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势力之外,项羽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导就是楚怀王,楚怀王虽然是个傀儡,但在名义上仍是楚王,项羽在分封天下之时,把楚怀王封为义帝。这个天下之所以是项羽来封,根本原因就是项羽的拳头硬、实力强,所谓有枪杆子就有话语权,但是项羽这个时候是不能称帝的,如果这个时候项羽称帝,那完全就是政治幼稚。首先,项羽上面有个楚怀王如何处理?杀了楚怀王?那不是天下舆论哗然,虽然当时讲实力,但是也要讲名声的,项羽不能直接了当地杀了楚怀王,那样会引起天下所有诸侯的反对。

项羽虽强,但是与整个天下为敌,还是有些吃力的,一旦贸然称帝,就会引来天下所有诸侯的反对,联合起来对搞项羽,那样项羽就处于不利局面。项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天下诸侯不能联合,各自为战,这就是项羽分封天下的原因,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之后,这些诸侯就会回到封国,这样势力就分散了,项羽就能一个一个来收拾这些诸侯,继而统一整个天下。

事实上,项羽就是这么干的,项羽想称帝的企图是分几步走的:第一步:分封天下,让各路诸侯回封国就位,分散了诸侯们的势力,只要他们不能联合起来,项羽就不怕其中的任何一个诸侯,包括势力第二大的刘邦在内。第二步:利用分封故意制造矛盾,比如让三个秦朝投降的秦将封在关中秦地,堵住刘备出川的道路,还有把原来的赵王赵歇封成代王,把原来的燕王韩广封成辽东王,把原来的齐国一分为三,分了三个小国,让他们相互制衡。

另外项羽还故意不封陈馀、田荣和彭越,分封原本就很难公平,再加上项羽这么一封,诸侯之间也存在了矛盾,只要诸侯们之间有矛盾,就不能联合对抗项羽,项羽就能逐个击破了。第三步:杀义帝,在分封之后没多久,项羽就派出了英布等人暗中杀害了义帝。第四步:开始逐个收拾诸侯,最终完成真正的统一。结果没想到的是,田荣、陈馀、彭越、刘邦等人几乎是同时起来反对项羽,并爆发了直接的战争,项羽没有想到刘邦与田荣同时发难,也没有想到在反秦战争中那么能打的章邯轻松被刘邦击败。

项羽没法两线作战,才选择了先打田荣后打刘邦的战略。项羽从分封天下开始之后的战略没有错,但是时间有点急了,项羽分封天下才26岁,他有的是时间和诸侯们玩,但是项羽操之过急了,最重要的就是杀楚怀王(义帝)太急了,分封没多久就杀了。这也成为刘邦进入关东之后讨伐项羽的一个重要起兵名义。同时项羽也没有想到田荣那么能打,居然把他封的三个齐地的王:田市、田都、田安都打败或杀死了,项羽也没有想到自已会面临两线作战,还在随后对齐地的战争中,打败田荣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治手段,对齐地百姓烧杀抢掠,因此深陷齐地战争泥潭,这是刘邦能一路高歌攻进楚都彭城的原因。

霸王项羽没有当皇帝,却为何被记录在《本纪》当中?

按照司马迁的解释,“本纪”的意是法则、纲纪。以皇帝事迹作为纲领,采用编年、记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变迁、时代的大势。司马迁把项羽也列入本纪,认为项羽虽非天子,却在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太史公把他放在本纪中,是对其亡秦的肯定。从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中:“大政皆由羽出,号称西楚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楚霸王项羽是皇帝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项羽可以入本纪?

皇帝这个词,本来就秦始皇时期发明的。在那之前的天下之主,从来都是天子嘛。天子,在周代,官方的称呼也不过是周王。进入东周开始,僭越王号的诸侯太多了。“王”这个称位,到东周后期的战国时代,说多到烂大街是夸张了,但也确实多得可以了。战国七雄,大家都是“王”。这样的情况之下,秦并天下之后,秦王政才不得不重新拟定天下之主的称谓。

这才是有皇帝这个词。其实,司马迁收入《史记》收入本纪的人,未必需要是皇帝,准确地说收入本纪的人是天下之主就成了。天下之主的称谓,本来也就不是只有皇帝的,甚至都不一定是称王。吕后临朝称制为天下主,她也被收入进本纪。吕后可以进本纪,项羽自然也可以。因为西楚霸王项羽也曾是当天下之主。项羽入咸阳,亡秦之后,大封诸侯那会儿,他已经是天下之主了。

项羽取得决定胜利,为什么不统一天下登基称皇,却自称西楚霸王,而分封诸侯各自为王呢?

  作为楚国大贵族之后,项羽的政治理想就是推翻秦帝国,复辟被灭掉的楚国,仅此而已。项羽并无意于继承秦始皇的“皇帝”称号,他的自我历史定位是“西楚霸王”。说白了,项羽很大程度上就是旧六国贵族利益集团的总代言人,对秦王朝“反攻倒算”后,自然不会再回到大一统,而是倒车回战国,做个春秋五霸式的诸侯之首。当皇帝难道不比当个“霸王”好么?大一统的皇帝体制难道不比诸侯分封制更好么?在秦始皇时代以及之前,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人,可能真的不这么认为。

大一统在中国政治文化上的压倒性优势维持了如此长的时间,以至于我们几乎遗忘了,“大一统”曾经只是秦始皇的政治狂想。以一个当时主流人群的角度来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项羽,仅延续了 14 年的“大一统”皇帝体制只是秦始皇拍脑袋想出来,严重缺乏历史与理论资源的不靠谱政治狂想。在项羽的历史记忆中,周王朝确立了八百年的王国“分封制”(封建制)才是历史的常态与天道。

而秦始皇的统一,则是一次偶然的历史方向性错误,那么好的楚国怎么可能说灭就灭掉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楚不是在项羽手中“复国”了么?抛弃秦始皇的郡县制,回归战国分封体制才是正道。说白了,秦始皇扫平六国之后,六国遗民只是短暂的被暴力压伏而已,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非常反感秦自商鞅变法之后的那一套“严刑峻法”,他们只是等一个机会,打倒秦帝国的大一统,回到战国时代。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楚霸王  国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