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冯宝的得力助手,曾经率领部队与长城侯陈霸先,也就是未来南陈的建立者在赣石会师,回来后对冯宝说:“陈都督得人心值得敬畏,可以助他安邦定国。”她看到了南梁日薄西山的气数,也看见了未来南陈的建立。冼夫人故里可安定的日子没过多久,冯宝去世了。随后,萧勃逝世,朝代更替,岭表大乱。冼夫人在承受丧夫之痛的同时,携幼子冯仆主持高凉郡的政务,维持当地的社会秩序。

永定二年(558)冼夫人让他年仅九岁的儿子率领当地部落首领去丹阳朝拜皇帝。陈武帝很欣赏冼夫人的才干并且信任其品行,破格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这意味着冯家依然能名正言顺地掌握高凉州军政大权,而冯仆年幼,实际上掌握军政权的就是冯家的当家女主人,冼夫人。后来,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找冯仆跟他一起作乱,冯仆派使者禀告夫人,夫人说:“我为人忠贞,经历现在两个朝代,不能因为顾惜你就辜负国家。

”于是她带兵到边境拒敌,率领南越各部的酋长与陈将章昭达配合,内外相逼,将欧阳纥的军队击溃。冯仆因夫人的功劳被封为信都侯,这是少有的子凭母之战功贵。后来,南陈亡国,岭南几郡共尊冼夫人,号称圣母,保境安民,一直到收到陈后主的信物,夫人才悲恸归顺隋朝。4平阳昭公主放眼隋唐,隋唐英雄系列的演义小说塑造了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窦仙童、樊梨花等等,她们虽为女儿身,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笑傲沙场,不输男子分毫,可她们都是演义中的角色,史料里踪迹难寻。

那是不是找不出真实存在的隋唐女将?不,还有平阳公主。这位平阳公主,不是和汉景帝汉武帝有关系、嫁给卫青那位,而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李世民的胞姐。《旧唐书》《新唐书》皆无记载唐高祖三女具体的出生年月,她的故事,从唐高祖李渊的起义开始。隋大业年间,李渊准备起义,发密信召当时在长安的平阳公主及其丈夫柴绍到太原相助。

柴绍和平阳商议后独自前往太原,而平阳被留在了长安。但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为父亲起兵做了另一番准备——她回鄠县(今陕西户县)的庄园变卖家产,招募了数百山中亡命之徒(这是许多普通将领都不敢干的事),在关内起兵响应父亲。之后,治下不过千人的平阳公主招纳了好几支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胡贼”何潘仁的军队,有几万人。

据记载她派遣了马三宝去劝降收编,马三宝究竟是如何劝降,平阳是否对马三宝有所指点,史书上都没有详细记载,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何潘仁归降之后,“群贼”李仲文、向善志、丘利等义军也相继归附,平阳之军队势力大增。电视剧《天下长安》中的平阳昭公主平阳公主能镇住亡命之徒、胡盗、群贼这些蔑视规矩的人,在军队内做到令行禁止,足见其谋略魄力与能力。

公主令士兵所过之处不得抢夺百姓财物,令出必行,整个军队作风优良,威名远扬,远近投奔者众。不久平阳公主的军队就超过了七万人。老百姓称公主为“李娘子”,其军队也有了“娘子军”的称呼。平阳到底多厉害?得搞清楚七万人的起义军是什么概念,来做个对比:隋末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支,人数达到数百万,后来汇成三大反隋主力——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军和江淮地区杜伏威军。

瓦岗军顶峰时期人数为三十余万,窦建德手下有十余万人,七万相当于四分之一瓦岗军,一半多的窦建德军。这个数字并不小,要知道,李渊在晋阳起兵时,也不过三万之众。孤身一人以女儿身组织起如此规模的军队,还率军在关中打下一大片地盘,谁也无法否定平阳的能力。与李渊入关的主力汇合、和丈夫重逢后,平阳夫妻二人各率一支军队同攻一处,共破长安,他们都是开国功臣。

论功行赏时,这位李家娘子被特封为“平阳公主”,因其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不同。据传,攻破长安后,平阳还曾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绵山上的苇泽关,即后来的娘子关驻守,娘子关改名就是因为平阳曾率数万军人驻守此地。天妒英才,史书中记载的平阳公主事迹一下“快进”到了她的葬礼——“六年,薨”。和其他公主相比,平阳的葬礼被浓浓着墨,她的葬礼跟一般公主葬礼有所不同,她是以军礼下葬的。

她生前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死后也有军礼相送,皇帝还命令有关部门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她成为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也是古代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举殡的女子。5杨业妻折氏北宋、女将,这两个关键词一出,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百岁挂帅”的故事情节仿佛就在眼前播放。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将军  巾帼  将相  载入  列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