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午的满汉全席要开始了。午饭非常丰盛,乾隆皇帝需要宴请皇族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贵族,一个大家族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宴会上,乾隆皇帝还需要认识一下新一茬的小贵族们。大年三十的晚上最热闹,是乾隆皇帝自己家的团圆饭。乾隆皇帝、太后、皇后、各个等级的妃嫔,还有皇子和公主们都会出席。 按照规矩,这次宴会的时间最长,必须从晚上吃到大年初一的凌晨。

由于宴会时间长,御膳房几乎会不停的上菜。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饺子。按照规矩,除夕这天的饺子都是野菜馅的,主要是为了回忆祖宗们当年的艰辛。吃过了祝福的饺子,大家需要各自回房休息。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自己需要抓紧时间休息。按照规矩,大年初一的天亮以后,大约7点钟左右,乾隆皇帝需要率领贵族、文武官员向列祖列宗的画像叩拜。

其实,在民间,百姓们也需要在祠堂叩拜,基本上一个模式。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前往天坛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粮食产量决定了国家的稳定性。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之后,乾隆皇帝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不过,按照乾隆皇帝的性格,经常换上便服,带上几个人出宫游玩。

因此,乾隆皇帝对民间过春节的风俗也非常清楚。由于乾隆皇帝经常出门,关于乾隆皇帝的传说也是各式各样。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和春节很有缘。公元1799年,89岁的太上皇乾隆度过了自己最后一个春节。大年初三,刚刚过完春节的太上皇乾隆突然去世。随着太上皇乾隆的去世,清朝进入了国丧期,嘉庆皇帝宣布停止这年春节的所有娱乐活动。

疯子发疯要当皇帝,官员询问乾隆如何办,乾隆是怎么做的?

发生在乾隆朝的这件事很触目惊心!乾隆十八年(1753年),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人来到山东,他敲开孔府大门,递上一封书信说——他叫丁文彬,从浙江远道而来。为什么来呢?只因前些日子,上帝给他托了个梦,说要把孔府衍圣公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他,他今天就是来做上门女婿的。很明显,这家伙精神不正常,在做白日梦。做完白日梦,接下来,这家伙说的更疯癫。

他说他不是凡人,别看样子穷,其实很有才华,他写的那些个文章“皆天命之文,性命之学”,为了证明所言不虚,他还掏出一叠不知所云的所谓大作,非要衍圣公过目。眼见这一番疯言疯行,孔府没有和他啰嗦,直接扭送官府了。结果,在官府审问的时候,这家伙更是语出惊人,疯癫不止——他说他的人生很不幸,自小父母双亡,穷困潦倒多少年,始终说不上个媳妇。

可就在万分苦闷,几近崩溃的时候,一日,突然有个自称上帝的人开始跟他耳语。上帝宽慰勉励他说,没什么可苦闷的,你压根就不是凡人,没事可以改改《洪范》、《春秋》什么的。听从上帝的话,于是他便开始改写那些大书。改着改着,上帝忽然又趴在他耳边说,别忙活了,恭喜你,你已经被任命成天子了,今后你的任务就是管理天下,年号都帮你起好了,就叫“天元”。

这家伙问,这么好的事,让我怎么相信呢?上帝告诉他,不信你去问问你哥,他已经被封为夏文公了;还不信,你可以再去问问你族叔,他已经被封为太宰了。这家伙说,听到这话,他终于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了。审出这一大套乱七八糟的供词,山东巡抚杨应琚认为这家伙就是个痴心妄想的疯子。为此,杨应琚给乾隆写报告说:“臣考察其情形,丁文彬乃是一至贫极贱之人,一旦识了几个字,就自认为身怀奇才异能,无出其右。

因而妄想富贵美色,痴心目识,结为幻影,审不可破。”注意杨应琚报告的措辞,对丁文彬是疯子的事实,他分析的很客观,但字里行间却丝毫没有为疯子开脱的意思,相反还透露着一股要严惩的阴狠。堂堂一个巡抚,连一个疯子都不放过,这是何苦呢?其实从他因一个疯子就要给乾隆写报告便能看出来,在乾隆朝,胡言乱语不是小事,哪怕是个疯子,一律都要当成大事上报朝廷。

那乾隆接到这个报告是什么态度呢?很残酷。乾隆虽然也认为丁文彬是疯子,但却一点没有宽恕的意思。不仅不宽恕,相反还要抓紧时间给他施一个凌迟酷刑。抓紧时间施加凌迟酷刑又是什么意思呢?杨应琚在报告中说丁文彬经过大刑伺候,已经奄奄一息了。也就是说,不赶紧执行,丁文彬很可能死在牢中,躲过凌迟。乾隆也是够绝的,为了活剐丁文彬,他给杨应琚下令,这个案子不走正常程序了,三法司会审省了,你抓紧时间,自行决定行刑日期,总之一定要活剐了这个疯子。

大将郭子仪能力出众手握兵权,功高盖主,为何皇帝不起疑心?

谢邀。一、德高望重、誉满天下郭子仪一生历经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七朝,是功勋卓著,誉满天下的元老重臣;德宗尊郭子仪为’尚父’,其死后,谥号又是代表最高荣耀的’忠武’,诸葛亮的谥号也是此二字。郭子仪在大唐的地位和荣宠,可见一斑。他以武举累迁镇远军使、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755年,安禄山叛,他任灵武郡太守和朔方节度使时都59岁了,他破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他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57年,以天下兵马副元帅配合回纥兵,統众收复长安、洛阳、河东等诸县,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进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在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也全仗郭子仪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都靠他来支撑门面,同时也使郭令公青史留名。二、光明磊落、忠肝义胆郭令公虽位极人臣,但是他并没有走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之老路。

(1)郭子仪平生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尽显’ 忠恕’二字故单骑见虏,而虏不敢动,杯酒定约,从容还军;故子暖与公主反目,囚子入朝,代宗不以为罪;子仪身为上将,屡拥强兵,有人谗谤百端,诬陷子仪,皇帝诏书一纸往征,子仪无不就道,’朝闻命,夕引道’,所以谗谤不行。(2)居安思危、心细如发郭子仪的宅院是开放式的,无论里巷负贩之人都可以自由进出。

家人不解,郭令公云:我官高且拥强兵,整天高墙闭户,人家不知道我们在里面干啥?现在荡荡无间,四门洞开,毫无秘密可言,别人就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有一次奸相卢杞去拜访,他却叫姬妾们躲了起来。家人不解,他说:这个家伙貌陋心险,你们见了忍不住会笑,他必会怀恨在心,将来就会遭殃了。子仪真是居安思危,心细如发,不给奸佞小人一点害他的机会。

古代皇帝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怎么来的,以及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传圣旨的人高呼“圣旨到”,众人马上跪倒在地。传圣旨的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不管什么朝代,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那么这个符合历史事实吗?是不是每个朝代的皇帝都用这句话?并不是!据考证,这句话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依据就是“奉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

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大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朱棣迁都北京后,又将奉天殿搬到了北京。清朝学者俞樾在《茶香宝续钞》中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间是没有断句的,这八个字就是一句话,直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奉天承运皇帝”所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实际上指的就是君权神授。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下一页

文章TAG:加官进爵  康熙皇帝  死前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