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甚至会把战役拿出来反复玩,尤其是最开始的人族战役《自由之翼》,相当不错。要知道,很多《星际》剧情粉丝买《星际2》的目的就是为了玩战役,玩完了战役连对战都不打,由此可见剧情的魅力!第二步:拿成就当你基本上玩过战役之后,就可以回过头来看战役成就了。

萌新如何从零开始入坑《星际争霸2》?

萌新如何从零开始入坑《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2》从入门到精通】其实“精通”过分夸大了。作为一个非常平衡、设计优良的RTS游戏来说,人类的操作可以进步的空间是无限的,只要你够快。而且其实有很多从当年《星际争霸》转过来的大神玩家和职业玩家,我们跟他们比显然是比不过,也没必要。我这里说的“精通”指的就是基本操作与对游戏的熟悉度。 第一步:打战役《星际争霸》系列的剧情都非常不错,甚至我觉得比《魔兽争霸》的剧情还要好那么一丢丢,所以剧情是不可或缺的。

基本上每个RTS游戏都有剧情战役,战役存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1.讲故事一个游戏的故事是它的大背景,所以对于RTS游戏来说,用战役来讲故事是再好不过了。而暴雪显然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公司,《星际争霸2》的三大战役以及诺娃剧情包都很不错,剧情非常好,建议题主把这四段战役都打完,对《星际争霸2》的世界观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认知。

这样一个过程也有助于熟悉游戏内容。我个人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甚至会把战役拿出来反复玩,尤其是最开始的人族战役《自由之翼》,相当不错。2.练手论练手来说,没有哪个环节比战役更好了。《星际争霸2》的每一个种族的战役都会从最基础的兵种开始,为玩家展示兵种特性并且训练玩家进行基础操作,甚至有一些基本战术操作也会囊括其中。

而且,战役的难度可以调节,如果题主是RTS新手玩家,用最简单的模式来找找感觉也非常不错。在每一个章节的战役中,都会有某一种或几种单位的特性会被放大,突出——只要多玩几遍就能找到感觉。《星际争霸2》的战役主要是三大块,《自由之翼》、《虫群之心》、《虚空之遗》,再加上附加的《诺娃隐秘任务》,包含了每一个单位的基本攻略、解析、克制效果、技能作用。

只要打完这一系列任务,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个《星际争霸2》菜鸟玩家了。要知道,很多《星际》剧情粉丝买《星际2》的目的就是为了玩战役,玩完了战役连对战都不打,由此可见剧情的魅力!第二步:拿成就当你基本上玩过战役之后,就可以回过头来看战役成就了。战役中有很多神奇的成就,比如“一次攻击干掉对方100个单位”这种,需要玩家开动脑筋或者锻炼操作,而这也是锻炼游戏技术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如果能把战役中的成就全部拿齐,那题主也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星际争霸2》操作经验了。但是成就并不非常好拿,这种略带难度的东西刚好可以训练玩家的进阶操作,非常有趣。每当你达不到某个成就的时候,可以考虑下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可以继续改进,再重新试试,就可以看到自己明显的进步,对于《星际2》的游戏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几次实验下来,不仅拿到了成就,还能提升技术,可以一箭双雕。第三步:线上对战拿完成就之后,就可以线上对战了。直接匹配就行,毕竟有天梯在,不会给你匹配过于困难的对手,打的时候想想战役里面的战术,记住快捷键和兵种特性,加上尽量快的操作——此时,你已经正式上路成为一名《星际争霸2》菜鸟玩家,虽然离成为大神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后面慢慢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千万不要对匹配对战有所畏惧,有时候一个好的对手也是一个好的老师。不过目前的问题是,国服好像玩对战的人有点少,你最好能找到一个跟你一样有兴趣玩的人。其实目前来看,RTS游戏已经不是主流了,主流的是《绝地求生》、《LOL》这些。但是作为一个小众游戏群体的一员也挺好,各有选择吧。我是古月博游,一个热爱单机游戏和主机游戏的老玩家,欢迎向我提出各种游戏相关的问题!。

如果地球上有两个智慧种族,会发生什么

▲如果地球上有两个智慧种族,会发生战争几率很大,也许就像现在地球人类所谓文明一样,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繁衍第三种杂交智慧种族,在地球上横行霸道。不过这些都是假设,没有真正实现的可能。就现在的地球上的美国来说,他们把地球人类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人。他们打着文明的旗号,搞种族歧视特别严重,把人类分寸高等、中等、劣等。

美国政府在制定该项政策之前,就已对黑人的文化、行为、道德作了彻底否定,这便决定了黑人应该生活在社会底层。在美国绝大多数黑人因肤色被剥夺了享有与白人同等待遇的权利。时至今日,这一类思想并非没有市场。决策者们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定位于改变广大黑人的文化、行为、道德,而不是消除其穷困窘境本身。 归根结底,种族歧视除本身所属的族群外的人种或民族,采取一种蔑视、讨厌及排斥的态度,并且在言论行为上表现出来。

