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征辽国时斩杀耶律得重,和征方腊的时候斩杀方貌,都是在对方败逃时,被打野的武松,先把马砍死砍伤,然后趁对方落马之际,直接干掉。但是在征方腊时,武松还十分精彩的秒杀了杭州二十四将之一的贝应夔。当时鲁智深和武松双战江南国师邓元觉,邓元觉不敌二人败逃,二人去追杀。贝应夔出来接应,按说方腊手下的将领实力都不弱,要不也不能杀死梁山军大半将领。

贝应夔是生力军,而且主动出战,体能和气势都不落下风。可是武松见他一枪刺来不躲不闪,丢掉手中一把戒刀,抓住枪身一下把他拉下马来,用另一把戒刀,潇洒自如的把他秒杀了。可见武松虽然不骑马,但是也并不惧怕跟马军将领作战。而且战术运用灵活自如,无懈可击。如果林冲跟他骑马交战,一得防止他直接袭击战马造成自己落马;二得防止自己的丈八蛇矛被武松拉住,自己落马,或者失去兵器落入下风。

而且书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还能醉打“三年泰山争交,不曾有对”的蒋门神,双臂举起天王堂前五百多斤的石墩,可见其力大过人。书中只说林冲枪法高超,可没说他天生神力,所以一旦蛇矛被抓住林冲必处于下风。这么说来林冲骑马战武松胜算不大。假如林冲步下战武松这两个人虽然都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但是在书里基本没啥交集。

他们之间的战力只能从其他方面的信息横向比较。林冲在梁山的时候跟杨志打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然后被王伦给叫开了。由于书中一句“战到分际时”很多看官也是吵得不可开交。就算林冲略战上风,其实优势也不大,暂且就算个五五开吧。杨志上二龙山的时候,跟鲁智深战了四五十合也是不分胜负。可见在步战方面林冲、杨志和鲁智深战力是相当的。

鲁智深跟武松没有直接交锋,间接上也不好比较。从梁山排名上,两个人功劳差不多,但是以前鲁智深的官职比较高,在二龙山的时候也是第一寨主,所以排在武松之前也属正常。武松力量大,鲁智深的力量更大,曾倒拔垂杨柳,而且天天拎着一个六十多斤的禅杖当武器,力量上应该在武松之上。两人的武艺也是不相上下,书中多有精彩表现,上梁山之后也常常一同行动。

但是武松的机智却在鲁智深之上。在十字坡,鲁智深被孙二娘麻翻,差点成了肉馅。而同样的伎俩用来对付武松就没用了,武松轻松的就把孙二娘反制了。而且鲁智深血槽太短,一饿了就打不动。在瓦罐寺就因为饿肚子就没打过崔道成和丘小乙。武松则是遇强则强,越在绝境越能激发出惊人的战力。景阳冈打虎,飞云浦一VS四的反杀,都是绝地反击的绝佳表现。

所以综合考量两人老王认为,二人对战短时间内不分胜负,但是论持久战武松还是略占上风。林冲武艺虽高,但是为人却十分怂,面对逆境只想逆来顺受。董超学霸两个菜鸟加害于他,他都没想过要反抗。综上所诉:林冲在马上对战武松没有胜算;在马下对战武松可以一战,不过如果到了搏命的阶段,最终获胜的终将是逆境中的王者武松。。

周侗的五大弟子,林冲只能排第二,第四位号称“万人敌”是真的吗?

话说北宋哲宗元符元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周侗,结束了禁军教练生涯,在好友,名将宗泽的推荐下,进了京师御设武术馆,做了天字第一号武木教师。不久,便有二个青年经宗泽介绍前来报名。这二人身高都在七尺开外。一人生得方面大耳,目光炯炯,虎背熊腰,是河北大名府豪富之子,姓卢名俊义。另一人豹头环眼,神采奕奕,细腰乍背,乃当地人氏,姓林名冲。

