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正文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书文: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可见孙悟空被压在山下是王莽篡汉时期。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唐僧取经的日子是唐朝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公元639年),王莽篡汉的时期是公元9年,可见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不是500多年,而是630年。孙悟空被勾魂大闹地府,修改生死搏时,看见自己寿命是342年,可见大闹地府孙悟空342岁,孙悟空第一次受招安在天上当弼马温干了15天就是15年。

返回花果山,称齐天大圣干了180年,大闹天宫在炼丹炉练了49天也就是49年,五行山下压了630年到唐朝贞观13年。向前推,孙悟空取经是唐朝贞观十三年(唐朝李世民时期),被压五行山下是新朝元年(王莽篡汉时期),被扔到炼丹炉那一天是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时期),所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期应该是西汉末年。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那一天是秦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时期),当弼马温那一天是秦始皇十二年年(秦始皇时期)那么孙悟空出生那一年就是周简王九年(春秋时期),大概就是电影《赵氏孤儿》的那个年代。

为什么说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个是很有感觉的动画片,一般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大都深有感触。记得当时在农村看的是露天电影,画质非常鲜明,景物非常逼真,当时看了真有置身仙境、宫阙的那种新奇、灵秀之气。之后再看一些动画片,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感触良多。一、当时的文化生活匮乏,特别是农村。那个年代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简陋,文化生活更是单调、匮乏,能看到的书籍很少。

唯一的文化享受是从收音机里听一听革命样板戏,听一听革命歌曲。一本小人书,翻得稀乱,还时不时拿出来翻看。可读的小说就更少,记得那时买了《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咆哮的松花江》等几本小说。有时借古装书偷着看,如《七侠五义》、《杨家将》、《杨文广征南》等古装本小说。那时一本小说能看上好几遍,可惜现在人书籍琳琅满目却没人愿意看。

正是这个原因,看到动画片《大闹天宫》时感到特别新奇、印象深刻。二、动画片《大闹天宫》确实艺术水平非常高。《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片。艺术水平非常高,即使是现在看的话,也超出一般的动画片,画质新颖、别致,再配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不仅自己感觉好,凡看到此片的人都感觉好。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搬上荧幕以来,除国内各地不断放映外,这部动画片曾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就连英国BBC也放映多时。可见其艺术成就是得到国际、国内认可的,应该说是经典之作。总之,动画片《大闹天宫》代表中国动画的最高成就,以国画为主基调,融合热烈、灵秀、欢快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时候是唐朝,那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什么时候?

1、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2、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设立安西四镇,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太宗皇帝派他御弟唐三藏西天求佛取经,理应发生在公元626年,太宗当皇帝以后。

3、《西游记》第十四回这样描述。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大家注意,王莽篡汉之时,是公元8年,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4、唐三藏西天取经发生在公元626年,王莽篡权发生在公元8年,626-8=618年,前后差600多年。大闹天宫发生在大圣觉得玉帝欺骗了他,给他做弼马温,才发生大闹王母娘娘蟠桃会,玉帝派李靖架起18架天罗地网,也没有抓住孙大圣,后来抓住八卦炉烧烤,多多少少还要算上10年8年的,因为天上一日地下10年,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起码也是大圣吵吵闹闹好多年后,才发生南无阿弥陀佛出面镇压孙大圣。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浏览器  大闹天宫  来头  悟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