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著名的典故郃郃美美的由来。韩馥得潘凤,犹如蚩尤得刑天。一时间各地诸侯无不闻风散胆,心惊胆寒。这其中当属幽州的袁绍最为头疼,两地间隔太近,这潘将军要是打过来,这…这可如何是好。关键时刻,颜良战了出来,主公莫怕,我与那美颜将军曾有过一段渊源,当年他家的茅草屋就是我和文丑兄弟承包的,我们给他的是友情价,像他这般英雄人物,必定是恩情长记。

我决定去游说他,为主公效力,否则,就让他补差价。正所谓一分钱难道英雄好汉,这潘凤多年未工作,又因为为人淡薄,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挣到几个大钱,对于颜良说的补差价,他一时间也是慌神,再加上当时的茅屋对方给的确实是友情价。这份人情怎能不还呢,于是忍痛挥别韩馥,投靠了袁绍。袁绍得此人,大喜,吃同桌,睡同榻。

还不止一次的对百官说,得无双,胜过千军万马。而一家欢喜一家愁。此时的韩馥却是肝肠寸断,心中对潘凤一直是念念不忘,最后积劳成疾,终日胡言乱语,属下一看,这可不行,于是自作主张,将冀州送给了袁绍。好让两人能见上一面。果真,一见到潘凤,韩馥的病就好了,一把抱住了潘凤,号啕大哭。君何故如此狠心,弃我于不顾啊,我思君。

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奈何凄凉,凄凉奈何啊!!!一代诸侯为一人送一城,也是一段千古佳话了。后潘凤随着袁绍征战四方,斩颜…呸…斩张三,杀李四,生擒王二麻子,水淹25军,火烧天线坡,一时间威震华夏。后来董卓忤逆,各诸侯组成同盟,共同伐董。对于这一战,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有潘凤将军在此,那董卓老贼几乎是手到擒来。

这一日,众人正在商议军事,忽报前方有人来叩关,众人大笑,真是不自量力。来将何人,报是上将军华雄。潘凤闻言,微微一笑,对着众人说道,各位莫慌,我去去就来。正欲前往,被孟德拉住,将军先饮了此酒,热热身子。谁知潘凤大笑,哈哈,此等小贼,等我回来在饮。说要豪气的拂袖而去。看着那雄壮的背影,曹操感叹,真乃国士无双的神人也。

两将对峙,也不多话,潘凤拍马就冲。华雄还未动,心中就叫苦不迭,这是何等神人,莫不是无双将军!这样想着,心中豪气就失了大半,急忙调转车头,不对,是马头,欲溜军中,可无奈对方的大刀已经堪堪掠过头顶。灵机一动,胯下用力,将马儿生生的夹倒。潘凤怎么想到对方会使这等手段,一个愣神,脚步慢了半拍,前文讲到,此人身长八尺,身宽八尺,这会儿突然的停下,身体根本协调不过来,一下子轰然倒下,好死不死,正好倒在了华雄的刀尖之上…消息传回联合军处,众人哗然,袁绍直接晕厥了过去。

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消灭太子就夺权了吗?

玄武门事变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实际上它是唐初内部权力分配失败后,矛盾的集中爆发。当然消灭太子李建成是夺取大唐权力最关键的一步,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李渊所控制的禁卫军。首先说一下,李渊被夺权实际上从唐初定都长安城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公元616年七月初四,李渊在山西晋阳誓师起兵,四个月后的十一月初九,李渊顺利攻入长安城。

第二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此时距离李渊起兵仅仅过去了10个月。战争出奇的顺利使得李渊过早的称帝,当然早早的称帝也有好处,一来可以牢牢的占领大义,吸引人才,二来也还可以有效的管理国家,制定法令。但在战争频繁的时候过早称帝,国君留守国都就出现了大问题,那就是国君会逐渐的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李渊当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由于李世民军功威望的提升,自己逐渐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为了制约李世民,李渊采取了制衡的策略。即在外由李世民、李元吉共同带兵作战,双方共同牵制。另外赋予太子李建成一定的权力,让李建成有足够的实力制约李世民。很可惜李元吉不争气,李世民基本上是百战百胜,而李元吉则是百战百败。留守太原老家时把老家都丢了,最后由李世民给他擦的屁股。

之后李渊又派李元吉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李世民将刘黑闼的主力打败后被调回长安,这是一个明摆着给功劳的机会,结果李元吉还是没抓住,被刘黑闼的败军追着跑。军队内以李元吉制衡的手段失败了,李世民的权威也顺利达到了顶峰,官职也做到了司徒、尚书令、中书令。最后封无可封的时候,李渊将李世民封为了天策上将军,并且允许了李世民开府治事,位置在诸王之上。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征战  四方  武将  成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