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杰刚:这是一年战争的怪物“白色恶魔”:这是吉恩初期主力扎古2:这是后期少量量产的勇士:扎古的主要敌人吉姆:杰刚战力强于高达,数倍于扎古2,碾压一年战争中除了吉恩号以外所有吉恩军机体,这东西在一年战争就是外星人级别。不列颠之战德国空军之所以在同劣势的英国空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飞机的性能不足,尤其是航程短的问题,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

二战期间的英国印度裔部队表现如何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在中国很多军迷眼中,印度军队的形象与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军队相差不多,总会制造各种茶余饭后的笑料,比如阅兵场上的摩托车杂技演员(摩托车叠罗汉)、模型爱好者(以模型充装备)和奇装异服秀(造型诡异的军装),军工研发上的超重度拖延症患者(20年如一日研发一款坦克或飞机),国际军售市场上的超级冤大头(老毛子最爱VIP客户),摔飞机专业户(常年位于飞行事故排行榜首位),自吹自嗨的行家里手(就算被击落也要吹成民族英雄)等等,加上历史上曾被我们狠狠地教训过,所以“阿三”在很多军迷看来和战五渣划等号。

摩托车杂技是印度阅兵式上最喜闻乐见的节目。不过,上述的评价如果放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前的英属印度陆军身上,恐怕会有不少不同意见,而且表示异议的还都是些大人物。比如英国陆军元帅克劳德·奥金莱克说过,“如果没有印度陆军,英国无法撑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在不同的场合称颂“印度陆军官兵具有卓越的勇气”。

有两个数字可以为他们的言论提供解释:在一战期间,有175万印度人加入英属印度陆军,在各个战场参战,到二战时期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250万之众!换而言之,印度作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为宗主国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兵员,这也足以说明英属印度陆军对于英国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英属印度陆军的历史。1880年到1947年英属印度的旗帜。

印度于19世纪初沦为英国殖民地,当时英国主要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后者推行“以印制印”政策,招募当地土兵组成殖民地部队,镇压反抗,巩固地位。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印度,派驻总督,此后英国国王也增加了印度皇帝的头衔。同时,英国继续招募印度人参军,其中以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三个地区的殖民地部队规模最大,他们与派驻印度的英国陆军一道负责英属印度的防务,对内充当辅助警察,对外负责边界守卫,同时也赴海外作战。

在19世纪下半叶,英属印度部队先后参加了英阿战争、英缅战争、英埃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殖民战争,为大英帝国的扩张充当炮灰。1895年时的英属印度陆军士兵,硕大的包头巾使印度部队在战场上辨识度极高。1895年,以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殖民地部队为基础,正式组建了统一的英属印度陆军(简称英印陆军),在1903年至1909年由基钦纳主持的陆军改革中,英印陆军进一步扩充,获得了两个军九个师的编制,成为英帝国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英印陆军作为殖民地部队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中高级军官全部由英国人担任,而且英印陆军部队采取英印混编体制,一个步兵旅的四个营中有三个是印度营,一个是英国营,这种编制方式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唯一的例外是廓尔喀部队)。在装备给养补充上,英印陆军也处于二等地位,通常装备英国本土陆军淘汰的装备,比如二战时期英国陆军已经换装新型的李-恩菲尔德No.4型步枪,而英印陆军仍然使用老式的No.1型步枪。

1896年时英印陆军马德拉斯工兵团的军官和士兵,可见高级指挥官仍是英国人,印度人只能充当士兵和下级军官。尽管受到歧视,也没有得到充分信任,英印陆军依然广泛参与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历次战争,从八国联军侵华到两次世界大战,总能看到头缠头巾的印度兵。在长年的征战中印度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英国军方的肯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使用狗腿砍刀的廓尔喀人,此外,锡克人、旁遮普人等民族也被视为好狠斗勇的“尚武民族”,被大量征入英印陆军。

当然,这种有限的敬意背后是高昂的生命代价,在一战中英印陆军在西线、中东、非洲等地作战,有47000人阵亡或失踪,65000人受伤,有13000人获得嘉奖,其中12人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一战时期在西线作战的英印陆军自行车部队。在二战爆发时,英印陆军大约有20万人,在战争中大幅膨胀,到1945年8月时已达250万之众。

