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其一,除了朱元璋以外清一色以北征南结束乱世,其二,最后统一全国的政权,发家的地方无疑不是整个中原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毕竟,打仗打的是人口和钱粮。秦统一天下,是因为关中人口经济反超六国太多,刘邦战胜项羽,关键在于占据关中,以此与项羽形成对峙,最终韩信打野消灭关东(函谷关以东)诸侯之后合围项羽才有大汉天下三百年,刘秀起家与南阳盆地,这里全国经济仅次于关中的地区,再加上幽州的彪悍骑兵,以及对手不给力种种自然原因,才有了汉武中兴。

唐据天下,也是以关陇(关中陇西)起家,宋结束五代,依靠的是河南汴州(开封)在乱世之中长达百年安稳的经营,元灭南宋,是占据了中原之后的事情,明伐元胜,乃是拥有江苏地区这块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为后盾的,清灭南明,一样是从李自成哪里捡便宜,完成游牧帝国向农业帝国转型后,依靠中原山东之地的赋税根本,才能支撑得起长达20年的战争。

幽州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中原王朝抵抗游牧民族的最前线,这里的军事设施相当齐备,物资上也算充裕,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农业生产潜力,所以一开始以幽州起家的势力会表现得非常强劲,比如安禄山,可后续乏力,经济上根本拼不过,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的藩镇也是唐王朝最强之藩镇,割据150年,然而却从来没有公开反叛唐廷,只是不尊朝廷而已。

可见,幽州真的不是一块适合争霸天下的根据地。说实话,幽州跟益州的情况刚好相反,益州天府之国,经济潜力很大(东汉三国还没有开发出来,要到安史之乱后,四川跟江南承担了唐王朝主要的赋税来源),相当拥有发展潜力空间,但是,军事上就十分尴尬了,幽州的防御纵深是防北方游牧民族的,而南下一马平川,骑兵浩浩荡荡指哪里打哪里,然而益州呢,四川盆地,说好听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自己想要打出去就不容易,运送粮食就是个大问题。

自古以来在益州割据的政权多如牛毛,却没有一个打出去的,可见这个地方的军事力量真的一言难尽。两相比较,对于刘备来说,都是半斤八两,尽管能够凭借幽州的军事力量,把华北平原山东之地拿下,可是也进不了三晋,拿不下关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题主的假设是刘备只据有幽州一地而已,就跟战国七雄之燕国一样,能有什么发展前途,按照这种设想,长江以北地区,是不是除了幽州以外都是曹魏地盘了?幽州根本没有防御中原的山川险隘,攻破几个军事重镇之后,立即就可以出关占据辽东几个边郡,何况幽州还有来自外部夷人的威胁。

最近看《春秋战国》,你觉得现在哪些国家能对应七雄?

最近看《春秋战国》,你觉得现在哪些国家能对应七雄

论坛刚兴起的时候,就和朋友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各有各的观点,吵的不亦乐乎,说起来有点怀念。现在介绍下我自己的观点吧。一:美帝如齐。曾经有人把美帝比作强秦,看重的只是美帝的武力。其实美帝是各方全能。文化输出、经济坚挺、军事强大。在春秋时代,只有齐国可以类比,而且是齐桓公时代的齐国。那时候的齐国在经济上非常繁荣富庶,在政治上高呼尊王攘夷,在军事上北救燕国,南征楚地,挟天子以令诸侯。

美帝现在做的不就是这样的事么?二:德法意如韩赵魏历史上德、法、意是从法兰克王国分裂演化出来的,勉强算是三家分晋的欧洲版。其中法国如魏。历史上的魏国在三家中最早兴起,吴起、乐羊子、李悝、西门豹等名臣云集,一度称霸,无奈在马陵之战后,国家衰落。而历史上的法国是欧洲传统强国,最出名的是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是文艺复兴的主力、工业革命的主力,到普鲁士兴起,几顿胖揍,现在国家影响力确实不如从前了。

德国如赵。三家分晋时,赵国受战争蹂躏最严重,所以国力偏弱。赵武灵王以国弱为耻,发奋图强,胡服骑射,成为和强秦抗衡的强国,坊间评价的战国四名将,赵国分得其二:廉颇和李牧,此外还有赵奢、庞暖实力也不错。可惜长平之战,国力大损。重伤之下,欺负燕国,仍然跟虐菜一样。想想普鲁士的奋发图强,想想一战二战对德国的影响,是不是有点像赵国?意大利如韩。

说起意大利,有点奇葩,说强不强,说弱也不弱。跟德、法两国相比,是差点。和小菜国家比,那意大利可是妥妥的工业强国,欧洲工业第三名,可不是吹的。所以意大利像战国时代的韩国。三、俄国如秦这个争议确实大点。因为历史上的秦国最终统一全国,现在的俄国现在衰落成这样,肯定没有强秦的实力。但是俄国与秦国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雄武  各朝  历史背景  拆分  代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