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说杜撰,诸葛亮先生为了激怒东吴都督周瑜,巧妙的改动了《铜雀台赋》,故意将曹公修铜雀台的目的,说成是想收纳周都督做夫人小乔和东吴故主孙策的夫人大乔。诗里所说的的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与东吴美女“二乔”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赤壁之战是在公元208年发生的事,而铜雀台是公元210年曹操才建成的,曹植才写的赋。

赤壁之战时司马懿在干什么

赤壁之战时司马懿在干什么

司马懿做人低调,不愿意表现自己的才华,他看不起暴发户曹操。司马懿的曾祖父是汉安帝刘祜时期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俊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相当于首都最高长官)。看一看司马懿的家族明显是根红苗正,典型的门阀士族,反观曹操依靠祖父宦官曹腾起家,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得势,明显的军事暴发户。

(司马懿形象图)作为东汉王朝的门阀士族,司马懿对曹操不感冒。公元201年,身为司空(位于三公之下)的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于是想征辟(汉朝的选官制度之一)他到自己府上任职。司马懿称自己有“风痹”之症,不能行走,推辞了。曹操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暗中派人刺探司马懿是否是真的病了,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躲过了曹操的刺探,此时司马懿只有23岁。

年纪轻轻的司马懿不可能一辈子都躺在床上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假装病已经治好了,又出来自由自在的溜达了,其实他就是不愿意为所谓的“汉贼”曹操卖命。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袁绍余部、少数民族乌桓,北方基本平定。曹操在玄武池(河北临漳附近)操练水军,积极准备平定南方的割据政权。208年6月,曹操废掉东汉的“三公”(司徒、司马、司空)制度,恢复丞相制度,自己担任丞相,大权独揽。

为了平定南方割据政权,曹操将控制区域内有才能的人几乎全部征召进政府体制中来,司马懿自然也在征召之列,当时曹操这样说(《晋书.宣帝纪》):若复盘桓,便收之。曹操意思是假如司马懿再装病不出,就灭了他的家族,司马懿害怕的不得了,只好乖乖的到曹操的丞相府任职文学掾,也就是丞相府的附属官员,主要负责文书工作。很多人想象司马懿在赤壁之战中是否为曹操出谋划策,其实这里有一个时间概念需要厘清:208年6月——曹操废三公自立为丞相(司马懿是曹操任丞相后征召的)。

208年6月-8月——司马懿被征召为文学掾。208年7月——曹操先锋征讨荆州刘表。208年8月——荆州刘表病死,刘表儿子刘琮继任。208年9月——曹操亲率大军到新野。试想一下,曹操刚刚征召了司马懿(充其量也就2-3个月),况且司马懿对曹操本来就不感冒,不愿意效力,睿智的曹操根本不会重用司马懿,更加不会让司马懿参与赤壁之战这样的大的军事行动中来。

这是根据正常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司马懿不可能出现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身边。(徐庶形象图)不过《三国志》中记载,徐庶和司马懿都跟随在曹操身边,他们两个见证了曹操赤壁之战上当的全过程。司马懿当时想帮助曹操,说破孙刘联盟的计谋,不过徐庶阻止了司马懿的行动。那是的司马懿只有29岁,政治谋略上略显稚嫩,徐庶的提醒让他也心知肚明了很多事。

曹操的铜雀台里真的有大乔和小乔吗?

曹操的铜雀台里真的有大乔和小乔吗

曹公天性孟浪,修铜雀台纯属显摆,只是铜雀台里真没有名满天下的美女大乔、小乔。因为她们当时还在东吴。据小说杜撰,诸葛亮先生为了激怒东吴都督周瑜,巧妙的改动了《铜雀台赋》,故意将曹公修铜雀台的目的,说成是想收纳周都督做夫人小乔和东吴故主孙策的夫人大乔。周瑜都督之所以震怒,一方面是曹公的确有贪恋熟女的恶爱好,曹公喜欢收纳他人妻妾,他称之为豪门妙妇。

三国时诸葛亮是三兄弟,他兄弟分别在哪做什么官?

三国时诸葛亮是三兄弟,他兄弟分别在哪做什么官

谢邀。三国时候,诸葛亮的三兄弟分别是:大哥诸葛瑾,二哥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其中,大哥诸葛瑾在早先父亲去世后,就离开家乡,南下江东。200年孙策死后,他被推荐给孙权,最初是担任宾客(顾问),后来先后干过长史、中司马、太守、左将军等。孙权称王后,诸葛瑾官拜大将军、豫州牧,已经成为东吴数一数二的重臣。他的儿子诸葛恪更是在孙权死后,一度成为东吴的权臣、独裁者,可惜当权一团乱麻,不久之后就在内部政变中被杀,连累诸葛瑾的儿孙几乎都被杀绝。

二哥诸葛亮在战乱中,先到庐江投奔叔叔诸葛玄,之后又搬迁到荆州地区,隐居了十年左右。207年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虽然没有担任太高的官职,但很快从实权上成为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其相对地位甚至高于大哥诸葛瑾。209年刘备占领南部四郡后,诸葛亮负责统一管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211年刘备入川后,诸葛亮担任留守荆州的第一号负责人。

213年诸葛亮又奉命指挥张飞、赵云等人带领第二路军进川。刘备定益州后,诸葛亮以“署事”的形式管辖后方事务。222年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担任丞相。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诸葛亮更是以丞相身份实际掌握蜀汉政权,以至于刘阿斗都发牢骚说“政权由诸葛老爹,我只负责祭祀”。三弟诸葛均跟随二哥诸葛亮投奔刘备,大约由于才能本身有限,以及诸葛亮并不刻意提拔亲戚,因此诸葛均官至长水校尉,这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中级官职,但也没有什么太显赫,廖立当上这个官还不满意。

诸葛均的事迹比较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诸葛诞,是诸葛瑾、诸葛亮他们的同族兄弟。诸葛诞是在魏国当官,先后历任尚书郎、荥阳令、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等。但在魏明帝曹丕当政时,因为卷入浮华案,遭到贬斥。曹睿死后,曹芳继位,诸葛诞得到好友夏侯玄的支持,先后担任御史中丞尚书、扬州刺史、昭武将军。在司马懿与曹芳的决战中,诸葛诞两不相帮。

司马氏掌权后先后提升他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在司马师镇压毌丘俭、文钦的淮南二叛中,诸葛诞督率豫州诸军,立下大功,于是被提升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后来因为击败东吴,又进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最后,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兵败身死。一般人将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这三人并称,叫做“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铜雀春深锁二乔”那铜雀台是不是为二乔所建?有哪些考据?

谢谢邀请!“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牧,游览赤壁(今黄冈)时写下的诗。诗里所说的的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与东吴美女“二乔”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公元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建了一座高十五丈高的台子,取名“铜雀台”。铜雀台右有金凤台,左有玉龙台,各高十丈,以桥相连。

曹操在上面大宴文武,让儿子曹植写赋,曹植写了名篇《铜雀台赋》。其中有“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与东西兮,乐朝夕与之与共”。此“二桥”,是指连接两个高台的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故意用激将法激怒孙权,用了曹植这首赋其中的句子,将“二桥”改成了“二乔”。这事实上是偷梁换柱演义而已。赤壁之战是在公元208年发生的事,而铜雀台是公元210年曹操才建成的,曹植才写的赋。


文章TAG:铜雀台  邯郸  三国  干什么  河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