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就是,攻城的人在明,守城的人在暗,守城的知道有多少人攻城,但攻城的未必知道有多少人守城,这就是守城的优势。第二、陆抗陆抗是陆逊的儿子,其军事能力完全不输于陆逊,很多人都知道陆抗这个人善于进攻,但不知道陆抗这个人的防守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当年步阐叛吴,陆抗前去平叛,羊祜则率军5万策应步阐。

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

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

魏国四人,蜀国三人,吴国只有一人。三国时期,名将众多,大家谈论名将,往往都会谈论这个名将的进攻能力,比如关羽张飞这种进攻型的猛将。那么大家知道三国的守城名将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八大守城名将都是谁,谁能排名第一!第八、郝昭郝昭是魏国猛将,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他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立马发动了第二次北伐,率军进攻陈仓,当时的陈仓只有一千多兵马,而诸葛亮有数万兵马,所以诸葛亮认为,他能轻松攻下陈仓,结果诸葛亮打了好几天,愣是攻不下陈仓,再加上魏国援兵前来,诸葛亮只能灰溜溜撤退了!郝昭能挡住诸葛亮的进攻,足见其守城能力是多么强悍,不过考虑到郝昭只抵抗了几天,时间比较短,所以只能将其排在第八!第七、罗宪罗宪是蜀汉末期的名将,当邓艾大军打进蜀汉腹地时,阎宇率军西还,命罗宪守卫永安城,就在这个时候,东吴军队前来趁火打劫了。

当时的罗宪虽然只有两千余兵马,但是他成功打退了吴军的进攻,后来吴军增兵至数万,仍然攻不下永安,足见罗宪的守城能力是多么的强悍!第六、曹仁赤壁之战后,周瑜攻略荆州,在南郡和曹仁交手,曹仁凭借出色的守城能力,守卫了南郡近一年,实力令人惊叹。襄樊之战,关羽战力大爆发,击败了于禁七军,俘虏了近三万人,但他就是迟迟拿不下樊城,而樊城的守卫者就是曹仁!事实上,也正是曹仁的坚守,把关羽拖进了泥潭,为孙权偷袭荆州创造了机会!第五、霍峻霍峻是刘备的手下,当年刘备进攻益州刘璋时,留霍峻守卫葭萌关,刘璋命手下率军数万进攻葭萌关,想要抄刘备的后路,结果霍峻宁死不降,竟然凭借着数百人就守住了葭萌关长达一年,令众人惊叹!数百人挡住上万人的进攻,而且后来霍峻还率军主动出击,击败了围困的敌军,令人不可思议!如果说霍峻只是守住了城池,他也就是个还不错的守城名将,但是他主动出击这一招,足以将其提升至顶尖水平了!第四、张辽说起张辽,就不得不说合肥之战了。

当时孙权统兵十万进攻合肥,而张辽这边只有数千人,单从兵力对比,张辽他们是很难守住合肥的。但张辽不是那种傻瓜式的守城者,他选择主动出击,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成功打开了局面。而且在吴军撤退时,张辽又率军追击,大败吴军,直接将一场守城战打成了追击战,令人叹服!第三、魏延魏延最开始地位比较低,但是刘备眼光独到,直接将魏延给挖掘了出来,让他做了汉中太守,令众人震惊!刘备提拔魏延后,让魏延说点“获奖感言”,结果魏延的话再次令众人震惊!《三国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瞧瞧魏延说的话,多么的豪气,而刘备竟然也敢放心把汉中交给魏延,足见他对魏延是多么看重。事实上,后续的故事发展也证明了魏延的能力,凭借他构建的汉中防御体系,王平成功击败了十万魏军,守住了汉中!而姜维改变魏延的防御体系后,汉中则被轻易拿下了。第二、陆抗陆抗是陆逊的儿子,其军事能力完全不输于陆逊,很多人都知道陆抗这个人善于进攻,但不知道陆抗这个人的防守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当年步阐叛吴,陆抗前去平叛,羊祜则率军5万策应步阐。