在战争期间,英印陆军组建了5个军,1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个伞兵师,以及大量旅团级独立部队和后勤部队,在地中海、中东和太平洋战场上参加了很多著名战役,比如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英帕尔-科希马战役和缅甸战役,意大利战场上的卡西诺战役等等,在上述战役中,即便是强悍的德意非洲军和骄狂的日本陆军也承认英印陆军是顽强的对手。

不过,在另一些战役中英印部队的表现也相当差劲,比如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马来-新加坡战役中,有55000名印度部队被俘,其中30000人当了伪军。就总体而言,英印陆军在二战中的表现良莠不齐,但仍然为击败轴心国集团做出了贡献。在二战时期,英印陆军有超过87000人阵亡或失踪,34000人受伤,79000人被俘,有31人因为表现英勇、功绩突出而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高达UC系里面的吉翁势力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终结的?

你的问题由我来守护在高达UC正史中,吉翁一直是扮演着主流大反派的角色。后来虽然故事的发展,吉翁势力里也出现了一些正能量角色。既然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是“吉翁势力到底是什么时候终结的”,那么小编借由这个机会,跟各位探讨一下吉翁的发展历程吧!U.C.0058宇宙殖民地共和国地球人口暴增,大量的人口涌向宇宙,并且各个殖民地蓬勃发展。

而地球联邦一直对各个宇宙殖民地进行比较粗暴的管理和索取资源,此时,戴肯站出来宣布宇宙殖民地应该要自治,摆脱联邦的制约。戴肯的思想短时间获得大量宇宙移民的赞同,并且获得大量财团的支持,其中包括战争的始作俑者“扎比家”。U.C.0058,戴肯建立宇宙殖民地共和国。U.C.0062,吉翁国防军建立。因为戴肯一直坚持的“和平洽谈”路线,表面上宇宙殖民地正在逐步走向共和。

U.C.0069吉翁公国戴肯的和平洽谈建国路线与扎比家的军事路线完全相反,企图控制一切的扎比家暗中毒杀了戴肯,而戴肯的两个子女则逃去无踪,其中之一化名“夏亚”,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赤色彗星”。失去戴肯的宇宙殖民地共和国发生内乱,扎比家成功掌权,并把宇宙殖民地共和国改建为公国,扎比家当家德金成为第一任公王。

吉翁公国正式成立,吉翁势力在扎比家庞大的资金和科研技术支持中不断壮大。吉翁公国由盛转衰的“一年战争”吉翁公国向地球联邦正式宣战,发动“不列颠作战”和挑起“鲁姆会战”,经过这两役,地球联邦由于大意轻敌,造成吉翁公国大胜,自己则损失惨重。此后,联邦和吉翁签订“南极条约”,“一年战争”正式开始!U.C.0079-0080,吉翁军以机动战士MS扎古的优势,突袭地球各处的联邦军事要塞,在一段时间内,地球联邦的阵脚大乱,岌岌可危。

后来,地球联邦随着比自主知识产权的MS高达和吉姆研发成功,再加上原本的丰厚家底,开始反击吉翁。吉翁此时战线延伸过长,资源补给跟不上,开始节节败退,雪上加霜的是,吉翁精英代表的夏亚和黑色三连星,接连被联邦皇牌机师阿姆罗驾驶的RX-78-2高达击败,士气大跌,一蹶不振。最终吉翁被地球联邦打回太空。U.C.0080,吉翁改名为“吉翁共和国”,并和地球联邦签订和平协议,此时,一年战争正式结束。

旧吉翁势力的终结“一年战争”让本来已经资源有限的吉翁变得越发衰弱,打败仗的吉翁改名换姓,相当于是归降地球联邦了。大势已去的吉翁势力此时可以说是第一次终结了。新吉翁的崛起“赤色彗星”夏亚战败后,与部分吉翁残党一起躲藏在阿克西斯小行星基地。夏亚脱下面具,向外界公开他“戴肯之子”的身份,以戴肯意志为核心,夏亚重组吉翁,建立新吉翁势力!通过回收吉翁残党和夺取宇宙殖民地的控制权,新吉翁的势力到达巅峰,并向地球发动有一次进攻,此次投入的兵力比“一年战争”中的还要大数倍。

