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洪家兄弟中只有洪若潭钱多人脉广,由此洪若潭独立担下300万还款任务,就手将其他两兄弟手中土地所有权收归己有。要说这事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洪若潭付出了300万巨款。而其兄弟当时也相当感激洪若潭,毕竟是洪若潭解决了家庭债务危机。可是后来随着洪家别墅越建越大,越来越气派,洪家兄弟内心失衡遂联手母亲花样找事。

于是洪若潭在母亲哭天抹泪攻势下,成为“男版扶弟魔”,不仅为兄弟还贷款,还要为其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久而久之,谁能忍受这般无休止的“吸血”重负?谁又甘愿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白白送人?由此年届5旬的洪若潭面对亲情困局开始选择反抗。可想而知洪家母亲与兄弟岂肯放弃可以不劳而获的“提款机”,遂开始跳脚公开辱骂洪若潭。

而洪若潭公众形象也瞬间逆转,由当地富豪一夜间变成了“不孝子,不把兄弟当人看的黑心强盗哥哥。”洪若潭面对声誉受损苦不堪言,不仅生意受影响,就连家人都被困扰,甚至还有至交好友都劝其息事宁人。洪若潭为之暴跳如雷:“贷款是我还的,两个兄弟各一栋房子,何来我抢兄弟遗产之说?”任凭母亲与兄弟怎样折腾,洪若潭这次铁心不妥协,也直接导致洪母更过分的戏码上演。

洪若潭发妻出车祸去世后,洪若潭曾得到一笔超千万的保险赔偿金,洪若潭创业也正是依靠这笔钱做启动资金。洪母为此不仅凭空捏造“洪若潭杀妻骗保”谣言,甚至还跑到儿子家一味挑拨家庭关系。洪母先跑到姚宝月面前说:“阿潭心里忘不掉孩子妈,你在阿潭眼中不算啥!”后又跑到孙子孙女面前说姚宝月这个继母如何如何不好。其实洪若潭与姚宝月夫妻感情很好,真正不能接纳姚宝月的反倒是洪家父母,以致洪若潭当年迎娶姚宝月违逆了父母之命。

而姚宝月为维护家庭关系,不仅主动做了节育手术,还视继子如亲生,与继子关系融洽并无嫌隙。可是三人成虎言语诛心,洪若潭一家在洪母挑拨之下,人人各怀心事烦恼不堪。洪若潭从未想到母亲居然做出如此有违道德,颠倒黑白之事,不禁为之气结,再加上公司生意频频受挫,银行贷款已逾2亿,各种压力一起袭来早已不堪重负。洪若潭面对难缠的家庭纠纷以及债务危机在洪家子女日记中都可寻到端倪。

洪孟瑜曾在日记中写到:“不敢跟父亲说父亲节快乐,家中风波不断,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为什么我的家会这么糟糕?”洪崇荏则在日记中透露:“父亲后悔投资扩大厂子规模,以致资金链断裂。”而洪若潭则在遗书中又透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诸多负面情绪压垮了洪若潭心理防线,可真正致其决绝采取“灭门自尽”方式的,还是其极端追求完美的偏执。

“他那个人就是道德洁癖、精神洁癖相当严重,无端被舆论受不了的。”多数认识洪若潭的人几乎都提到其性格中颇为极端的一面。洪若潭的姑父曾说其是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半点瑕疵。这些在洪若潭日常生活点滴中可窥见一斑。常去洪家别墅做客的林姓朋友介绍说,在洪家别墅抽烟不能弹烟灰,甚至有时等不及客人离开,洪若潭就开始打扫卫生,可见其对洁净的追求已到病态程度。

而洪家别墅庭院内的松柏间距都严格控制在90厘米,毫厘不差,可见洪若潭对细节的追求已颇有强迫症倾向。还有一次,一位朋友说洪若潭收藏的茶壶是赝品,洪若潭居然当场将茶壶摔碎。洪若潭对完美的追求就是这样刚烈极端,也正是源于这种偏执,其不仅对妻儿负责,而且热心公益,对当地教育以及彰滨工业区贡献极大。洪若潭苦心维护自己完美形象,却被母亲与兄弟破坏。

也许洪若潭自知如果杀害母亲、兄弟,社会舆论依旧不会放过其家人,遂采取“灭门自尽”最惨烈方式报复,以便母亲与兄弟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结语如果换成其他性格的人,也许面对压力会不以为意,然后逐渐化解。可洪若潭作为极端完美主义者,钻入牛角尖就难以摆脱各种洁癖桎梏。其实完美主义者表面自负,内心却极度自卑,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如果长期受挫就很容易导致习得性抑郁,从而会逐渐形成恐惧和逃避心理。

我们反观洪若潭性格就是完美主义中最为广泛典型的社会期许型:害怕负面评价,过度迎合社会期待的高标准,一旦出现瑕疵就害怕遭到世人贬损或看不起。所以巨大压力并不能成为动力,反会使其失去动力陷入颓废。完美主义就是一种病态,只有懂得顺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健康生活。可是洪若潭无法认知自己极端追求完美的病态成分,无法容忍世人的白眼,所以才会采取极端死亡方式,甚至其完成死亡过程都透着完美主义的影子。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汾阳市  田村  宝殿  打天下  武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