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贲领兵至雍丘与张巡军会合。令狐潮吃了大亏,怎肯罢休?收拢兵马后再来攻城。张巡在城上堆满柴草,浇上油脂,叛军攻城就点燃扔下,叛军不敢靠近。双方对峙数月,令狐潮知道城中兵马不多,弓箭储备有限。白天加紧攻打,夜晚加强守备。张巡命人赶制草人千余个,披上黑色衣服,暗置在城头,夜晚用绳子系下,叛军以为敢死队劫营,急忙召集弓箭手射杀,一时间万箭齐发,箭矢射中草人,张巡得箭数万,天明令狐潮才知上当。

张巡故技重施,叛军习以为常,不予理睬。张巡便暗中选派精壮、矫健士兵500余人,身穿黑色衣服乘夜从城中吊下,叛军以为又是草人,不予理会,500壮士趁叛军熟睡,杀入敌营,放火烧毁敌人帐篷房舍,叛军大骇,光着身子逃跑,张巡接应人马又到,追杀十余里,张巡因守城人马过少,不敢再追。令狐潮连吃两次大亏,恼羞成怒,收拢增兵再战,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二月,令狐潮又率领燕军一万五千意图夺回雍丘,而雍丘城内唐军总共不过三千余人。

贾贲出战,因兵力悬殊,不敌,兵败战死。张巡驰骑决战,身上被创无数,但仍然力战退敌。退回城后,兵士们推张巡为主将,从此张巡兼领贾贲的部队,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吴王李祗的先锋使。在张巡指挥下,多次击退令狐潮等叛军的多次冲锋,累计杀伤近万人,而唐兵也死伤一千余人;面对唐军的抵抗,令狐潮不知如何是好。雍丘被捆日久,粮草渐无。

张巡心生一计,便上城与令狐潮答话,要求令狐潮后退两舍(一舍为30里),张巡可撤兵让城,令狐潮不知是计,就答应了。令狐潮退兵后,张巡带城中军民拆毁叛军帐篷房舍,将其遗留的物品、补充物质收拾干净,并将木料砖石运往城内。令狐潮转来,指责张巡言而无信,张巡则答说,不是言而无信,而是被困日久,不少伤病无法走动,需要30匹马运送,若先送来就撤走。

令狐潮急于得到城池,就答应了。张巡将这些战马分给骁勇将士,第二天一大早,张巡亲率轻骑杀出城外叛军大营,生擒敌将14人,斩杀百余人。同时,接应人马收获粮草。牛马牲畜数百头。令狐潮无奈,只好撤围、驻守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张巡因此名声大振,吴王李祗闻之,举荐张巡为委巡院经略。不久,唐玄宗任命张巡为吏部郎中,河南节度副使。

令狐潮当然不甘心失败、就此罢手。先是派手下大将瞿伯玉再次攻城失败。后又派四个亲信,伪装成朝廷使者的模样,说是皇帝要诏见张巡,要求张巡立即前往长安,被张巡识破,经逼问招供后被杀。其余随从被押往吴王李祗处处置。后叛军李庭望率领蕃汉兵二万余人,被张巡截杀大半;令狐潮、王福德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进攻雍丘。再次被张巡打败,损失千余人。

令狐潮一败再败,失去了攻取雍丘的信心,基本不敢来攻城了。这年(756年)底,叛军转攻鲁郡(今山东兖州)、东平(今山东东平西北),两地陷落。济阴郡(今山东定陶西南)太守又高承义献郡率众投降。燕军气势大盛,叛将首领杨朝宗率步、骑兵2万余人打算攻取宁陵,用以切断张巡后路补给。张巡主动放弃雍丘,率马300匹、将士3千余人移师向东,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合兵,坚守宁陵(今河南商丘)。

杨朝宗率兵进至宁陵城西北,张巡、许远率部将雷万春、南霁云领兵迎战,经过一昼夜激烈厮杀,大破杨朝宗部,杀叛将二十员,斩首万余级。杨朝宗遁去。唐肃宗下敕书正式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虢王李巨只发给委任状,没有什么奖励,部将似有怨气。张巡给李巨写信申述:“宗社尚危,围陵孤外,渠可吝赏与赀”?但李巨却不予以理睬。

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安禄山部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刺死,安庆绪自任大燕“皇帝”。安庆绪派遣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汇合,共有兵马10余万人,重点进攻睢阳(今河南周口)。张巡奉命增援,与许远共守睢阳,双方交战20余次,胶着对峙。许远自认为军事指挥才能不及张巡,主动推举张巡为主帅,自己分管粮草筹集和后勤物资供应。

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奸细田秀荣,然后主动率军出城袭击叛军,叛军大败而逃,张巡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将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睢阳大捷后,朝廷封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敌将尹子奇打听到张巡准备袭击陈留,抢先一步,兵围睢阳,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张巡做出了鸣鼓整队、准备出击的样子,尹子奇见状急忙加强警戒,列阵待战,张巡却息鼓不动。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讨贼  笔记  鬼吹灯  盗墓  等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