(直把鲁肃做掌上观的态度后人当有评述)一而无信、再而无信,荆洲已不仅是诸葛亮所说的联吴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据,更逐渐成为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叉、汇聚点。

点以带面,面关全局。刘备借荆州后,谁来镇守已经显得尤为重要。赵云似乎是最早考虑的人选。其时赵云经过长坂坡的严峻考验(赵子龙单骑救主非小说家言):复杂多变的混乱局势中救老刘的独子,舍弃老刘的夫人,至少表明赵云的政治头脑十分清醒而坚定;千军万马、血染战袍、历尽艰苦磨难显示出赵云对主子的忠诚耿耿;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匹马纵横充分证明赵云的战斗能力——实万人敌也!赵云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参加“桃园结拜”,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这个自己还算相信又不是最相信的,老刘不太放心。

诸葛亮也是老刘的思考轴心。诸葛亮是联吴的倡导者,昔司马德操言之曰“此间有俊杰。得卧龙即得天下”,雄才大略、惊天地泣鬼神!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既是发现者,也会是全力守护者。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谨恰是江东孙权的谋士,老刘私下以为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在荆州恐不大超脱(也就是不大自然,谁知道老刘怎么想的。不大超脱含义甚多),或者就是不大放心。

我好不容易借来了,没准因为你弟弟你再还回去!那可不是老刘的本意。张飞。让此公守荆州重镇,老刘糊涂尚不至于此也。只有关羽了。老刘善于政治手腕,为不引起诸葛的怀疑(一说为当时老刘器重庞统甚于诸葛,故把庞统带于身边侍侯),决定由关羽协助诸葛共同管理荆州。但是很快,庞统命丧落凤坡,老刘悲痛之余,当即调诸葛至西川。

至此,荆州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关羽。陈寿同志著作《三国志》时,大抵关羽的名头还没到神的境界,故陈寿同志指出:“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然刚而自矜。”矢石交攻之际,千枪万刃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这是老关对儿子说的原话。他只是说了交战的能力。但是处理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这个河北解良人的素质明显先天不足。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关羽女,羽侮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孙权为联刘抗曹(也是政治目的),将自个的小妹妹嫁给老刘;娶关羽的女儿做儿媳妇,本是巧妙的政治联姻,关羽也应以大局为重全面权衡利弊,即使不同意,婉言回绝也可。可是老关不仅侮骂其使,更说出“吾虎女岂配犬子!”的话。这个时候,老关和盟友的关系已是箭在弦上。

在下属面前,老关也自有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骄气,“南郡太守靡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外不足连接,内尚难和谐。这样,关羽的失败已经注定。在荆洲貌似稳定的气氛中,已掺杂了某种凶兆。大意失荆州,悲哉关公!其实在这个重大的历史变故面前,关羽无疑是个失败者,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失掉大意失荆州,未必都是他的错。

他的上一级的领导老刘包括诸葛亮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当然,千年后的今天,说是谁是责任显得没有任何意义。老关镇荆州时,年龄大致在48岁左右,失荆州时,已经白发苍苍年纪60了。《演义》说其英雄不减当年明显带有艺术夸张。关羽对儿子说的“矢石交攻之际,千枪万刃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恐怕也是含有回味当年的意味。

实际上,老关已经从年富力强逐渐变为力不从心。不难理解,古人的整体寿命相比今天要短一些,老关的位置放今天恐怕也是60岁退休吧。即便说老关独当一面,那么他也没从下属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老刘和诸葛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选派恰当的官员来协助或者说等候接替老关。相反长期和老关对峙的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整整经历了几代人!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年龄的不平衡客观上加剧了老关的悲剧。尽管不是他一人的错。“刚而自矜”是老关性格的重大缺陷。晚年的老关“攻拨襄阳郡”、“决战庞令明”、“放水淹七军”,似乎当年“千里走单骑”的感觉。吕蒙、陆狲都看透了老关的毛病。设置了一系列的连环计,加速老关的头脑膨胀虚无飘渺。按理说,老刘和诸葛应该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提醒,可是老刘诸葛尤其是诸葛,又来个“雪中送炭”!老刘封马超,老关“刚而自矜”的毛病犯了,于是插手说“超之才可与谁比”并打算与马超一比。

