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后来徐州之战中,纪灵还和张飞有过一次厮杀。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向曹操请命征伐袁术,双方在徐州城外摆下战场,张飞挺矛出阵,纪灵舞刀来迎,“斗无十合”,就被张飞“大喝一声”,刺于马下,死于非命。除此之外,大家都记得,在吕布辕门射戟的那回,纪灵受邀到吕布营中谈判,他看到刘备三兄弟也在帅帐中,大吃一惊,转身想跑,被吕布揪住后脖劲凌空拎入帐中,“如提童稚”。

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猛将,纪灵这辈子过得不亏,他戎马一生,就这三次武力对抗,分别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勇士”吕布,“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将张飞,“英名震于华夏”的美髯公关羽。虽然全都落在下风,但这一生确实是值了。同时,纪灵他还起到了一个武力值标尺的作用,在与吕布、张飞、关羽这三次对抗,恰恰体现三位猛将武力值的三个不同的境界:1.“如提童稚”,被吕布全面碾压,毫无抵抗能力;2.“战不十合”,被张飞一矛挑翻,正应了那句话“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很轻松;3.“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勉强支撑住了关羽的攻势,不简单了。

但“大叫稍歇”,纪灵在力量上的弱势还是很明显的。那么,以纪灵的武力值,如果与蜀汉五虎其他三位:赵云、马超、黄忠分别在阵前相斗,又是怎样的结局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咱们很多朋友在分析武将之间的战斗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武力值更高的战将取得的战绩肯定一定要更优秀,与同样的对手厮杀表现也应该更好。其实未必,因为战场厮杀,武将之间往往还有战斗风格互相克制的现象,有时候还经常受到战场形势的巨大影响

比如说,关羽是个力量型的猛将,他的战斗风格就比较鲜明:一开局就全力发动猛攻,利用自己力大刀沉的优势,争取在前几回合就迅速斩杀,或者击垮对方的防御,令敌将心生怯意,关羽再抓住机会解决战斗。这就不难理解纪灵为什么能与关羽硬磕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因为纪灵力气也不小,能挥舞重达五十斤的三尖两刃刀,所以他硬顶住了关羽前几回合的进攻,成功拖入了僵持战。

但纪灵也是前段爆发力强,但后继乏力,他的耐久力不行,在与关羽的对战中体力消耗太大,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所以就“大叫稍歇”。张飞是个悍勇型的猛将。我们可以发现张飞的战斗特点:往往是在战斗中途,突然“大喝一声”,如暴雷一般,在敌将懵逼的一瞬间,放出大招,将敌人一矛挑翻。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张飞很擅长在战斗过程中发现敌人的破绽,而他利用“大喝一声”使敌人受到干扰而瞬间陷入懵逼状态,而露出的破绽就不会转瞬即逝,而是暴露时间更长,张飞则趁机行险发动大招,将敌人干掉。

分析了关羽和张飞两人不同的战斗风格和战术特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吕布不怕关羽,而是更忌惮张飞。以吕布的力量足以能够轻松扛住关羽的前段暴击,而在后面的战斗中压制住“再而衰,三而竭”的关羽,再利用关羽攻强守弱的缺点进行打击。但对付张飞不行,吕布无法把握张飞在什么时候突然搏命行险,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防他“大喝一声”后的大杀招。

心里老绷着一根弦,吕布在与张飞厮杀时候就无法尽情发挥自己的实力。而赵云是个全面型的战将,他各项技能都比较出色,攻守两端非常平衡,无论武艺、耐久力、膂力、勇气等各方面兼备,没有短板。同时,赵云还是个把握机会能力极强的战将(斩将率和突围成功率天下第一,就说明赵云把握机会的能力超强)。如果赵云与纪灵在两军阵前单挑厮杀,以赵云敏锐的观察力,肯定也能够很快发现纪灵在打斗中暴露出来的破绽。

但赵云没有张飞那一招“狮子吼”的神功,纪灵的一部分小些的漏洞还不至于达到致命的程度。而赵云把握住破绽刺伤纪灵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赵云与纪灵堂堂正正地交锋,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二十合之内刺伤纪灵。而纪灵却没有周仓如牦(máo)牛一般皮糙肉厚又耐扎,所以他受伤后拔马败下阵去的可能性更大。马超是个技术型的猛将。

渭桥一战,与许褚酣战二百余合,连斗三局,手中长枪被许褚挟住后折断,书中说“许褚力大”,可见马超在力量上是落在下风的。他上阵厮杀,主要靠的是精妙的枪法和出众的技术。纪灵虽然力气也不小,但与“拽二牛尾倒行百余步”的许褚相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许褚性情勇悍,杀法骁勇,这也是纪灵不具备的。所以马超如果在两军阵前与纪灵交锋,就会利用自己出色的技巧来破坏纪灵的战斗节奏,再发现其破绽,给予痛击。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黄忠  赵云  输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