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围后北方的匈奴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汉朝的国力充盈。由于秦末赵佗在南越割地自立,所以汉武帝在位时主要扩张方向有三个:1、岭南地区的南越国;2、西南包含自大的夜郎王在内的领土(和平并入汉朝);3、向西开辟河西走廊并向西域进军反击匈奴。汉武帝向往扩张现是向河西进军,打响了反击匈奴的第一炮。

建立河西四郡后打开了进军西域的门户,接着平定南越国并把交趾并入中原王朝版图。接着西南腹地的夜郎等小国并入汉朝版图;接着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郡,朝鲜半岛中北部纳入中原王朝直辖。除了南越国以外,河西、西域、朝鲜半岛北部以及南部的交趾,都是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次子阔端,第一次把青藏高原和东北纳入元朝版图成吉思汗病逝后可汗之位由他的儿子窝阔台继承,在蒙古攻占西夏后根据蒙古分封的传统窝阔台把甘肃青海分封给了次子阔端,不足而立之年的阔端入主凉州。在蒙古三路分兵攻打南宋的时候西路大军就由阔端统领,进攻四川不利阔端决定先灭西南的大理后再攻打陇、蜀。

采用这样大迂回的战略,首先就得解决吐蕃。窝阔台去世后攻宋计划暂停,阔端派将领多尔达频繁接触吐蕃当地政教首领,深入了解吐蕃的政治与宗教。多尔达建议阔端用和谈的方式收服吐蕃,所以阔瑞决定在凉州与吐蕃会谈。1243年,阔端以汗国名义颁发诏书,亲笔书信,邀请萨班前往凉州会谈。1247年吐蕃与阔瑞会谈,双方就如何纳贡如何治理等达成了一致。

会谈结束后萨班向吐蕃各派发出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在结束吐蕃四百年分裂局面同时为后来青藏高原纳入元朝版图奠定了基础。除了青藏高原,东北作为蒙古帝国的领土在元朝建立后并入元朝版图。在元朝时青藏高原和东北第一次并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历经三代帝王长达70年清准战争,到乾隆时期平定了准噶尔后重新把西域纳入版图;更重要的是清朝对边境地区实施不是羁縻政策,而是直辖统治在乾隆时期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在数百年后西域再次回归中原王朝的版图。

古代权臣掌政的时候,皇帝的权力被架空,为何皇帝不能直接杀了权臣?

有一个真理,是对傀儡皇帝和权臣之间关系的最好解释,这就是:皇帝的权力来源于下级对他的服从。历史上的傀儡皇帝被权臣架空,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皇帝被文武群臣架空了,而权臣只是群臣的代理人。即便没有权臣甲,也会有权臣乙,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只杀一两个权臣,并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北魏孝庄帝,他就是年少气盛,当庭直接捅死了权臣尔朱荣。

但是杀了之后呢?他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光杆司令,有尔朱荣替他撑门面时,他还能人模人样的坐在皇帝位置上。没有尔朱荣了,他还是一个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手里既无兵可用,也没有心腹大臣拥护他的傀儡皇帝。后来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在洞明了孝庄帝的底细后,率兵攻入皇宫。活捉孝庄帝,然后把他给勒死了。后来更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孝庄帝的侄孙元善见当皇帝时,比他活的更憋屈。

为了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元善见暗中密谋杀权臣高澄。后来密谋之事暴露,高澄堂而皇之的跑到元善见面前质问:“陛下何故谋反”?元善见当时都气晕了,但也无可奈何。后来高澄被亲信杀死,元善见以为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可结果却是啪啪打脸,高澄虽然死了,可是高家又出了一个高洋。元善见继续当傀儡皇帝,高家继续掌权。这里可以猜想一下,如果当年汉献帝也像孝庄帝一样,一刀捅死曹操,曹氏一族必然会杀进皇宫,替曹操报仇。

因为不效忠皇帝的人,实在太多了。有曹操在,起码还能镇场子;曹操不在了,立马就天下大乱。像北魏孝庄帝和东汉献帝这样的傀儡,他们的统治基础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纵然有一些效忠皇室的人愿意维护他们,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他们都是不信任的。他们的皇权,在根基上已经崩塌,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崩塌。如果不能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天才皇帝,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就是,看谁的拳头硬,谁硬就应该让谁登基继位。

而不是看谁的祖宗十八代厉害。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帝遇见到自己有被权臣架空的可能性,为了规避风险,皇帝提前把权臣给杀了。但是准备不充分,被其它大臣投了不信任票,把自己推翻了。比如说后汉隐帝刘承祐,他爹刘知远,也就是后汉太祖临死前,给他留了五位辅命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这五个人,苏逢吉是宰相;杨邠和郭威是掌握军队的枢密使;王章是三司使,主管全国的赋税;史弘肇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负责京城警备。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跨服  征途  来袭  战火  远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