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无所住”呢?要理解“无所住”,则先要理解什么是“住”。什么是心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重要思想。什么是“无所住”?无所住,当然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心停留在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上。上司批评就批评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批评,是自己工作没做好是上司冤枉你了,别老想着那些言语对你的伤害。

一个人活着感到最大的耻辱是什么?

人活着感到最大的耻辱是什么

事在人为!一个人活着,完全可以凭能力了却自己的心愿,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却信心不足,半途而废,令人扼腕叹息!这是我作为一个人感到最大的耻辱!无论如何,何时何地,作为一个人,不能动摇信心,忘记初心,才是继往开来的开拓者,才是人生的最大赢家!知耻而后勇,当一个人不辜负自我期待,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内心充满阳光,坚持在朝圣路上,喜乐地前进着,沉浸在自己理想世界中,终有一天,会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实现初心,完成使命!。

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什么是心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重要思想。住,是世人烦恼的根源,人能心无所住,方能解脱烦恼。那么,什么是“无所住”呢?要理解“无所住”,则先要理解什么是“住”。什么是“住”?住,就是停留,将自己的心停留在某时某事某人某物上,引而申之,停留在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之上,也就是宇宙人生,世事万物上。

这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今天被上司批评了,你闷闷不乐,心情很坏,那么你的心就住在了上司批评这件事上。今天手机遗失了,你很懊恼,恨自己粗心大意,一整天都不开心,那么,你的心就住在遗失手机这件事上。你失恋了,心情很痛苦,夜夜把自己灌醉,也没心情上班,这就是住在失恋上。因为你的心总是想着这些不如意的事,所以烦恼就一直缠着你了。

所以说,人的烦恼,来自于心的“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执着”、“放不下”。什么是“无所住”?无所住,当然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心停留在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上。上司批评就批评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批评,是自己工作没做好还是上司冤枉你了,别老想着那些言语对你的伤害。手机遗失就遗失了,懊恼也不会让手机回到你手上,就当吸取个教训。

失恋了,不要老是想着那个已经过去的恋人、那段已经逝去的感情,想也回不去了,何必去想。当然能够做到这样,是非常困难的。前面说过,住的范围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这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所以,无所住的意思,不但不要停留在不如意的事情上,就算是开心的事情,也不要停留。例如你今天买了一辆新车,或者今天彩票中奖了,或者加薪了,很开心。

这一开心,就住在这些开心的事上了。这就跟“无所住”的思想相背了。所谓“宠辱不惊”,无论得失,均要淡然处之。为什么要“心无所住”?显然,要想摆脱烦恼,心就不要住在这些事物上。有些人生病了,心里担忧得不行,整天提心吊胆,结果小病变大病。据医生统计,有好些癌症病人,是不病死的,而是吓死的。反而是那些不把病情放在心上,像往常一样该吃吃、该玩玩的病人,能多活几年。

已经发生的了事情,心总是想着,于事无补。所以要“无所住”。诸行无常,世事总是在变化的。变化,是宇宙人生世事万物的基本规律,这一刻的状态,下一刻已经变了。虽然某些事物的这种变化极微小,小到你不能察觉,但它确实在变。失恋是失恋那一刻的状态,过后双方的心都在变,感情也在变,只是这种变化有些人快有些人慢。双方有新的生活,可能比以前更幸福,或者更不幸,所以住在失恋那一刻的状态是很不智的。

悟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很多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没有看清这种规律,把变化当作永恒,把性空当作实有。如何才能心无所住?做到心无所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困难的。首先,要彻底悟透诸行无常的道理,接受世事无常的规律。其次,要做到心无所住,则离不开对“缘起性空”的参悟。“诸行无常”和“性空”的道理紧密联系,都是关于变化的。

那些你以为“有”的东西,其实只是“缘起”的一个产物而已,并不是本来就存在,所以叫“性空”。关于“缘起性空”,可参考笔者之前的文章,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便展开。苏轼有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鸿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爪印,鸿飞走后,它心里不会想着那个爪印,留了就留了,那个爪印,可能跟着被新雪覆没,或者雪融掉,爪印也就没有了。

新的一年,最让你感到耻辱的事儿是什么?