亮答之曰:“~~~~~超雄烈过人,当世英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也”。据说老关阅读此信后,捋着自个的“美髯”硬是兴奋了半天,并撤消了与马超比武的念头。至此,可以说,关公必败无疑。以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老关最终死在孙权手下。无论如何评价老关,老关都是被捉并被敌人斩首的。无论如何评价老关,老关的悲剧都不只是他自己造成的。

荆州、荆南四郡是孙权的还是刘备的?

荆州、荆南四郡是孙权的还是刘备的

荆州和荆南四郡没有属于任何人。这个问题属于时间线的一个先来后到。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之后,曹操仓皇逃回北方,留曹仁镇守南郡,也就是荆州那块地方。这个时候呢刘备想要荆州,孙权也想要荆州,然后刘备呢也就是耍了一个滑,就跟孙权说,唉,我不去打,你去打吧。孙权就让周瑜去打南郡,不过你这个过程很不顺利,周瑜还被曹仁气得吐血好几次,就在双方已经互相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呢,诸葛亮就横插一脚,把南郡也就是荆州这一块给夺了。

这就是孙刘在荆州方面交锋的开始,具体的我会在视频为大家讲一讲。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tos-cn-p-0000/724d9d3b305d413a91067d401bee0b84。

刘备借荆州,到底借了荆州的哪些地方?

三国时期,刘备是怎样失去荆州的

古代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个省——外加周边河南、广西和广东一小部分,共有七个郡,大致是湖南4个湖北3个。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割,湖南的4个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被刘备占领。湖北的3个郡,曹操占了北边的南阳郡——其地域包括今河南省的一部分,孙权占了东边的江夏郡。以上割据还算清晰,比较复杂的是南郡。

南郡辖域大致包括今天湖北省中部的襄阳、荆门、宜昌和荆州几个市,曹操占据以襄阳为中心的南郡北部,重新设立了襄阳郡;孙权占据以江陵为中心的南郡南部,并称之为荆州。这个小的荆州就是后来孙权借给刘备的荆州。小荆州不包括刘备在江陵县对岸建立公安城的公安县——也就是今天的荆州市公安县,那时的公安隶属武陵郡。不过孙权想要回来的荆州,并不只是借给刘备的小荆州,而是除去曹操控制区之外的整个荆州,还包括刘备所占的南部四郡。

刘备在鼎盛时期选择成都、重庆、荆州哪里定都最好

荆州、荆南四郡是孙权的还是刘备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鼎盛时期肯定也是选择成都比较好,因为当时成都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好的。因为当时的成都距离汉中的位置是比较远的,汉中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汉中被突破蜀中就危险了。而成都与汉中之间还有绵阳这些重镇,所以成都的位置是比较好的。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另外的都江堰水利也可以造福成都百姓。

成都的西边是青藏高原,在当时是没有敌人的,东边则是龙泉山,成都东西两边是不用担心敌人的。3.当时的刘备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还有潜在威胁江东的孙权。这也就意味着国都一定不可以太靠近北方,也不能太靠近江东。所以荆州和重庆都被直接排除了,而且当时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把国都定在这里无疑是自取灭亡。总结:刘备国都定在成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的,成都此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非常适合发展。

三国时期,“荆州”到底是谁的?为什么刘备一定要“借”?