新吉翁势力的终结新吉翁发动了两次攻打地球圈的战争都失败了,第二次新吉翁战争,夏亚更是疯狂到要执行把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地球核寒冬”计划。就在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时候,联邦皇牌机师阿姆罗驾驶装备精神力框架的牛高达,发动新人类前所未有的NT能力,以一人之力倒推小行星回太空。此役,新吉翁势力又被完全击败。剩余的新吉翁残党在被称为“夏亚再世”的弗尔伏朗托组建为袖章党,也称为“带袖的”。

他们发动“拉普拉斯”之乱。后来在少年巴纳吉和独角兽高达1号机的努力下,再加上地球联邦的不断打压,“带袖的”的“拉普拉斯”之乱又以失败告终,“夏亚再世”的弗尔伏朗托战死。失去核心领导人的吉翁,于U.C.0100,正式宣布放弃自治,归顺地球联邦。至此,吉翁正式势力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对抗吉翁的高达系列机动战士被联邦封存。

在希特勒的计划中,击败苏联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二战时期,德国确实令全球军迷刮目相看,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欧洲列强,包括来自北美非常强大国力远在德国之上的美国。事实上,所谓的同盟国日本和意大利,从来就没有帮上德国什么忙,在莫斯科战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希特勒请求日本出兵夹击苏联时,但日本却始终无动于衷,将希特勒的请求当耳边风。意大利,似乎更是德国的累赘,由于侵略希腊等国失败,希特勒不得不派兵进攻毫无战略价值的巴尔干半岛,拯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导致“巴巴罗萨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将近百万大军毫无意义地干耗在了巴尔干半岛。

此外,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的军队,也没有什么像模像样的战斗力,德国国防军反而像救火队一般,经常要去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捞出来,反倒严重拖了德国军队的后腿,所以二战时的德国拥有的全都是猪一样的队友。希特勒攻击苏联目的,一是看中了乌克兰的天然粮仓,能够提供德国国内取之不尽的优质食物;二是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能支撑德国庞大战争机器的运转;三是看中了苏联的人力资源,以弥补德国国内劳动力的紧缺局面等。

一旦征服了苏联,就回顾头来全力以赴对付英国,所以英美两国政府对希特勒的企图是门清的,尽管和苏联有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此时希特勒德国成了他们的共同敌人。苏联斯大林政府绝对不能倒台,苏联绝对不能亡国,一旦苏联灭亡了,那么,德国就成将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将补齐德国最大的短板-海军,此时,即便英国皇家海军也难以阻挡德军在英吉利海峡的登陆,一旦征服英国,那么德国最大征服对象就剩下美国了。

于是,1941年6月27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不久,英国就组织了规模空前的PQ-17船队,顶着恶劣的天气从冰岛出航,运载了20万吨战争物资支援苏联,用来抵抗德军的入侵。当德国彻底打败苏联以后,下一个目标是英国,然后接下来就是美国,符合希特勒分三步走,瓜分全球的战路目标,即建立包括中欧的大德意志帝国;击败法国和苏联,成为欧洲的统治者;在拥有整个欧洲的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以后,迅速向海外扩张,打败美国以后,从而称霸全球。

如果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有零式战斗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不列颠之战德国空军之所以在同劣势的英国空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飞机的性能不足,尤其是航程短的问题,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1940年的德军轰炸机远不如像1944年英美重型轰炸机那样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和防御火力,这种脆弱的轰炸机在空战一开始就证明假使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德军的轰炸机群根本无法执行轰炸任务,会被英军战斗机重创。

而德军数量最多的BF-109战斗机的最大航程只有700公里,实际航程比这更短,它的最佳作战半径是在200公里以内,当德军轰炸机群深入英国北部时这种战斗机就力不从心了,只能在目标上空停留很短的时间,经常是在同英国战斗机缠斗的过程中不得不因燃油不足而被迫返航,无法对轰炸机进行有效的护卫。而零式战斗机的最大航程达2000公里,是德军Bf-109的近3倍了,这意味着零式战斗机可以完全满足对轰炸机群的全程护航任务,并且可以尽情的同英国战斗机缠斗而不用担心燃油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德军来说是决定性的改变,就像在1944年盟军装备了大航程的P-51战斗机一样,这些战斗机不仅有充足的燃油可以对轰炸机群保证护航安全,而且由于燃料充足不再是对来袭的敌军战斗机进行驱离,而是同其展开激烈的空战,直到将其击落为止,事实上盟军正是有了这种长航程的战斗机后才彻底重创了德军的战斗机部队,取得了德国的制空权,而反过来对于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也是,德军假使真的拥有了大量的零式战机,那么完全可以像1944年盟军那样同英国战斗机展开公平的激烈厮杀,而英国在战斗机数量上的劣势就会放大,最终失去制空权。

不列颠空战中如果德国没有改变目标,真的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吗?

