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呢?都是老江湖了,林冲难道听不出来?结果等鲁智深走后,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结果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此话一出口,董超、薛霸就是再傻,也能打听出来了吧!回去他们自然会禀告经过,那么鲁智深以后还怎么过?高俅岂有不报复之理?这样的操作,当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本来,董超、薛霸收了“买命钱”,想要在途中结束林冲的性命,我感觉正常人,也能看得出来这俩人想干嘛,要说林冲带着枷锁,施展不出来,斗不过两人,只能逆来顺受还说得过去,但是鲁智深救了他之后呢?他如果想杀那两人,估计也是举手投足间的事,可是林冲还没有!为什么没有?其实和他说出“相国寺、拔柳”的目的是一样的:表示自己仍然是听话的,未来还想合作,将来还希望能东山再起,所以两个公人,我不杀,来救我的人,我也告诉你是谁。

从此以后,鲁智深见林冲总是客客气气地叫一声林教头。鲁智深,可以说被林冲坑了。三、看当梁山军队三败高俅之后,宋江请高俅“上座”,这应该说是林冲自被陷害以后,离高俅最近的一次,而林冲,在所有梁山伯“好汉”中,应该说是被高俅玩的最惨的一个人。按说,林冲对高俅的痛恨,是到了极致,可是林冲居然能忍住不下手,就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这也太能“忍”了。

如果说,当时碍于大家的脸面,不好下手,但以他的本事,估计真想铁了心、放开膀子干,也不是没机会的(当然,我承认这或许有点牵强,但的确能说明林冲隐忍的能力很强)。四、杀当林冲到沧州服刑地点后,本想认真工作,但是高俅还是担心斩草不除根会有后患,所以让陆谦、富安等人去算计林冲,一场大火,让林冲差点没躲过去,这时候,林冲才真正意识到,高太尉,并没有看出来、或者并没有把自己的妥协当回事,他怒了,也失去了所有的幻想,杀了陆谦等人,亡命天涯去了。

另外,林冲在柴大官人介绍他去梁山以后,遇到了白衣秀士王伦,不错,王伦对他确实百般刁难,但是最终,还是让他入伙了,让他有了落脚之地,这不能说有恩,但起码也不是不义吧?但是,林冲却在吴用等人的“激将”之下,火并了王伦,他的隐忍去哪里了?他对高俅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底线,但是对王伦,有必要这么狠?王伦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气的人,但是罪不至死啊!所以,综合上述四件事情,我们能看到,林冲该隐忍的地方,真的是太能忍了,其城府,也令人瑟瑟发抖,“休、卖、看”三件事,都能体现出来;但是,林冲一旦爆发了,却能够狠下心来,做的非常绝,杀王伦、陆谦等人便能看得出来。

如果说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那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朋友评价林冲的朋友和同事不少,但其中比较了解他的,一个是发小陆谦,另一个便是他帮助过的人李小二。但这两人,对林冲却有着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识。陆谦可以说是林冲的“发小”,两人自幼相识,后来在官场上,也经常见面,陆谦对林冲的评价,其实是借助另一个“同事”富安说出来的。

陆谦和富安,一起设计陷害林冲,富安曾表示过,林冲“怎敢恶了太尉”,意思就是,林冲是不敢、也不会得罪高太尉的!这无疑助长了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气焰,也间接造成了林冲日后的悲剧。在富安和陆谦眼里,林冲是一位不敢反抗上司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林冲的“安分守己”,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博个封妻荫子,那自然不愿意得罪上司。

另一个人,李小二,却不是这样评价林冲的。李小二是在林冲刺配沧州时遇见的,林冲曾帮助过他,所以对林冲比较好,当听到陆谦等人的阴谋后,他曾对妻子说:“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意思是说,林冲是个性急的人,一句不合,就有可能杀人放火!为什么两人评价林冲,会有这样大的不同呢?其实,只是因为两人身份不同、所在的位置不同,富安是官府众人,李小二只是普通人,这是不是暗示着,林冲的“性急”,只对普通人才有,对上司,是万不得已,不敢得罪的,这也就是他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忍受高俅压迫的原因!他是真的不想把路走绝、走死。

金圣叹,无疑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精炼地概括出了林冲的性格中的优缺点,所以才会说他是“毒人”,但林冲的品质,也无疑是能干大事的人,所以金圣叹也评价他是“上上人”。结束语无疑,林冲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他有才华、不甘做一个小人物,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个“封妻荫子”,可令人无奈的是:他生错了时代,他跟错了领导,他交错了朋友,这三点,就足以让他万劫不复,即便再隐忍不发,即便再怎么妥协退让,最终,都会走向悲剧的结局。

这一点,很重要。林冲有错吗?我觉得即便有,也并不需要负全部责任。林冲只不过想努力上进,但却遇见了高俅这样的领导,假如林冲的领导是一位正派的人,那凭借林冲的性格和本事,绝对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有人说,林冲狠毒,本质是坏的,但我却觉得,他并不坏,而更多的是无奈,是想成功但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无奈,他没有看清当时的环境,深入其中,所以很迷惘。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林冲  qq  逼上梁山  水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