周侗通过谈话和观察,知二人都思想纯正,且都有武功天赋,心里高兴,便悉心教授二人。过了半年,又有一青年持书信来拜周侗学艺。此人身高七尺五寸,眉清目秀,风度翩翩。周侗读书信,原来是昔日的一个有一面之交的曾头市曾长老写来,请周侗帮助教授其义子史文恭武功。周侗见史文恭风度不俗,便也答应下来。周侗原是名震晋陜河北的大侠,十八般武艺无不精通,尤其在枪术和箭术上更是独有造诣,天下无双。

他的这三个徒弟也都偏爱枪术。所以教的高兴,学的用心,技艺精进。到三年期满时,三个徒弟竟都成了枪术高手。卢俊义和史文恭一个回了大名府,一个回了曾头市。周侗最喜爱林冲,便向宗泽推荐,让林冲去干他的老行当,做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这三个人在《水浒传》上互有交集,此处略过。这一日,周侗无事,去郊野散步,却见一大汉,身高八尺,豹体猿臂,手里拎着一酒葫芦,边走边喝,摇摇晃晃迎面走来。

小路很窄,周侗向一边躲让,大汉一个趔趄,竞撞在周侗身上,周侗忙提气定身,那大伙如同撞在一座山上,身体被弹将出去,踩在水田里,溅了两腿泥。大汉大怒,吼一声,上前来,挥拳便打。周侗抬手接住对方来拳,顺势一带,脚下一勾,那大伙扑于水田之中,满身狼藉。大汉爬起来,便跪到周侗面前,连连说:"弟子有眼不识泰山,请老师傅原谅弟子鲁莽!敢问师傅尊姓大名。

"周侗报了姓名。那大汉说:"敢情是名震江湖的周老师傅。怨不得如此。请老师傅收我为徒儿,教导弟子一番。"周侗问:"你是哪里人氏,姓甚名谁?"那大汉说:"弟子是山东郓城县人,叫武松。"周侗一惊,问:"莫非是井阳岗上打虎的武松吗?"大汉说:“正是弟子。"周侗大喜,急忙搀起武松,说:"壮士请起,老朽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武松本有武功根底,又得周侗亲自指点,武艺精进。后来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很是轰轰烈烈了一场……周侗的最后一个徒弟,便是抗金名将,名垂青史的武穆王岳飞岳鹏举了。也是凑巧,那一年金兵入侵,京师震动,周侗因年事已高,携家迁移,路过汤阴县岳家庄,见一场院上正有一队青年人在练武。为首的一名青年身高七尺左右,面庞清秀,英气勃勃,正在练枪术。

那一杆红缨枪被那青年耍得如梨花飞舞一般。周侗驻足观看了一会儿,频频点头,暗暗喝彩。却见那青年收住枪,走上前来,冲周侗深深一揖,朗声说道:"老师傅好。我见您频频点头,莫非您识得枪法吗?请问您尊姓大名。"周侗说:"我姓周名侗,略懂一点枪法。"那青年说:"莫非您是陜西铜臂大侠周老先生吗?"周侗说:"正是老朽。

你姓甚名谁?"那青年又惊又喜说:"真是周老先生,太好了。晚生名叫岳飞。老先生这是要去哪里?"周侗说:"我要去一个朋友家,路过这里。你们这是干什么呢?"他指了指那一队人。岳飞说:"我们在练武,准备投军打金兵去。"周侗说:"好啊,有志气!"岳飞说:"那您就别走了,留下来教我们武艺吧!"周侗素有爱国之心,听岳飞要投军抗金,心里便喜欢上了他,又见岳飞相留之意诚恳,便答应了岳飞,留在了岳家庄。

从此岳飞待周侗如父亲,周侗倾心教授岳飞,不仅教枪法,也教排兵布阵之法,还把绝技杀手锏传给了岳飞。后来岳飞在收降杨再兴,大战金兀朮时,杀手锏大显神威。一年之后,周侗去世。岳飞安葬了周侗,便辞别母亲,带着一班兄弟,投到宗泽旗下,走上了波澜壮阔的抗金的战场,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欢迎点评。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林冲  逼上梁山  绝技  擅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