兔哥回答:未必!即便是不改变轰炸目标,而对英国继续打击,德国也无法取得占领英国的目标,只要这个目标不达成,纳粹德国就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德国对英国的入侵计划并非没有,这就是“海狮计划”,但希特勒并非是一个愚蠢的人,希特勒开战的目的,甚至是在和英国的空战中都始终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和英国联手。为什么?因为英国当时是世界老大,这样可以阻止美国插手,希特勒是有这个想法的,但英国并没有这个想法。

丘吉尔面对德国的空中打击,目标很明确就是和德国耗,看谁耗过谁。【下图为海狮计划】英国拥有全球第一的海外殖民帝,拥有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虽然英国无法对抗德国的军事力量,但拥有天然屏障英吉利海峡,德国空军在强大,即便夺取制空权,也未必能夺取制海权,德国的坦克装甲车辆在先进,也无法渡过英吉利海峡,而且英国背后还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这就是二战时期盟国的兵工厂和战争物资仓库美国。

1940年7月16日,德国在闪击法国并将其灭亡之后,希特勒就开始执行海狮计划(16号命令),海狮计划并不完善,很仓促,而且是希特勒和英国联手没有实现后的一个报复性政策,德国并没有准备好。战争初期德国拥有绝对空中优势,有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国空军优势占有2:1的优势。

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就曾经狂妄的说,“只需要四天就可以向进攻波兰那样战胜英国”。英国在德国占领法国前就知道德国肯定会空袭英国,并在法国沦陷后开始布署,属于未雨而绸缪。虽然德国空军实力强大,但整个不列颠空战,英国始终占主动,对比双方空中力量损失,英国损失战斗机1744架,有1542名飞行损失,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977架,2585名飞行员损失。

但英国的最艰难时刻德国突然改变打击英国空军,给英国带来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但德国的这个决定并不能改变大局,首先,英国即便到了将要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道丁上将依然保留着280架后备力量,用作最后的决斗。第二,英国已经破译了德国的密码,了解德国的动向,第三英国的雷达在不列颠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强于德国,而且有加拿大,新西兰,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空军人员都参与到不列颠空战中支持英国。

第五,英国的战略物资获得和军工技术优于德国。所以,即便德国不改变打击目标,德国也做不到获得胜利的条件,为什么?往下看。德国为什么要改变打击目标,不打英国空军而是轰炸英国的城市?恰恰是德国面临战略物资被大量消耗,让德国感觉到再打下去,耗也让德国耗死,因为德国的国情导致德国的战略资源消耗太大了,不列颠空战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后勤供给,而英国也三次轰炸德国的目标,虽然作用不大,但也让德国感觉到了自己的物资供应远不如英国来的快。

纳粹德国认识到无论资源储备还是军工技术均不是英国的对手,必须在战略资源被英国消耗完之前打败英国,于是才开始轰炸英国的城市,想摧毁英国的意志。英国在不列颠空中目标很明确,打击德国的轰炸机,并且对德国的海上集结地进行了轰炸,给德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德国的海狮计划彻底泡。所以,不列颠空战英国打的就是消耗战,英国耗得起,德国耗不起,即便德国不改变打击目标,顶多是让英国损失更大,德国改变打目标正是因为耗不下去了它才这么做的,此时德国就已经失去执行海狮计划的条件,属于出一口恶气的态度。

而随后德国去打苏联时依然没有恢复元气,而英国也被打的伤了肾,特别是美国加入进来,并用租借法案套住英国,并开始剪英国殖民地这些羽毛,把英国搞成了没有毛的凤凰,从此,英国衰落至今。但不管怎么说,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的不列颠空战,不论德国改不改变打击目标,德国都无法登陆英国本土,也就不存在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实,希特勒如果换个思维,不打英国,法国,先打苏联,会是什么结果,苏联的社会性质美英会帮助吗?未必!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夏亚为何幼年时候已经成功逃脱,长大之后还要加入吉翁军队成为一名军官?