正所谓“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由于荆州的战略地位太过重要,乃是曹操南下必经之地,又是东吴长江防线的重要节点,更是刘备益州的东大门。因此,从刘表单骑入荆,荆州脱离东汉朝廷,到“夷陵之战”荆州大部归属孙权,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刘表、曹操、孙权、刘备曾展开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争夺,而在此期间荆州归属权也曾多次易手。

01.王叡自尽后刘表入荆,荆州脱离朝廷掌控王叡于汉灵帝中平初年开始担任荆州刺史,期间曾多次平定州内叛乱。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祸国乱政,王叡遂决定起兵讨伐,但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为了防止后院起火,王叡决定先杀曹寅以绝后患。曹寅得知消息后,便伪造了朝廷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列举王叡罪状,挑唆长沙太守孙坚攻击王叡。

孙坚因出身低下、行事粗野多受王叡白眼,于是趁机偷袭王叡,王叡猝不及防之下,最终吞金自杀。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积极拉拢士人阶层,一方面积极为“第二次党锢之祸”中遇害的众多士人平反,另一方面则征召名士入朝为官,为此就连与董卓有矛盾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也都被外放地方为官,而刘表不仅在士人中颇有声望,而且曾受“第二次党锢之祸”牵连,于是便被董卓任命为了新的荆州刺史。

彼时,天下乱局已现,荆州在王叡被杀后局势同样极为混乱,其中袁术屯兵鲁阳虎视眈眈,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称霸一方,以致刘表根本没办法入荆上任。无奈,刘表只得匿名独身赴荆州,之后凭借自己在士人中的声望,成功取得了荆州大族蒯氏(蒯良、蒯越)和蔡氏(蔡瑁)的支持,一口气诱杀了五十五名贼首,使得荆州敌对势力大为削弱。

之后,刘表通过与地方豪强蔡氏联姻(迎娶蔡瑁的姐姐),大肆提拔任用地方士族子弟为官,从而迅速赢得了当地豪族的支持。同时,又通过开经立学、爱民养士的方略,获取了荆州士子和百姓的支持。到任仅仅一年,刘表便将荆州彻底纳入了自己治下。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在关东联军的威逼下,挟汉献帝退往长安,东汉朝廷就此彻底丧失了对天下的统治,荆州与其他地区一样,自此开始脱离朝廷掌控。

于是,刘表便成为了据地千里、带甲十万的一方豪杰。02.曹操南下却惨遭战败,荆州被曹孙刘所瓜分刘表治理荆州十八年,虽然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豪强心悦诚服,学子欣欣向学,黎民安享太平,宛如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不过,刘表治下的荆州虽然欣欣向荣,但颇有自知之明的他,对外始终以防御为主,而与此同时,天下局势却在不断发生变化,天下群雄并起,相互攻伐不止。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张辽、乐进、于禁等人纷纷奉命率军向南移动,随时准备南征。然而,虽然曹操在邺城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军,但水军的练成又岂是短期内能够办到的,于是为了解决北军不习水战的问题,荆州便成为了曹操南下的攻击首选。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次月刘表病逝,刘琮继任荆州牧。

然而,刘琮在蒯越、韩嵩等人的建议下,直接投降了曹操,驻军于樊城的刘备见状只得弃城南逃。不过,荆州虽然名义上投降了曹操,但实际掌握在曹操手中的,只有荆州北部罢了。“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但曹仁却死死的守住了南阳郡,孙权则夺取了南郡江陵地区和江夏郡大部,刘备则趁着曹操和孙权交战之际,以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实际上是被曹、孙、刘三家所瓜分,其中曹操以南阳郡为主,孙权占据着南郡和江夏郡大部,刘备则掌握着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和长沙郡。03.孙刘联盟因荆州破裂,“湘水划界”后双方平分虽然荆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由于“赤壁之战”后的一段时期,曹操仍然对南方保持着威胁,因此孙权和刘备的联盟倒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当然这期间的明争暗斗也是从未停止。