陆抗到达战场后,并没有立即进攻西陵的步阐,而是命令手下抓紧时间修建围墙,准备围困步阐,这令众人大为不解,因为众人认为时间紧迫,应该立马进攻西陵。但陆抗却说,西陵乃是他亲自督造的,是近乎完美的防御体系,强攻根本攻不下来,所以他只能围困。众人不信,前去进攻,果然失败。真正善守者,并不仅仅是守卫一座城池,而是要搭建一个防御体系,在这方面陆抗做得非常出色,其防守能力令人震撼!第一、司马懿说司马懿是三国第一防御名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能防守住诸葛亮,而且还能把诸葛亮给拖死,就这份能力,三国时期,无人能敌!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我们不用赘述,能令他伤透脑筋数年,仍然无法击败之人,也就只有司马懿了!所以说,司马懿的第一防守之名,是当之无愧的!结语综合来看,三国八大守城名将分别是郝昭、罗宪、霍峻、曹仁、张辽、魏延、陆抗、司马懿,其中司马懿排名第一,是守城者中最厉害的一个!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在冷兵器时代,守城人该如何守城?

三国时期,守城名将有哪些人

古代要防守一座城,几万人都上城墙,城墙很难站下,这时候就得分梯队上阵。然后后面做好分工,大部分搞运输、后勤,真正站在城楼上射箭扔石头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一部分人。而且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射程其实非常有限,必须走到城市附近才能向城上射击形成火力压制或者构成杀伤,所以大规模守城战还促进了投石机、大炮、火器的演变。

此外,在我国很多古代守城战的史书里还会看到类似“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字样。这说明事实上故人一般很少守孤城,所谓守城大多数还是守几个城,并且保持通讯,互相协调,互相支援。比如三国时期守城高手曹仁,就是同时防守襄阳、樊城等几个城市。这种方法虽然有可能会被逐次击破,但是外围几个城通过激烈抵抗可以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和士气,而疲惫的敌人到达主城时,拥有最坚固防御、最强兵力和最充足资源储备的主城此时就变成一块难啃的骨头。

这种防守的缺点在于,如果前面防线一泻千里,后面的防守核心则将面对士气愈加高涨的敌人攻城部队,想守住则非常困难。至于防守的典型,我认为一个是南宋末年孟珙的机动防御法;一个是明末的宁锦防线。孟珙的机动防御法是因为固守所有城市兵力不足,所以需要将一部分军队在防线上移动防御,而移动的前提是通过情报和准确预判,根据敌人的进攻动向、兵力配比提前做好防御力量的机动配比。

这种方法降低了防线所需兵力和资源,并且让敌人无法抓住防御重点,在对蒙古作战时起到很好效果。宁锦防线则重点在于扼住咽喉要道,并且防线上各个据点互相呼应支援,也实现了很好的防御效果。总之我认为,守城不代表一定要在这个城上和敌人死磕。有合适的布局和安排,通过外围消耗,多点联动,加上核心城市的坚固防守,才是冷兵器时代守城的关键。

什么古代有守大城必野战的说法?

为什么古代有守大城必野战的说法

为什么守大城必有野战?必须要了解‘守江必守淮’和“守险不守郫”的道理,才会知道机动作战,掌握战场主动权有多重要。很多人认为,防守长江就是据守长江南岸,这样是守不住的。北方军可以选择任意点南渡,防不胜防。防守长江是将军队布置在淮河与长江中间地带,把这里的广阔空间作为战场,争夺战略主动权,叫守江必守淮。在江淮地带,南军可以选择进攻、对峙、守城、骚扰。

在敌军主力来攻、失利时退守长江北岸,依托战略据点(合肥、安庆、襄阳)进行机动作战。江淮间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南方水军利用水道作战:与陆军夹击北军或载船转移、上岸偷袭或者劫对方粮道。北军如无强大水军,则无法南渡长江。中国虽大,自古北方征服南方只有三条路,一是自济南下徐州取合肥,经淝水入江,或经运河自扬州下江南;二是兵出河南取襄阳、武昌;三是自陕西出汉中,取江州顺江而下。