新的一年,最让你感到耻辱的事儿是什么

被亲兄弟姐妹合伙算计!母亲在去年腊月初六早上摔伤了头部,手术后一直住在三甲医院!一直到今年的正月初六那天才回家。医药费则是父亲出了一半,余下的一半由兄弟姐妹们几个共出。我在医院陪护并管帐了两天之后,由于身体出了状况。大哥就找来了专业的护工。帐也交由他管了!年前腊月27那天,我接兄弟姐妹们来我家团年。这里我要交代一下,我上面现在有一个哥哥、大姐、三姐都在当地。

二姐在外地!我最小。也就是腊月二十七那天上午在车里,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轮番的不停地在我耳朵边灌输,都说我应该单独把父母侍候赡养起来……我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众口一词的都说自己家很忙。反正就是他们每一家侍候赡养老人都有困难。还说什么古人言‘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小儿子)。’弄得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赡养父母最合适一样……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我始终不表态。

正月初六那天母亲出院了!当时是大哥和大姐三姐从医院接出来送回乡下老家的。下午一回到家,他们就通知我开家庭会。在家庭会上,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说什么父母应该让老幺(本人)一个人侍候赡养。但是他们四家愿意给我出3600/月工资。还说什么?如果你不愿意养的话,就一起出钱请保姆。还说什么要我少数服从多数不能反对!我一见他们原本并不怎么团结的兄妹三人突然这么罕见的众口一词。

当场就觉得不对劲!显然就是他们几个经过了商量,达到了一致的!于是我就说:“作为儿女侍候赡养父母都是应该的!我不接受你们的条件,也不要你们那份工资!我兄弟姐妹五个人,一个月三十天按五人分摊下来,每家也就是六天。你们四个人的二十四天爱请保姆就请保姆!我每个月的六天,我自己亲自照顾侍候!”大哥一听,气的鼻子都差点儿歪了。

想了一阵后就喊:“那就抓阄决定谁先谁后!”大姐三姐马上就附合。于是让我做阄来大家抓。二姐的就委托我老婆抓。他们大概是想让我抓到第一吧!一旦我抓到了第一,以大哥平时的为人处事方式,他就很有可能把每家月/六天变成每家一个月……但是老天开眼。抓紧的结果就是大哥却拿到了第一。他一看到自己手中的号,马上就不认账了。

说:“这个不算!你打乱了我的全部计划!这个不算!我和你大姐出去街上去一下!”说完就和大姐提起自己的包,板着脸出门走了。黄昏时分,大哥就给我打电话来好声好气地说:“老幺(弟)!你今天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本意并不是想你出钱吃亏!我只是觉得我们的钱让外人赚了不好!想让你赚这个钱而已!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我和你大姐已经找好了保姆,不用你出钱……”我一听,就问:“有这么好的事?”他说:“现在实话告诉你,其实我们都不用出钱!父亲给的钱医院报销之后才花一半!根本就没有花完,总体才花一半!大家凑的钱,晚上我退给大家!用父亲剩的钱请保姆就行了……”我的天呐,这还是我的哥哥姐姐吗?给我挖好深的坑准备合伙让我跳呐!我在想,要是我应承了下来!那是不是他们就会把父亲的钱剩了一半的事不让我一个人知道?到时候他们发给我的工资,实际上是父亲的钱。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是什么意思?你有哪些启发?

曾国藩的语录可以为很多人指点迷津,值得细细品读。“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这句话出自于曾国藩,意思是:普通人没有不可以当圣贤的,但这离不开读书多少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只要多读书,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圣贤。这中间有一个小故事: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没有读书方面的天赋,曾国藩就让他努力练习书法,而曾国葆自己的志向,在于修身向善上。

曾国藩知道后,非常高兴,便鼓励弟弟说:“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现在它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一:想要提升自身的总体水平,理论基础非常重要。理论基础还是需要从读书中获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过程就是以文字作为媒介来与圣贤精神交流的过程,就是从圣贤身上获取知识精华的过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在读书中不断更新认知和知识,不断陶冶精神情操,和圣贤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二:从某一方面的技能来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随着时代发展,催生了很多新行业,但是这些并不是单凭机遇和运气就可以奔向行业顶端,这还需要知识技能的沉淀和敏锐的触觉。

如果在一个技能或者行业上发展成极为优秀的水平,成为这方面的“圣贤”,不怕“货比三家”,去到哪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现代的人相对浮躁,流行快餐式的阅读,很难静下心来读长篇作品,也有的人因为过了行业红利期或者种种原因,不需要多考虑就果断转行、辞职。但是如果在新环境新工作还是保留旧有的状态和思想,相信下一次转行又是不久的事情,更别说成为“圣贤”了!所以提升自我综合能力,需要读书,提升单方面技能水平,还是需要读书。


文章TAG:练就一颗耻辱心  耻辱心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练就  一颗  耻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