而在曹操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后,孙权和刘备却因为荆州的归属开始激烈博弈。“赤壁之战”后,在孙刘联盟明争暗斗的同时,周瑜则向孙权建议,可由东吴掌握的江夏、南郡入川,攻灭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然后与马超结盟,如此便可与曹操争夺天下。孙权本已批准了这个计划,可惜周瑜在返回驻地江陵途中,于巴丘病逝,导致此计最终被搁置。

周瑜去世后,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开始巩固与刘备的联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备向孙权提出借取“南郡”,毕竟南郡乃是沟通荆州和益州的咽喉,只有掌握了这里,刘备才能继续延续《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而孙权为了将抵抗曹操的责任交给刘备,从而使自己可以腾出手来夺取交州,便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借南郡后局势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见短期南下无望,遂将战略重心开始转向西北,接连向关中和西凉用兵。

而就在曹操以征讨张鲁为名出兵攻打关中马超时,刘璋却以为曹操真的要攻打张鲁,担心曹操趁机南下攻打益州的他,便在张松建议下,邀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抵抗曹操。于是,刘备便以荆州为跳板,开始向益州发展。对于孙权来说,他需要一个较弱的刘备来联手对抗曹操,如此哪怕将荆州交给对方也不必太过担心,但却不希望荆州被一个强大的势力所占据,否则对方便可随时顺江而下威胁东吴腹地。

因此,当刘备兵进益州,势力逐渐强大之后,孙刘联盟的裂痕便也出现了,于是在刘备出兵益州的同时,孙权便将妹妹从刘备身边接了回来。建安二十三年(215年),刘备夺取益州,横跨荆州、益州的刘备,已经足以对东吴产生威胁。于是,孙权便派诸葛瑾向刘备讨还南郡,南郡本就是连接益州和荆州的咽喉,刘备又岂肯交还,于是便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孙权自然知道刘备不可能归还,他只是需要一个出兵的借口罢了。在讨还南郡遭拒后,孙权随即派吕蒙出兵,接连夺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也不甘示弱,连忙起兵五万屯驻公安,关羽则起兵三万在益阳与鲁肃对峙。就在孙权和刘备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曹操为遏制刘备继续向北发展,威胁关中地区,于是亲率十万大军征讨汉中张鲁,张鲁不敌于同年十一月投降。

占据汉中之后,曹操对益州发动了试探性进攻,刘备得知汉中变故,为避免腹背受敌,只得与孙权议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益州,史称“湘水划界”。04.“襄樊之战”吕蒙白衣渡江,“夷陵之战”后荆州归属孙权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为了解决北部威胁,刘备亲自率军前往汉中,与曹操争夺汉中归属。次年春夏之际,双方经过一番鏖战,刘备在举倾国之力的情况下,最终迫使曹操退出汉中,汉中遂落入刘备之手。

而就在“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关羽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发动“襄樊之战”,由于曹操的主力军队仍然在西线,再加上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庞德被斩,一时间中原大震,逼的曹操甚至一度想要迁都避祸。前文说过,如果荆州被一个实力太过强大的势力所占据,对于孙权的威胁实在太大,因此就在关羽声威大震之际,东吴吕蒙率军偷袭荆州,麋芳、士仁不战而降,直接导致关羽退路被断。

结果,关羽最终败走麦城,兵败身死,荆州全境就此落入孙权手中。章武二年(222年)春,从汉中之战和丢失荆州中恢复过来,且已经稳定了内部的刘备,为了重夺荆州,遂以“为关羽复仇”为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结果却在夷陵之战中被击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而东吴由于受到曹丕来自北方的威胁,则并未对蜀汉展开追击,取胜之后便与蜀汉议和,双方重新恢复联盟关系。

至此,荆州争夺战正式宣告结束,刘备丢失了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之地,荆州除了南阳郡以外,大部落入东吴手中,而丢失了荆州的蜀汉则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陷入慢性死亡之中。但掌握了荆州大部的东吴,却也没能夺取天下,结果最终在晋朝南下时,荆州最终被攻陷。综上所述,从东汉末年刘表入主荆州,到“夷陵之战”刘备丢失三郡,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各方势力争夺长达三十余年,在此期间荆州归属权曾多次易手。

刘备和孙权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是不是解决了借荆州的问题?