夏亚阿兹纳布尔肯定就是高达系列史上最具魅力的角色,他至于阿姆罗一生只作为驾驶员不同,夏亚除了是皇牌驾驶员以外更加重要的身份其实是一个领导者,从起源到最后的夏亚逆袭从一个被受迫害的小男孩最终成为统领新吉翁的统帅,单单就这段剧情就已经足够精彩。夏亚阿兹纳布尔这个名字本来就是抢过来,夏亚本来就是吉翁公国戴肯的儿子,只是由于扎比家的迫害最终只能匿藏起来,和妹妹一起成为阿兹纳布尔家的养子,但是也正是因为童年经受到扎比家迫害使得过去温柔的性格大变,向扎比家复仇成为了人生早期唯一的目标。

非常幸运的是扎比家竟然全部都是军官,夏亚想要达到目的最容易接近到扎比家成员的途径就是成为吉翁公国的士官,毕竟夏亚不能够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根本不可能动用关系,而动用关系也直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更加容易遭受到扎比家的狙击。于是进入吉翁的士官学院成为一名军官然后再不断的晋升,是接近扎比家其他成员的最有效手段,不但能够洗白自己的身世身份,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势力为复仇做准备。

当时吉翁公国还是被联邦所控制所有的军事设施都受到联邦军队的监控,当然这一帮监控的联邦事实上也只是酒囊饭袋,夏亚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于是就怂恿了士官学院同届的扎比家最小儿子卡尔玛发动破晓作战直接把联邦军驱逐出吉翁公国,而当中的幕后指挥就是夏亚本人,这可以说是夏亚他是复仇的第一步,也见证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因为吉翁刚刚成立不久所有的机制都需要完善和大力发展,这机会夏亚绝对就看在眼里,尤其是扎比家的野心夏亚更加清楚而且想要保证野心得意实践,不断扩充吉翁军队实力是势在必行无论是为了控制内部还是要抵御联邦都需要军事力量的加持。

从破晓作战中可以看出夏亚过人的指挥才能还有非常深的城府,而且在到地球流浪的时候也遇上了一生最重要的女人拉拉,为何已经离开了吉翁之后又再次回归吉翁,因为复仇的时机到了。在士官学校遇上了卡尔玛只是决定了从哪里开始,真正让夏亚明白到复仇扎比家可能性的是其兄弟之间的内部斗争,最后夏亚都还是几乎把整个扎比家族连根拔起,到此为止其实夏亚也并没有想好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正是这种迷茫使他后来隐姓埋名成为了奥古的科瓦特罗,开启了传奇一生的另外一段。

喜欢高达的各位,如果让您选择参加地球联邦和吉恩公国你会去哪边?为何?

吉恩公国的统治者根本就没有把居民当成人,甚至根本没有把自己的民众当成人,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利用的炮灰,有点类似二战时期的纳粹政权,思想核心有点恐怖,所以我还是宁愿选择地球联邦,虽然地球联邦的政体比较复杂,表面上看地球联邦以联邦制为政体,有中央议会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以总统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主导形式,综合起来说就是总统的权利非常巨大,但是毕竟是选出来的,要是有需要还是可以把他拉下来的,就看参选人的人品思想怎么样了,比起吉恩公国个人感觉还好一些,虽说人民大众也是在最底层被压榨,但还不至于随时丧命。

如果一年战争期间,联邦军队用最原始的杰刚与吉翁的MS对战,会是什么战果?

吉恩的机师会有种和外星人作战的感觉。战力可以参考一下基连的野望游戏。这是杰刚:这是一年战争的怪物“白色恶魔”:这是吉恩初期主力扎古2:这是后期少量量产的勇士:扎古的主要敌人吉姆:杰刚战力强于高达,数倍于扎古2,碾压一年战争中除了吉恩号以外所有吉恩军机体,这东西在一年战争就是外星人级别。玩过基连的野望都有经验,吉恩前期必须利用独占MS优势速攻,扎古2打不过吉姆,联邦MS一旦出现吉恩能依靠的就只有大量的ACE机师了。


文章TAG:吉恩军一年战争期间不列颠作战的目标是哪里  《机动战士高达》世界中的一年战争史  吉恩  一年  一年战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