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个利润令很多开厂的老板都汗颜,真的看不出来。他说每天早上9点开始烧猪毛,洗肉,然后基本上3个小时就能完工,中午照常吃饭,午休。下午1点开始卤,2点开始泡猪头,制作盐水鸡,等到4点就可以捞起开卖了。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肉不嫩滑,也会缩水。每天晚上8点就能下班了。也是正常的上班时间,而且还不用出去给别人打工,自由。

他还不止一次的承诺:既然你看得起我,我一定会用心教,保证他做出的味道和我的一模一样。老板的确很诚心,而且这个人品也很不错。第二天朋友如约而至到他店里,刚开始只是熟悉一下流程,原来他卤的和卖的不在同一个地方。从烧猪毛到洗涤,卤料的进货渠道,量用多少,事无巨细,都是手把手教学。平时卖的时候就在店里帮忙,看他怎么切肉,按客户买的多少,怎么配调味料,每样放多少,怎么和顾客沟通。

大概半个月之后,朋友就已经出师了。在另外一个区也开了自己的小店,那个老板朋友还会经常过去帮下忙,这份仗义真的没得说。现在朋友的店也已经稳定了,虽然客流量比较少,但是每天600 的利润还是有的。写在后面的话:都说一门生意能做得风生水起,一定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我想说,更重要的是手要勤,人要肯学,嘴巴更要像抹过蜜一样会哄才行,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如果朱标造反,朱元璋会咋办?

如果朱标造反,朱元璋会咋办

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九岁就被立为吴王世子,从十三岁那年被立为大明朝的首位皇太子算起,在太子位置上一蹲就是二十四年,直到因生病去世。与生于草莽、长于江湖、立于丛林里的“食肉动物”朱元璋相比,朱标这朵由马皇后和名士大儒宋濂在温室里培育的名花自然就多了份儒雅仁和,少了些霸气硬朗,“仁柔孝友谊,出于至性”。

这从点上来看,父子二人其实有着天然的对立性,这也为他们之间产生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以及若无似有的矛盾提供了孕育的温床。朱标画像朱标的实力朱标这个皇太子的含金量之高,甚至可以说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与其他皇太子所不同,朱标的东宫没再循照惯例单独开府,而是直接把朱元璋这个皇帝的核心班底原班人马再完整复制出了一套太子班底:左丞相李善长任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任太子少傅,常遇春任太子少保,其他开国重臣在太子属下各司其职。

尤其是常遇春,朱标还娶其女常氏为太子元妃,结成了翁婿关系。这个班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朱元璋把帝国执政资源全都押在了朱标身上,没留任何余地,同时还彻底断了其他皇子争嫡的任何非分之想。朱标这皇太子的含金量和存在感,放在历史长河中恐怕无出其右者了吧?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朱标造反的话,就不但是造朱元璋的反这么简单了,几乎就等于造自己的反了。

朱元璋画像不过话也说回来,这种情况下的朱标造反是没可能的事情了。道理非常简单,他能说服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帮他反对朱元璋吗?没可能的事情了。事实上,朱标也从未动过提前抢夺皇位非分之心。他就安安静静地做他的太子,可是他不能。朱标的困惑朱标的困惑不是皇帝老子总想着“换马”。真实情况是,直到朱标病死朱元璋都从没想过让其他儿子取代他,他的地位非常之稳;朱标的困惑也不是其他兄弟们为了争夺嫡位而对对他放冷箭耍阴招,他的太子之位绝对安全。

朱标的困惑在于,他与父皇朱元璋既不志同道合,又都有点相互瞧不上。朱标完全不认可父亲的执政方式,认为他过于苛政,随意用合法暴力机器大批量消灭权势功臣和贪官污吏的肉体。而对朱元璋来说,他虽然知道第二代守成之君不必彪悍,只需仁政爱民,可每当他看到遇事每每都一脸恭谦温良、斯斯文文、不徐不疾、有礼有节的朱标,有名之火就腾腾按捺不住,痛心这个长子一点也不像老爹。

朱元璋画像总之,这对父子之间、皇帝与皇储之间虽然好像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对抗性矛盾,但二者的关系还是有点怪怪的,是那种有点尴尬的怪。朱标的“造反”与太子刘据、李承乾等公开起兵反抗父皇刘彻、李世民不同,朱标对朱元璋的“造反”不是起兵夺位,而是造的思想上的有关执政方式的反。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让牵扯进来的三万多人都送了命。

对于几乎杀红了眼睛的朱元璋,朱标看不下去了了,他劝谏父亲“陛下诛夷过滥,恐伤天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杀人上瘾,恐怕会不再受上天眷顾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话火力实在够猛,这也许既刺伤了朱元璋的自尊心,又可能让他对朱标的“软弱”极度鄙视。朱标的老师宋濂也卷入了“胡惟庸案”,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朱元璋才把宋濂由杀头改成流放,暂时收监。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造梦  魔君  西游  百眼  慎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