建安二十年发生的湘水之争,是孙刘联盟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个事件表明,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必须要兵戎相见了。这个事件虽然在双方内部主和派的努力下,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重结盟好而告一段落。但是,这个事件并没有彻底解决双方的争端,并被后来的荆州之战埋下了隐患。一、湘水之争的经过。建安十九年,刘备经过长期的征战,终于平定了益州。

但是,刘备的这个行动让孙权十分不满。因为在赤壁之战后,孙权的东吴长期没有得到发展,反倒是刘备阵营的势力发展迅速,隐隐有超越东吴的势头。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东吴的牺牲之上的。在赤壁之战后,东吴夺取了至关重要的江陵,控制了荆州的南郡。而刘备则转而南下,夺取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在整个荆州中,曹操控制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孙权控制了江夏和南郡,刘备控制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

刘备先是躲在东吴的身后发展实力,然后以控制的地区不足以供养部下,向孙权借得了南郡。这样,刘备就控制了荆州五个郡,成为赤壁之战后最大的赢家。孙权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不断在淮南发动攻势,但是都没有得手。于是,孙权和周瑜把目光转向了益州。可是刘备得知消息后,对孙权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说什么刘璋是自己的宗族,自己不忍看到自己的宗族被灭。

还说什么孙权一定要攻打益州,自己就要披发入山,不问世事。在刘备的反对下,再加上周瑜病逝,孙权放弃了攻打益州的企图。谁知道一转眼,刘备却抢先攻下了益州。孙权在得知消息后,气得破口大骂,说刘备是猾虏,乃欺诈如此!于是认为自己受到了刘备欺骗的孙权,向刘备提出了索回荆州的要求。刘备回复说,等得到了凉州,再归还荆州。

孙权认为刘备是空言推脱,于是派吕蒙出兵荆州,发动了湘水之争。在鲁肃率领一万人马屯驻益阳抵抗关羽的掩护下,吕蒙率领两万人马迅速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闻讯迅速率领五万人马来到荆州,派关羽与东吴进行争夺,大战一触即发。就在此时,曹操率军进入汉中。害怕益州有失的刘备遂与孙权议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

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双方重结盟好,结束了湘水之争。二、湘水之争并没有彻底解决双方的争端。湘水之争以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的条件而结束。在表面上看,双方占据的地盘大小相当,比较合理的解决了双方在赤壁之战后战果分配不公的争端。但是,这个结果让双方都不满意,为以后的争夺埋下了隐患。

在刘备阵营看来,在赤壁之战前,刘备阵营本身就占有江夏郡。而且刘备的军队也参加了赤壁之战,为胜利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周瑜攻打江陵的时候,关羽的水军参加了“绝北道”的军事行动,切断了江陵曹军的后路,使得曹军被迫撤退。在战后,东吴占有南郡、江夏两郡,而刘备占据的是经济落后的江南四郡。这些郡县开发落后,地广民稀,远远不能和南郡和江夏相提并论。

而且江南四郡是刘备亲自带兵打下的,与东吴无关。就算是刘备借来了南郡,也可以看成是刘备用江夏与东吴换的。所以,刘备阵营并不亏欠东吴的。但是,东吴的看法与刘备完全相反。他们的看法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曾经遭受惨败,如果没有东吴出兵相助,夺取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不是被曹操消灭,就是逃往南方了。因此,刘备在荆州所得的战利品,都是东吴用武力夺取的。

只是因为刘备是自己的盟友,东吴才将这些地盘借给刘备以安身。因此,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就应该把荆州归还给东吴。其实,双方的分歧,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双方的战略意图上。刘备为了实现《隆中对》的计划,需要在荆州有一块落脚点,作为将来北伐的出发基地。而孙权为了实现“全据长江,建号帝王”的计划,必须要占据长江上游的荆州,把长江防线连成一体。

