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序齿的有24个儿子,但是抛去夭折的15人,长大成人的共有20个儿子,而在康熙朝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便有9个儿子,也就是“九子夺嫡”。参与“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次子也就是废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十三子胤祥以及十四子胤祯(又名胤禵)。

康熙的这九个儿子又分为大阿哥一党,太子和老三一党,老四和老十三一党,老八、老九、老十外加老十四一党。最初是大阿哥和太子互相明争暗斗,结果一废太子时,老大和老二斗的是两败俱伤,两人都被康熙圈禁起来。这时候本来归属于老二太子一党的老四胤禛便想着远离太子,准备独立山头了,于是这期间就是老四一党和老八一党在争皇位,二废太子之后老八彻底失去康熙喜爱,于是推出老四的亲弟弟胤禵来和老四打对台戏,最终还是以老四雍正即位而结束。

所以说这场“九子夺嫡”争皇位事件牵扯进了康熙将近一半的儿子,而后来雍正即位后对这些当初参与争皇位的兄弟也是手段极为严酷,那么雍正对那些没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兄弟们又如何呢?下面就来说说康熙剩下那十一位没有参与“九子夺嫡”还已经成年的儿子们结局。皇五子胤祺:秉性平和,乐善好施的善人王爷胤祺是老九胤禟的同母哥哥,他们的母亲都是康熙最宠爱的贵妃宜贵妃,也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贵妃。

但是胤祺与亲弟弟胤禟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因为胤祺自幼是被皇祖母也就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所抚养长大,所以胤祺与亲弟弟胤禟关系并不亲近。由于胤祺自幼由皇祖母养大,因此他的脾气秉性非常温和宽厚,且谦恭谨慎,所以他并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他也是康熙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中最大的儿子。由于母亲宜妃很受康熙宠爱,再加上胤祺自幼由皇太后抚养长大,所以康熙很早就册封了胤祺为恒亲王。

历史上的老九为人比较豪爽仗义,不吝钱财,也能救济贫苦百姓,而他的亲哥哥老五胤祺虽没有他的豪爽之气,却比他更加宽厚仁善,老五胤祺是历史上出名的乐善好施的贵族王爷。胤祺经常做善事,接济贫苦百姓,乐善好施,对待下人比如宫女和太监也没有太大的架子,所以他老爹康熙都称他为“心性善良,为人敦厚”。但是胤祺的母亲宜贵妃和弟弟胤禟就不一样了,在雍正继位后,宜贵妃十分不满雍正继位,所以对雍正很是不礼敬。

在雍正继位之初,宜贵妃就表现出了对雍正继位的不满,她无视雍正的生母德妃,在祭奠康熙时,宜妃故意走在了已经被雍正封为皇太后的德妃前面,这是对雍正母子极大的藐视和不满,但是雍正不敢对母妃发火,只是记恨在心,开始逐渐清理宜妃身边的人。比如宜妃最贴心的侍女和太监,可能是电视剧中的小桃红和三德子啊,都被雍正借故找茬发配到宁古塔为奴,而宜妃也被雍正赶出了皇宫,就住到了她所生的大儿子胤祺的府上。

此后宜妃再未去皇宫给见过雍正,尤其是当老九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后,宜妃彻底对雍正只有恨意,而雍正对这位母妃也十分不满,雍正和其子乾隆在册封先皇太妃时,唯独将康熙最宠爱的宜妃排除在外,宜妃在死后也没能与康熙合葬。而胤祺的亲弟弟老九也是因为八爷党的原因,在雍正继位后不肯向雍正服软,表示出臣服的态度,最终老九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

对于母亲和弟弟对雍正的不满,胤祺并没有往深了掺和,所以雍正也对这位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非常满意和欣赏,也并没有因为宜妃和老九而故意针对胤祺。虽然雍正没有针对胤祺,但是由于他母亲宜妃和亲弟弟老九的关系,雍正将老九圈禁折磨致死后,也是余怒未消,他故意让作为老九亲哥哥的胤祺去给老九改名为“塞思黑”。雍正此举就是故意恶心宜妃和老九,让他们母子看看,宜妃的大儿子去给弟弟改恶名,而弟弟也得眼睁睁看着亲哥哥给自己改恶名。

温和宽厚的胤祺也没推辞,他也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得罪雍正,也不敢为弟弟老九求情,只能按照雍正交代的去给弟弟老九改名。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因病去世,雍正以亲王礼将胤祺厚葬,并为他上了谥号为“温”,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又亲自为这位五弟撰写了碑文,称其为“秉性温和,持躬谦谨,有乐善好施之风”。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朝金  九龙  叶子  265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