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计算这个两个时间段国内商品房的平均涨幅应该都在15%以上。图上所示是2006-2018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到全国商品房价格在2009-2011奶奶房价成功突破5000元直逼6000元高位,2015-2018年我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成功突破8000元;可以说这几年也是很多老百姓所说的“房价三年翻一番”。

土拍火热一方面说明房企对于未来房产市场看好,不过这几年房企土地购置费用上涨确实太过明显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过去较长时间段内房产的成本主要是三部分:土地成本、建筑人工成本和房企利润,这三者基本是各占33%的样子。不过从2015年后,随着各地推动拆迁安置和棚改等,房企的土地购置费用已经占据了房价的50%以上。

图上所示是近10年来房企购置土地面积及费用走势图,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时间点:2015年。2015年后房企购置土地费用飙升,以2018年为例简单计算2018年数据后发现2018年房企拿地费用竟高达1.25元/平米。这个或许也是之后这几年房产明显供过于求但是房价并没有明显跌幅的原因吧。早在2019年住建部就提出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足以看到土地价格波动对于房价的影响有多大稳定地价就能稳定房价,从理论上来看是没有错的,不过实际操作中我们却有意忽略了房产的开发周期和房企囤地的时间从市场的经济的供需理论来看,似乎通过加大土地供应就能解决高地价进而解决高房价问题。

不过在2018年之前我们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哪怕地方加大了土地供应量但是仍然无法解决高房价或者说房价持续高速上涨的问题。为何会如此?房产建设需要周期3-5年算正常,甚至拖个10年8年的也很常见。如果你是真正的购房者,在你拿到房本的那一刻你看看自己房本上写的土地年限就可以发现,等你真正把房产拿到手的时候基本上土地使用年限已经少了5年甚至更多。

为何会如此?就是因为房企完美利用了房产开发建设需要周期的特点,而且在无限的扩大这个特点。毕竟多数城市对于拿地多久进行房产建设并没有硬性规定。说句实话,房企并不缺地,多数房企进行火热土拍的目的其实就是“在赌未来市场预期”,通过抢地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虽然说大家心里都清楚未来土地价格还是要持续上涨的,但是究竟能涨多少心里没谱。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20多年发生过太多房企因为土地价值翻倍而起死回生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为45617.86万平方米,这个数值已经是历史最高位。接近4.6亿平方米的土地,按照人均30平米来计算,也足够1533万的人口住房需求,也基本相当于一年的城镇化人口增长量。

稳定地价对于稳定房价固然重要,不过要想真正稳定房价还是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既然土地供应量不能及时反映市场情况,那么其实打破或改革预售制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房企之所以有足够的资金来大量囤地的关键原因还是因为预售制度,2-3年的资金周转期房企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样做固然可以加快地方的土地流转速度,但是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购房者甚至其实就有点不道德了。

稳定房价需要准确的市场信息,而缩短预估与实际之间的时间差无疑是有用的。地方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主要原因还是收入不足,支出过大导致的。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地方过紧日子,仅仅节流无法解决大量的财政赤字问题。通过税收改革等方式扩大地方税收来源,减小地方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才能有效缓解高地价、高房价问题。

土拍火热的背后肯定代表未来房价的持续上涨,目前情况下地价上涨很难保证房价不涨近几年虽然说“楼王”的现象越来越少,不过地方通过各种方式卖地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关键还是财政赤字土地价格已经成为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为何近几年哪怕房产调控如此严格,不少城市房价还是维持中速增长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5月份房产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价格略有上涨”。

不仅仅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有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都开始出现环比上涨的情况。为何房产销售在同比减少20%左右的情况下,房价还能如此坚挺?土地价格已经成为关键因素。地方为何会推动房价上涨?说到底还是巨大的财政赤字。图上所示是近10年来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走势图,可以看一个基本事实“近10年来累计财政赤字已经高达63.8万亿”。

如今地方平均没年累计财政赤字在10万亿左右,仅仅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接近1万亿,如果不卖地?靠什么来还贷款?综上,在没有能够找到恰当的办法来替代房地产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维持稳定尽量减弱房价的上涨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土地价格还是要涨,房价还是要涨。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等问题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现在市场上什么岗位招聘最火热,现在面试官主要考虑的是应聘者的什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

岗位需求主要看行业的分类。像我所在的行业,对于营销人员相对需求更高。因为营销销售方面的人,流动性比较大,淘汰率也比较高。因此,营销类人才需求基本上一直都在招。而面试官除了专业知识主要考虑应聘者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际工作经验当你在招聘平台上浏览工作需求时,你会发现95%以上的工作岗位都是对相应岗位的工作经验有要求的。

道理很简单,每个企业都不是很喜欢带新人。一方面,新人的培养成本太高。根据我带过的新人综合评估,一个新人从什么都不懂到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平均时间差不多得半年。另一方面,新人培养风险比较大。好多新人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半年左右的实际操作之后,从一个新人变成熟手后,就会开始出现各种诱惑点,是不是要涨工资?有人来挖我开的工资比现在高要不要去?等你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人,指不定就是帮竞争对手培养的。

所以,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是企业面试时比较重点考虑的情况之一。2、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所有面试官在招聘期间,每天都会面对非常多的应聘者。所以有时候就并不是特别喜欢主动说很多话,他们会比较公式化的问你一些常规问题。所以,这时候你的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你要知道怎么去挑起话题,怎么通过话题的引入来展现你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要知道怎么把面试官的兴趣带动起来。

说简单一点,优秀的表达能力,可以让你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让面试官对你印象更深。在同样条件的情况下,面试官会优选选择你。其次,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也是之后在职场中各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乃至于跟客户之间极其重要的素质能力。如果你能够表现出优秀的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也会让你在面试的时候加分不少。3、形象素质虽然我们经常说看人不要看外表,但现实中却不见得这句话很受用。

特别是在面试的时候,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衣着不是要高档,而是要得体,既不要太个性化,又不要太随便,更不能太邋遢。合理的衣着,潜在考虑的还有你的衣品问题。你的搭配是否得当,你的形象气质是否让人感到舒服等等。企业员工的个人形象,在一定层面上也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所以对于个人形象素质也是面试官要考虑的问题。

况且之后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需要面对客户岗位,形象太差会在面试时大打折扣。4、薪资期望在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都会问你一个问题,“你对薪资的期望是多少?”或者问“你觉得以你的能力,应该拿多少工资合适?”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一方面面试官是想了解你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是否合理。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企业更希望能够招到那种能够清楚自己定位,了解自己能力的人。

这种人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快速找到自我定位,从而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另一方面面试官也确实是想了解公司的薪资制度能否跟你的期望值匹配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方案,有些时候可以根据情况来破例,但前提是你确实足够优秀的情况下。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破例录取的。所以面试官会了解你的期望薪资,来跟公司薪酬机制进行匹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火热  大爱  涌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