“守江必守淮”的核心是利用中国特有的地理优势,以战略要点为中心灵活作战,绝不丢失战场主动权。利用江淮特有地形、气候和长江的屏障优势,灵活机动的主动防御。守江的底线在于坚守江州、襄阳、安庆、合肥等城(相当于攻城战的城门),是南方据点和出发阵地,失守了就失去战略主动,必败无疑。南宋初年,金兀术10万铁骑南下,分四路攻宋,在未掌握江淮和长江局面下南渡。

虽攻破临安,却被宋军在江淮一带连连攻击,损兵折将。此后金兀术一生不敢南渡,攻势到淮西、襄阳一带即停。元军克襄阳则亡宋、太平军失安庆则国灭。48年国军不能果断南撤江淮,损失全部野战主力,再想划江而治成功可能性为零,都证实了守江必守淮的道理。守城必须是“守险不守陴”,道理如同守江必守淮,就是以城门为中心,与攻方进行大规模野战。

影视里的守城都是在城墙一字排开,站在上面放箭、砸石块。如果到这个地步,城池基本是守不住的。攻方可以任意地点、任何时间发动攻击,守军防不胜防。在大城、重要关隘争夺战中,如北京、长安、襄阳、徐州这种战略要地,守军必须拥有精锐野战军,在动员平民(守城)参战后,总兵力在10~20万,才有可能守住。守方部队不能全部署在城墙上(相当长江南),这叫被动死守、守死。

野战主力(援军)需驻扎在城外,或分兵到离城较远的山丘、水源扎营(相当于江淮),与城市互为犄角。免得被围死,断绝外界联系。城下守军主力以城门(战略要点)为核心,利用壕沟、木栅、拒马等阻挡敌军骑兵,任务是防止敌军攻城设备靠近城门和城墙;城墙守军以弓箭、火炮等火力配合支援。明以前城墙多为泥墙,根本无法阻挡大军。

攻方想靠近城墙,先要戒备守方突袭侧翼、营寨,还要突破城下守军层层阻击,躲避城墙的居高临下炮火和箭矢、重点保护攻城设备,需付出很大的伤亡。同时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攻击方向,因为城外守军在城墙火力掩护下可以快速机动,弥补薄弱防御阵地,守方主力失利或疲惫时可退回城内休整。更要命的是城墙外守军是能在攻方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反击、逆袭和劫营。

一旦攻方受挫撤退,其攻城设备、器械会被完全毁灭。这种战法叫“守险不守郫“与“守江必守淮“是同个道理。电影《特洛伊》就体现了城门决战的战法。英法百年战争中,守城的英军在城门外布置重甲步兵,加上城墙上英国长弓兵的超远射程,多次大败法军。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北京城下大战皇太极也是如此战法。即使守天下第一险关:潼关,守军也要在城下列阵。

如明末孙传庭因崇祯逼令征讨河南,精锐损失殆尽、逃回潼关。李自成乘势而来,不得已孙传庭出关应战,战死沙场。所以古代守大城必有野战,证实了积极防御是最有效,守方仍拥有一定的战场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攻方往往不能迅速达到战役目的,只能选择撤军或长期对峙消耗。假如攻方隔绝孤城外界联系、攻城锤开始撞击城门、搭起云梯爬墙头的时候,那是到了绝境(守方无野战力量),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假如古代5000人守城,十万大军一天能不能破城?

十万大军攻打守城的五千士兵,看起来是20:1的比例,实际上攻城战是冷兵器时代所有战争中最难打的,即使是十万大军面对五千人驻守的城池,别说一天时间,一年时间拿不下都实属正常。比如赤壁之战后紧跟着发生的南郡之战,周瑜、刘备率领的5万孙刘联军攻打曹仁仅数千兵力驻守的江陵城,虽然不断有曹军南下支援,但曹仁仍然顶住了5万大军一年的进攻。

再比如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的陈仓之战,诸葛亮率领3万大军攻打郝昭仅一千多人驻守的陈仓城,硬是打了二十多天没有拿下。更强大的蒙古军队攻打南宋的襄阳城,攻城攻了六年才拿下襄阳城,以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野战,基本是无敌,但是攻城战,蒙古军队照样花了六年时间,最后还是靠改革兵器,才拿下襄阳城。如果是野战,十万大军攻打五千士兵,那么分分钟会灭了五千士兵,别说一天时间,就是一个时辰都有可能,但攻城战不是野战,攻城战十万大军首先要攻击的是城池。

