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人的出生本身就是歌舞姬。但由于后宫的女人太多,有时候则必须大肆贿赂太监等皇帝身边的人,比如画师,以增加出镜被选中机率。可是后宫的女人长得再漂亮、再会跳舞,但是如果没有机会见到皇帝,仍然是无法上位的。因此就有了很多“选美”的方法,比如晋武帝的“羊车望幸”、唐玄宗的“投钱赌寝”。但是,这些都比不上汉元帝的“写真集选美”。

因为古代条件受限制,没有照相机。对后宫女人的写真集,只能由画师一笔一笔的去描。所以画师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宫参选人的命运。因此,后宫必须不惜一切条件的去包装自己,给足画师“润笔”。只要“润笔”足,加美颜、加大眼、加长腿、加滤镜……这里面有个失败的案例,那就是王昭君。很难说她是对自己的美貌过于自信;还是因为真的缺钱;或者不屑这种潜规则。

结果画师毛延寿将王昭君画成了个丑八怪,自然得不到皇帝的临幸。结果阴差阳错,匈奴需要和亲。汉元帝想都没想,就把最丑的送出去了。是临走前送别,至少得见一面吧。结果这一眼看完,恨得汉元帝直拍大腿,一怒之下,将毛延寿等人杀掉了。当然这只是刘歆写的一个故事,但是这也说明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便你是一个大美女,实力很足,你也要懂得包装。

清朝不准“以色侍人”,因为吸取了前朝经验,在礼制方面规定的太细了。明朝时,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为了防止后宫干政,特别是外戚专权。他规定了姓朱的皇帝只能是老百姓的女儿,但是这不妨碍明朝的皇帝娶“色”,所以玩坏身体,不长寿的很多。所以到了清朝,吸取教训,就坚决不能娶“色”了。赵飞燕、赵合德这一类的就流行不起来了。

清朝的后宫,礼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会不会跳舞不重要,反正当了正主你也不能跳,跳了就不庄重了。清朝的皇帝甚至不允许和嫔妃们一起过夜。而且皇帝每次临幸都是机械式完成任务,如果你表现过于主动了,花样多了,就会被视为“淫”,太监根据祖宗家法,都可以让你下一次见不到皇上。所以可想而知,这种味太味同爵蜡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感情交流可言。

因为皇帝只有跟皇后可以一起过夜,深入交流感情。所以清朝又出现了很多跟皇后关系特别好的皇帝,最典型的就是“大猪蹄子”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一死,乾隆变得就不像个男人一样,变的神经,爱计较。然而清朝后宫“祖制”规定了,女人想出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拼命生孩子,为皇室开枝散叶。只有为皇室开枝散叶,你才有机会得到“晋升”。

所以后宫女人最关心的就是皇帝晚餐后,那放绿头牌子的盘子里面,自己的牌子是不是最靠前?所以要讲究差异化吸引皇帝注意,但却不太可能。《康熙王朝》里面,在畅春园,宝日龙梅把发钗放到了盛放“绿头牌”的盘子里,结果康熙一眼就选中了。这种事情也只能出现在小说、电视剧里了,谁要是敢把自己的牌子做的跟其他人不一样,或者说不按照既定的排放次序排放。

中国古代皇帝是怎样选择临幸妃子的?

中国古代皇帝是怎样选择临幸妃子的

关于皇帝临幸妃子的方式,《周礼》里面就规定了:“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说的是女御81个人,一共陪天子九个晚上,也就是每晚平均9个人;世妇27个人,三个晚上,同样也是每晚9人;九位嫔一起一共一个晚上,三位夫人一起一个晚上,王后可以单独一共人一共晚上;这样一轮下来……天子精尽人亡……不不当然不是,这样一轮下来刚好是十五天,十五天一个轮流之后继续从81个女御开始轮。

如果你要问那这么多一起上,天子到底宠幸哪个?很抱歉我没做过天子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个基本就看天子开心了。《周礼》对后世帝王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唐朝的嫔妃陪侍御寝制度就是在《周礼》上进行调整,他们按月亮的圆缺分为渐满(前十五日)和渐缺(后十五日),所以从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轮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则反由地位高的轮到低的。

而根据汉代的《春秋传记载》用的基本也都是这个制度。其中比较例外和特色的就是非汉族的清朝的,也就是大家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翻牌子”方法,由敬事房太监把写有嫔妃名字的绿牌子放在皇帝面前,皇帝翻到哪个就是哪个了。当然了,以上是通俗的,也是礼仪上的皇帝临幸妃子的进御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实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比如说专宠一个人(杨贵妃),比如说自己个人定制一些比较好玩又高级的进御制度(丢骰子、羊车法等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办法),这个就全靠皇帝的荒淫程度各自发挥了。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妃子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