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法师,为什么貂蝉能上KPL,甄姬妲己却不行?貂蝉貂蝉可以说是在KPL联赛中,最为发光发热的中单英雄,甚至上架了一款FMVP皮肤,猫影幻舞。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另外就是主公个人能力强的武将,如孙策、孙权。

曹丕称王篡位,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称王篡位,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

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

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

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

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

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

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

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

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

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貂蝉  孙策  忠臣  三国  详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