为什么攻城战难打?因为攻城战面对的不仅仅是五千士兵,还有为五千士兵防守的城池,城池作为五千士兵的防御设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冷兵器时代修建的城池,是很有讲究的,城池一般据险而建,或依靠崇山峻岭而建,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比如著名的函谷关和潼关城池,或者建在交道要道上,当道而建,比如襄阳城、江陵城。

古代城池的防御设施是相当完善的,首先是外围防御,城池的外围一般有护城河,将整个城池与外界隔离开来,如果要攻城,就首先要解决如何过河的问题,就得有相应的设施,比如船,或者架浮桥,就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十万大军是不可能那么设施渡河的。城池除了护城河,首当其中的就是坚固的城墙,古代的墙壁在明朝之前,一般都是用夯土筑成,再辅以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这种材料建成的城墙比石头还要坚固,不信可以去看看万里长城。

城墙的坚固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御设施,一般越是重要的城池,城墙就会修建得越是坚固,同时,城墙还修建得非常高,一般的城墙高度都有6米到十多米。这个高度虽然看起来不太高,但是敌军如果要攻城,想要攀爬是不可能爬得上去的,就得准备比城墙高的云梯或者攻城车,也就是说得有攻城设备,十万大军即使人数再多,没有攻城设备,也只能望城兴叹。

而且攻城武器都极其笨重,携带非常不方便,严重受地形影响,如果城池边上还有河,或者地面凹凸不平,攻城武器也会无法使用。城池靠近城门的位置还会修建城楼,城楼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担负警戒或者作为前线指挥所存在,这么高的位置对于守城的人来说,完全在战场上掌握了视野,而攻城的敌人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攻城的人在明,守城的人在暗,守城的知道有多少人攻城,但攻城的未必知道有多少人守城,这就是守城的优势。

《孙子兵法》曾经对用兵的方法有过这样的记载: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如果十万大军攻打五千人驻守的城池,则完全可以将城池团团围住,并且还有空余的兵力用来攻城,但是攻城一定是需要攻城武器的,比如投石车,攻城车,云梯,攻城塔等等。

只要守城的主将不是白痴,手下的五千士兵愿意战斗而不愿意投降,那么即使是十万大军攻打五千守城士兵,仍然只能望城兴叹,最终战争的结局取决于双方的意志、实力和战场状况,但是一天时间,十万军队是绝对攻不下城池的。即使攻下城池,拿下城池的时间长短也并不固定,蒙古人打襄阳也是投入了数十万军队,打了足足六年时间,可见攻城战的难打。

砌死城门,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古代人不用此法来守城?

其实,将城门砌死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反而徒增麻烦。因为城门本来就不是城池最薄弱的环节,不然古代攻城也不会让大量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架云梯爬城墙了,直接全力攻击城门就好啦。事实上,很多时候城门都是被攻城敌军爬上城墙后,从里头打开的。所以,古代一般的操作都是派士兵在城门内架设木桩,或用石料等障碍物顶住城门,甚至干脆派人上去顶住,而不会真的傻到将城门给砌死。

因为砌死容易,要再凿开就麻烦了。一个万一城外来援军了,结果人家好不容易杀到了城下,一时间反而进不去,那不就尴尬了么?其次,成功的守城并非是一味的死守,而是适当的派出小股部队出城,滋扰攻城的部队。或是适当的与外部援军里应外合,打个配合战。而如果自己都把城门砌死,就不能及时出城了,那时就真的置之死地,但是就是没有后生的可能了。

比如张巡守睢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时睢阳都被安史叛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了。但是张巡也没有将城门砌死,而是不时派出精兵去滋扰敌军,时不时有抢劫他们的粮草,又是搞些夜袭等等。这样一来,叛军反而围了好长时间都没能拿下睢阳。而如果一开始张巡就将城门给砌死,以外面叛军的绝对优势,在毫无滋扰的情况下,强攻数次之后,反而更容易破城。


文章TAG:田单守城什么意思  守城人什么意思  田单  什么  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