第二次刚果战争为什么被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

刚果(金)幅员广袤,资源丰饶,族群复杂,被称作“非洲的心脏”,从1876年沦为比利时殖民地后的120多年里,掠夺与奴役、内战和干涉、专制加暴力,把非洲面积第二大国屡次推向灾难的深渊……又名民主刚果,以234.5万平方公里列非洲第二、撒哈拉以南最大,2018年全国人口8406万,GDP472亿美元,贫困率63.9%,预期寿命60岁。

全境矿产种类众多、藏量巨大,有“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等称谓,蕴藏各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还拥有非洲最大的天然森林,以森林覆盖率53%占非洲大陆热带森林面积的一半。以刚果河为主动脉,密如蛛网的河流构成了该国的血脉,其水量之丰沛仅次于南美亚马孙河,水能蕴藏量高达1亿千瓦以上,占非洲总量的40%。

比清点资源更费劲的是厘清民主刚果的族群,它有254个之多(西方民族学者认为有12个大族群和190个左右的小族群,同时还有更小的分支),按语系和人种主要分两大类:班图人和苏丹人,前者占总人口84%。按地域划分,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是刚果人,主要居住在西部,以首都为中心的城市居民居多,还有同为西部、与刚果人联系密切的提奥人等近10个族群。

南部主要有本巴人、隆达人、卢巴人,中北部有蒙戈人,东部和东南部以众多小族群为主。民主刚果复杂的族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本国境内,独立前后、蒙博托上台和倒台时,各地区、同一地区内部族际关系受到极大冲击,出现分离倾向;与周边国家,因跨界(国)族群众多,有涉及东非三国的图西、胡图等族和南部邻国的几个大族群,一有风吹草动,相关族群难民与武装势力跨国进出,周边邻国以此为口实干涉乃至出兵。

民主刚果以法语为官方语言,以不同地域为中心,通用林加拉语、刚果语、卢巴语和斯瓦希里语等。信奉天主教和新教者占到人口近7成,原始宗教和金邦古教(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本土宗教)信仰者占20%多,余为伊斯兰教。1876年,“野心勃勃、贪婪而阴险”的比利时王宣布对刚果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拥有主权,并在1885年柏林会议上得以确认。

1908年,利奥波德二世被迫将个人帝国交与比利时政府,此后的52年里,比属刚果被一个由殖民当局、教会和大公司三方结成的无形联盟统治,他们分掌行政、精神与教育、实业与税收权力。到1960刚果独立之年,1400万刚果人口中,只有1个律师、26个大学毕业生,不到3万人接受过中学教育。而在1884年,当地人数不下3000万?!数字可鉴,内伤更甚。

对当地人最大、最持久的打击,是其族群结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个人基本尊严的破坏,当这个国家获得独立时,它没有完备的行政框架、专业人士、社会规范,立即陷入混乱与内战,似乎不出人意料。首任总统卢蒙巴时年,新国家独立伊始即滑向内乱。29岁的蒙博托担任参谋总长,1961年1月卢蒙巴被杀,1965年11月蒙博托再发兵变夺权,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短短5年多,全国有一百几十万人丧生。

蒙博托开启了近32年的“扎伊尔时代”。他推行专制统治,国家经济以1975年国际市场铜价大跌为标志,从此一蹶不振。1993年,该国人均GDP117美元,比独立前的1958年低65%。冷战结束,蒙博托作为“棋子”的价值不再,国内矛盾和东邻种族冲突交织,图西族掌权后的卢旺达和乌干达出兵支持卡比拉,后者于1997年5月推翻蒙博托政权,半年后蒙博托因病客死摩洛哥。

这场推翻蒙博托之战为第一次刚果战争(1996-1997)。“复名”后的民主刚果厄运难逃,帮助卡比拉上台的东部邻国军队恋栈不去,在“清剿”胡图武装的同时劫掠刚果黄金、钻石和金属矿产,摇身成为卡比拉的敌人。1998年至2002年,“第二次刚果战争”席卷中部非洲,它又被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有8个国家(卢旺达、乌干达、布隆迪对安哥拉、津巴布韦、纳米比亚、乍得、苏丹)不同程度参与,期间20多支武装混战,造成近400万人死亡,1600万人流离失所。

如何评价马特·里夫斯执导的电影《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今天在家又重温了一遍《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在我看来这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看的科幻电影,凯撒也成为了影史上最具智慧、最帅气的猩猩了。其实从去年起,我就一直在关注这部续集的制作。之前,我得知整个主创团队从导演到主演都基本上换人之后,十足地为本片捏了一把汗。但实际上这种续集换人、换团队的情况在好莱坞还是比较普遍和正常的。

电影的一开场交代了第一部结尾时候的病毒在地球传播的状况,大量的冷色、黑夜及暗影勾勒出了一个阴森、狰狞、萧条破败的末日景象。在“猿流感”肆虐过后,人类几乎灭绝,文明一落千丈,因此影片用了大量俯视镜头,体现幸存者们的卑微和渺小。如果说《猩球崛起》第一部的主题是觉醒,那么这一部则着重描绘交流所产生的信任。Caesar这个角色的塑造极为成功,他的特殊经历让他成为绝对的领袖,“他”对人类充满复杂的情感,渴望和平却又不得不向人类宣战,充满了无可奈何又视死如归的悲壮感。


文章TAG:种族战役2在哪里下载  世界生物战争的可能及其危害  种族  战役  在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