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根脉魂是什么?

《道德经》的魂就是“道”。在道家思想中的“无为”,“上善若水”“善居人下”等等,都是从“道”的根源衍生的智慧。从自然的角度看道《道德经》之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俗之人有主观的意识和情感,世人会以自己的情感将事物定论为好和坏之间的区别,当自己有好恶之心时,外界的好与坏,美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那么由于人性之中趋利避害的思想,会让自己过度排斥于坏,过度趋向也好,但是万物之中的规律又是物极必反,当我们过度趋向于一面时,必然会造成偏颇和失衡,人生的祸患也是因为没有达到平衡而造成的。所以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主观情感和意识造成的问题。而“道”则是处在自然的角度,道生出万物,养育万物,却没有以自身的意识去主导万物,更没有对于万物区别好坏之分,这就是道家思想中的“无为”。

不以主观意识妄为,去除的是妄心妄念和所有背离客观的思维。正所谓“上善若水”,老子将世间的水比作最接近道的一种物体。水居万物之下,融汇万千河流,无论是污秽污水,还是干净的小溪都融汇于此,才成就了其自己的博大,这也造就了水的力量和宏伟。道没有主观偏颇,所以有着巨大的魅力和力量。所以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顺应自然的产生,而不人为创造,任其自然发展而不强加自己意志,功业已成,而不具为己有,所以也不会失去。如果我们把“道”阐述的“无为”“善居人下”等等智慧,比作道德运作方式,那么“道”的目的,则是让自然万物达到一种平衡。比如《道德经》的“不欲见贤”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大自然的法则不就如同拉弓射箭吗?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就加以补足。所以大自然的法则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人间的法则则不同,常常是剥夺不足的而供奉有余的。道对于万物施于的平衡作用,就如同易经之中太极的作用一样,太极的图像分为阴阳两极,两极看似分离,实则融合,相互交融,相互作用,而使万物达到平衡。

你觉得中华文化的“魂”是什么?

世界上的古老文明或失落了,或中断了,或转移了。唯独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川流不息,绵延不绝,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会这样?文明的载体是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人本精神体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具体说来,即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本主义。

常德不离的社会人本主义。君轻民贵的政治人本主义。三者合为一句话,就是:怎样在天地间做人,怎样在社会中做人,怎样在政治生活中做人。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天人合一就是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生命的大舞台,看成自我,人生价值的本源,自我自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和谐一致,生生不息的演化、创造。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说宇宙及其阴阳变化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源头,也就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人、自我就应该利用宇宙变化所提供的生机、机遇自强不息的生育、发展、进取。只要人们以天地的法则为自我的法则,以天地间的生命精神为自我的生命精神,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万物同化,就可以做立于天地间的人。

北京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天人合一人本精神的体现。与天地为一,与万物并生,这是何等伟大的人格?它是人本与宇宙自然法则,故称自然人本主义。 要在天地间做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建立做人的道德。道德从哪里来?来源于对宇宙结构秩序的观察和价值体验,亦即对自然运行法则的认识、理解和领悟。道德,得也,领悟宇宙法则,达于自然玄机,得起自得,以斯为善,合道合德,是谓道也。

获得种种道德的目的不是向西方宗教哲学那样是自我的价值服从于上帝的价值,是自我获得一种生存的价值哲学,以有利于人生。中国哲学德道的诗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最大的道德。因而,中国文化德道的不为外力胁迫而沉沦夜不畏强暴禁锢而陷弱。象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用中正、均衡、和畅、无私的品格在社会上做人,就谓之常德。“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自我与社会和谐统一,自我也就是社会之我,才是大公无私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才是超越了自我生命的价值而成为普遍价值的主体。自我不仅要在天地间做人,在社会上做人,而且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做人。那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做人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什么呢?中国文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尧舜,只要他有道德,和顺天下,哪怕是匹夫也可以有天下,如尧舜;如果他没有道德,暴虐人民,即使继有天下,天必废之,如桀纣。

天生万民,人人平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本思想。他不以统治者为高贵者,而是以人民百姓为高贵者。因此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要以天下之心为心,以人民之心为心,如天一样覆盖一切,如地一样厚德载物,恩泽遍施,仁民爱物,秉公办事,百姓拥戴,政治清明,国家安定。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至之天下顺之;寡助至之,亲戚叛之。故而,民主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古已有之。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领袖来复去,人民却永驻。只有人民才是不朽的。以宇宙为价值源头的政治民本主义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延绵壮大的根本。 中华文化是深厚、博大、包容的,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综合能力整合各种不同文化,从而建构出新的价值体系。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域魂  字读  雪豹  古老  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