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版号的限制,游戏公司不得不转型,目标是海外,因为海外发行不需要版号,于是近两三年,国内游戏公司特别是华南地区喊得最大声的是进军海外。游戏做的再辣鸡,那都不是事。但显然,氪金玩法的游戏在海外很难推广,能在海外站稳脚跟的公司聊聊无几。

在线游戏被央媒批评,互联网巨头未来产业之路该如何走?

在线游戏被央媒批评,互联网巨头未来产业之路该如何走

游戏行业限制版号审批后,整个行业进入寒冬,但是从数据上看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版号限制的是中小研发和发行,大发行研发公司手里有不少原来屯积的版号可以用,即使没有,他们可以花大价钱去买版号,对风险抗压更高,所以,在行业数据上,头部公司腾讯网易等反而更赚钱了,因为中小公司被弄死了。(版号限制对大公司影响最大的是IP型产品,比如韩国IP端游转手游,版号不批上不了线影响也是很大的,不过对于巨头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

)由于版号的限制,游戏公司不得不转型,目标是海外,因为海外发行不需要版号,于是近两三年,国内游戏公司特别是华南地区喊得最大声的是进军海外。但显然,氪金玩法的游戏在海外很难推广,能在海外站稳脚跟的公司聊聊无几。目前来看,游戏行业整体的资本情况不容乐观,版号限制产品上线,团队无以为续所谓转型做创意型产品是不可能的,头部公司依靠体型巨大反过来瓜分旧市场,取得的利润后并没有创新的积极性。

如果这篇文章意指国家继续对游戏行业进行打压,那么未来几年中国市场面临的局面就是,头部公司继续做大,形成垄断,中小公司解散或并入头部公司,基本像原来的端游一样,形成巨头自己玩的行业了。对于玩家的影响,能玩的游戏会越来越少,游戏也会越来越不好玩,这个体会这两年应该大家都习惯了。道听途说:游戏行业是个娱乐服务产业,对高精尖科技领域没有突出贡献,政府打压的目的还是希望资本流向对国家民族发展有利的高新领域,这个思路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国内大厂不试着开发下单机游戏市场并往国外平台发行?

为什么国内大厂不试着开发下单机游戏市场并往国外平台发行

很简单,不挣钱,没必要。据调查,2019年9月,韩国ios 谷歌商店收入排行榜前30中,中国产的游戏占到了一半。而且大部分都是国内玩家不熟悉的厂商。而在日本,网易的荒野行动可以说真的算的上现象级的手游了。各种联动,明星广告不亦乐乎。长期霸占排行榜前3,收入可观。移动游戏目前的收入可以说占全球游戏收入的60%以上,许多国外大厂,虽然各种单机,独占大作都做的不错。

但实际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手游。例如卡普空,暴雪,ea这些。再一个,国外大厂很多就是靠3A大作,或者各种现象级端游,主机游戏起家。做单机游戏,这是老本行,做手游,可以信手捏来。但对于如何赚钱,这方面拍马也追不上国内这些厂商。本人03年接触网游至今,国内国外的网游端游,还是主机游戏都有玩过。国内厂商揣摩玩家心理,花样逼玩家掏钱的能力可以说登峰造极。

游戏做的再辣鸡,那都不是事。如今转型手游,还是老样子。这帮人其实不在乎剧情如何,画面如何,好不好玩。只在乎能不能赚钱这一个点。所有的一切都围绕氪金设计。画面,剧情,这些,都是为了让你们入坑的迷魂药。各种虚假宣传一个比一个不要脸。国内大厂做单机进军海外这种事放现在来说就是完全不靠谱的。国产游戏进军海外,目前来看还是得看独立厂商,或者中小厂。

个人最看好的还是重庆的帕斯亚科技,早期制作的一款《星球探险家》个人觉得很不错,就是没有中文。我当初还是在3dm找的汉化补丁。结果玩了一两年之后,才在贴吧听说这游戏tm居然是国产的……………………而后推出的《波西亚时光》,可以说是代表作了,据其负责人交代,国外玩家占到一半以上。游戏素质是相当不错的。今年还参加了E3游戏展,应该说是目前中国进军国外单机游戏市场最好的中小厂了。

育碧公司是怎样成为游戏产业界的巨头?中国的游戏产业希望在哪里?

在线游戏被央媒批评,互联网巨头未来产业之路该如何走

谢邀,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育碧吧,因为枫叔在游戏圈和法国媒体特别的熟,对育碧相对要了解很多。而且这个了解不是从育碧自己陈述来的,而是从我法国媒体同行那里听来的,在法国,育碧很传奇。上图是法国西部老吉尔莫特镇一个农场拍的五兄弟,他们是育碧的联合创始人。因为来自吉尔莫特,当时老大和老二创立了一个吉尔莫特公司,因为一次出差它发现英国的计算机硬件产品比法国便宜两倍,所以就倒腾这个回国赚差价,因为越来越赚钱,他们哥俩开始做游戏发行,和当时的EA、雪乐山合作,随后发现利润很不错,为什么不自己做,于是喊上自己其余三个兄弟,在86年创立了一个新公司,它就是育碧。

育碧成立后,急于招募开发游戏的人才,当时有一个17岁的落魄少年,在参加动画大赛的时候投稿被拒,于是寄了一份给当时籍籍无名的育碧公司。育碧就这么阴错阳差的看上了这个年轻的人才,并委以重任。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米歇尔·安塞尔,而它成就了育碧第一个世界级IP——雷曼!尽管在95年,雷曼就在PS游戏机上卖出了300万份,但当时的育碧并不是一个业界剧巨头。

育碧CEO自己曾公开表态,说育碧从一个中等公司,迈入世界巨头的根本,在于2000年收购了RED STORM工作室。当时微软推出XBOX,育碧刚刚拿下《细胞分裂》的开发权,到底该不该给这个突然加入主机市场的产品做游戏,育碧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这个冒险非常成功,因为XBOX当时缺乏游戏支持,这款优秀的射击游戏几乎卖出了XBOX装机量的一半数量。

当时的RED STORM工作室,是由小说家汤姆克兰西和英国海军上校Doug Littlejohns及创意总监Reid成立的,原本打算专注于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改编成游戏,后来育碧2000年收购后,获得汤姆克兰西全部作品授权,从而打造出《幽灵行动》、《彩虹六号》、《全境封锁》等一系列作品,并步入世界级大厂行列。

其实,我们说一个业界巨头的诞生,都离不开全方位的发展。这就和以前育碧有雷曼,有AC,有波斯王子,依然没人说它是巨头一个道理。在某一个领域出色,和全面出色是两会事。所以看育碧的改变,是从一开始一家动作游戏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当下囊括各种类型,涉及方方面面还依然稳健前行的企业。回看中国的游戏公司,我们目前处于中等水平,国内多数企业还在瞄准热门市场,资本红海,即便是腾讯财大气粗,投入也有很明确的侧重点,再向手游倾斜。


文章TAG:游戏如何做海外发行  10人做海外发行  游戏  如何  海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