因此,双方对于荆州都志在必得。湘水之争虽然暂时解决了双方的争端,但是这是双方的权宜之计。由于东吴还是由主和派鲁肃在主导,没有对刘备彻底翻脸。但是,一天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孙权就一天无法放下心来。所以双方对荆州的争夺,是必然要再次爆发的。三、湘水之争的解决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妥协。湘水之争险些演变为一场大战,但是最终双方达成和议,这并不是双方的争端得到了彻底解决,而是双方在外界形势的逼迫下,被迫达成的妥协。

这种妥协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并不是双方原有的本意。当时的刘备是不愿意放弃荆州土地的,他率领了五万人马从益州来到荆州参战。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本地军队也有三万左右。因此,刘备阵营拥有的八万人马对东吴的三万人马,拥有绝对性的优势。刘备以自己的军队为后盾,派关羽前往争夺,就是凭借着自己优势的军事实力。可是就在此时,曹操率领军队打进了汉中。

张鲁不是曹操的对手,被曹操打败。在曹操占领南郑后,对益州产生了直接的威胁。在史书中记载,益州的百姓发生恐慌,纷纷逃亡。坐镇后方的官吏虽然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也不能制止这种骚乱。因此,曹操的手下劝说他,建议趁势攻打益州。刘备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长期率领重兵在外的。他必须要将主力带回益州,来保证益州的安全。

因此,刘备才会主动向东吴求和,双方以和谈的形式解决争端。而孙权在此时也不愿意和刘备彻底翻脸。因为在这个时候,孙权的实力还没有太大的增长。他的军队实力不如刘备,而且和刘备进行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对孙权也是无益的。在当时曹军主力尚在汉中,如果刘备回师与曹操发生冲突,就能够将曹军牵制在汉中的崇山峻岭之间。这就给东吴在淮南发动攻势创造了条件。

因此,孙权决定和刘备议和,将主力调往淮南,准备一举打破曹军在合肥的防御,打开北上的道路。果然,在双方议和后,孙权率领十万军马,向合肥发动了猛攻。虽然孙权的这场攻势被张辽挫败,但是孙权的战略选择还是可圈可点的。四、湘水之争是荆州之战的预演。我们看湘水之争的军事行动,就会发现它与日后的荆州之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两场作战行动中,作战的主角都是吕蒙。而他采取的作战方式都是奇袭,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被攻击的对象关羽,却没有汲取多少教训,招致了最后的败亡。吕蒙在湘水之争中,他趁刘备率领主力入川之机,对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和零陵发动奇袭。当时荆州的军队主力集中在江陵,在关羽的指挥下防备曹军的攻击。荆州南部的郡县都防卫空虚,在吕蒙大军面前毫无招架之功,只有束手投降。

在攻打零陵的时候,吕蒙面对零陵太守郝普的坚守,采取了诱降的办法。他派郝普的旧友邓玄之前去劝降,在听信了吕蒙的花言巧语后,郝普被吕蒙的软硬兼施所迷惑,主动向吕蒙投降,轻易交出了零陵。在日后的荆州之战中,吕蒙依然故技重施。他白衣渡江袭击荆州,让虞翻用同样的办法劝降了傅士仁和糜芳。关羽将主力投入襄樊前线,在后方没有留下多少兵力,再次吃了湘水之争的大亏。

只是湘水之争时鲁肃尚在,在鲁肃的调解下,双方尚能采取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时,主事地换成了吕蒙,他和孙权一心,根本没有和谈的心思。最终,荆州被东吴占领,关羽则兵败身亡。如果刘备阵营能够从湘水之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就有可能不会出现荆州之战的重演。刘备在撤回益州的时候,给关羽留下一些得力人员辅佐,也可能会减少失败的几率。

