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民怨沸腾,如果不是内阁出面阻止,清室早已大祸临头了。”紧接着,鹿又威胁说:“我们已在景山架好了大炮,按原计划只限二十分钟出宫,如若不然,便开始射击,你们看着办吧!”绍英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去向溥仪报告。他一进门,便颤声喊道:“皇上,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叫签字。还说限二十分钟搬出去!”溥仪一把夺过公文,想看个究竟,可是眼睛像突然花了一样,看不清是什么,他觉得天旋地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稍停了一会,他又火冒三丈地喊:“马上搬出去?那我的财产呢?太妃怎么办?快打电话找庄师傅!快找王爷!找王爷!”“国丈”荣源像断了气似地回答:“电话线断了,门口已把上了人,出不去了。”屋里所有的人都惊慌得团团乱转。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尽量拖延时间,以宫内人员和物品太多,马上出去有困难为托辞,不肯即日迁出。

绍英去和鹿钟麟商量,结果允许延到下午3点,溥仪的父亲载沣、帝师朱益藩、陈宝琛也被允许进宫。溥仪一见载沣,便叫道:“王爷,该怎么办呢?”可是,载沣的主意并不比儿子多,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迸出一句废话:“听、听旨意,听旨意。”溥仪又急又气。快到3点时,绍英进来,他哆哆嗦嗦地说:“鹿钟麟又催啦,说,要快,快点,不然的话,景山上就要开炮啦。

”上图溥仪与鹿钟麟说话间,鹿钟麟、张璧已带着几名国民军士兵进入了宫内。鹿钟麟来到溥仪跟前,将两枚手榴弹放在绍英前面的桌子上,然后指着公文说:“请陛下在上面签字!”溥仪见鹿来势汹汹,大惊失色,连忙在公文上签了字,并交出象征皇权的“皇帝之宝"和象征宣统帝位的“宣统之宝”两枚印玺,由鹿钟麟送往国务院封藏。醇亲王载沣一见溥仪签了字,捶胸顿足,他摘下自已的顶戴花翎,扔在地上,嘴里还结结巴巴地念叨着:“完了,完了,大清完了。

”下午3点,溥仪及婉容、文绣等人乘坐汽车,在鹿钟麟、张璧的护送下,驶出紫禁城,回到了溥仪阔别16年的醇王府。溥仪下车后,鹿钟麟握着溥仪的手说:“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溥仪反应很快,回答说:“我既然同意修改优待条件,当然已不能再称皇帝,惟有以中华民国国民的一份子自居了。”鹿钟麟笑着说:“既然是普通的国民,我们军人就有保护的责任。

现在除了传令部下对你严加保护外,你有什么临时情况,直接电话通知我,我随时应命。”警察总监张璧也走过来对溥仪说:“既然是个公民,就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将来也可能被选做大总统呢!”一听“大总统”三个字,溥仪的心里立刻翻江倒海,他默默地走进了醇王府。不久,溥仪在日本驻天津的警察署署长和几个日本警官的“护送”下,乘火车去了天津。

溥仪是如何被逐出紫禁城的?

溥仪当年是怎么走出皇宫的

溥仪的一生堪称传奇,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算是把一个新旧时代变换的所有辛酸都感受了一番,经历过许多起起落落之后,最终被赶岀紫禁城。1924年,冯玉祥带着部队闯入紫禁城,直接要求溥仪等人离开紫禁城。溥仪一家落魄离开,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回家看看。多年之后,当溥仪买了门票踏入紫禁城时,也许他感慨万千,也许他内心五味杂陈,可他已经无力改变这一切,因为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美国独立时,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溥仪当年是怎么走出皇宫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每个国家的历史都值得我们仔细的品读,如果把我国的封建历史放在世界的舞台上,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呢?今天和有书君一起聊聊在美国独立的时候,乾隆皇帝这老爷子在干嘛呢?一、从1776年签署的《独立宣言》到1873年的《巴黎合约》,美国的独立战争终于推翻了殖民统治,迎来了独立。

当时的北美还是处于英国的铁蹄之下,没有自己独立的军队,而仅有的民兵也只是作为作为配角,来支持法国对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统冶的打击。当时法国的海军对英国的海军进行了挑战,继而又挑起荷兰、西班牙等国一起向英国宣战。这个时候北美地区则以“波士顿倾茶案”为引子,法国和美国各怀心思、一致对英。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英国群起而攻之,哪有不败之理?当一个民族开始觉醒的时候,就必然会推翻压迫他的统治。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乾隆  宝青玉  交龙纽  延禧  印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