关羽如果汲取了湘水之争的教训,就会对东吴更加警惕,在得知东吴要袭击荆州后,就会马上撤军。如果那样,荆州的命运就会发生逆转了。可惜,刘备阵营自以为湘水之争已经解决了双方的争端,对局势麻痹大意,最终失去了荆州。结语:湘水之争是孙刘联盟破裂的前奏,它标志着孙刘联盟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随时可能破裂。它的发生,是双方战略计划的冲突造成的。

由于双方的战略计划都需要占有荆州,所以双方之间的矛盾才会愈演愈烈,直至兵戎相见。湘水之争最终得以和平解决,并非是双方都达到了满足,而是外部的环境,迫使双方达成了妥协。刘备是因为曹操率军攻下汉中,威胁到益州的安全。刘备必须率军回援益州,不敢和孙权旷日持久的作战。而孙权在兵力上不是刘备的对手,再加上急于趁曹军在淮南兵力空虚,对合肥发动攻势,因此答应了刘备议和的请求。

刘备夺取西川后,都城放在成都,江州(今重庆),还是荆州更好?

夺取西川后,漂泊半生的刘备已然年迈,不想再奋斗了,定都成都就意味着选择了不思进取和安逸的养老生活!早已把匡扶汉室忘到九霄云外了!荆州离魏吴都太近,没得战略纵深,而且后方一旦有事,救援就成了问题,比如孟获,而且一旦江州重庆叛乱根本就回不去了,所以重庆就是最好的都城地点,对于荆州方向,是顺流直下,进可攻退可守,比如张仪以重庆为重庆为据点,顺流直下直取楚国都城!对于西川方向,一马平川,一旦有事两三日就可到达。

樊城、襄阳原本就是荆州之地,为什么刘备主力在荆州时不去夺取呢?提早夺取襄樊是不是可以避免后来的崩坏呢?

刘备最缺的地盘,刘备主力在荆州时不夺取襄樊,可能有以下原因。刘备的实力不够,没能力拿下襄樊。曹操实力强大,襄樊不是想拿就能拿下的。这时候刘备的目标只能是益州。赤壁之战后,周瑜打南郡,刘备带兵拿下了荆南四郡。周瑜在南郡苦战了一年多,才把曹仁给打跑,拿下南郡,这期间周瑜还受了重伤。周瑜的英年早逝或许就与这次受伤有关。

周瑜的兵马战斗力再弱,实力也比刘备强的多。刘备但凡有点实力,都可以自己拿下南郡,而不是派关羽,张飞协助周瑜取南郡。也不至于之后去找孙权借荆州。刘备成为荆州牧时,荆州经受了好几年的战乱,短期之内很难恢复扩充实力。刘备也确实急于扩充实力,拿下江南后,就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刘备实力弱小,急于扩充地盘,去挑战强大的曹操很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襄樊要是拿不下来,刘备那点兵马很可能反被曹操给吃掉。他只能按隆中对,找机会拿下益州。后来刘备,诸葛亮先后入蜀,带走两波人。吕蒙带两万人,就轻轻松松的把关羽手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拿跑了。但凡有点实力,这三郡也不会直接投降。如果不是刘璋请刘备入蜀,送给刘备不少的兵马粮草,提供落脚之地。

刘备估计连蜀地都拿不下来。刘备需要防着孙权,不敢出兵打襄樊。襄樊不管拿不拿的下,都会腹背受敌,游戏不能这么玩的。孙权想和刘备联手攻取蜀地,刘备这边就想到,如果替东吴打蜀地,可能会腹背受敌,可能被东吴给吞掉。于是只赞同孙权伐蜀 ,自己借口不出兵。孙权也怕刘备捅屁股,最后就放弃了攻蜀。刘璋邀请刘备入蜀的时候,刘备估计就带了万把人入蜀,把诸葛亮,张飞,赵云全留在荆州,很难说不是为了防孙权的。


文章TAG:刘备的荆州在哪里  荆州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刘备  荆州  在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