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时的孙悟空并不知道此事,知道花果山被毁时,已经五百多年过去了。此时的他因为三打白骨精的事,被唐僧赶走,无奈之下返回花果山,结果发现一片狼藉:“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愤怒之下的孙悟空却没敢找二郎神报仇,而是灭了前来抓猴的一千猎户:“可怜千余人马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那么有几个疑问就出现了,也对应题目,那就是孙悟空已经伏法,二郎神为什么还要火烧花果山,赶尽杀绝,不怕孙悟空日后报复?再有就是,孙悟空也是睚眦必报的人,为什么后来再遇到二郎神,却绝口不提报仇的事?要想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必须从孙悟空跟二郎神的第二次相见的情况分析,只要搞清楚了他们这次见面的诡异表现,就能拨开云雾见真相。

孙悟空跟二郎神的第二次相遇,发生在祭赛国,当时孙悟空跟猪八戒正在大战九头虫,孙悟空眼尖看到了天空中有一群人飞过:“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记住关键词,孙悟空称呼梅山七圣为七圣兄弟,这里面就包含了二郎神。孙悟空这样说,猪八戒却很纳闷,既然是你的兄弟,你喊一声就是了,干嘛让我老猪去呢?二、孙悟空的解释是这样的:“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这句话问题很大,取经路上把孙悟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妖怪大有人在,有几个还把孙悟空直接干哭了。

也没见他羞于见人家啊,还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战,或者搬救兵,或者硬刚。而且,孙悟空用了“降伏”二字,即使后来他从八卦炉中出来,他还敢跟如来佛祖打赌呢,哪里被“降伏”了?况且,二郎神胜了孙悟空,本来就是胜之不武,用马保国的话讲就是,年轻人搞偷袭,不讲武德!孙悟空本来跟二郎神势均力敌,本领不相上下,但一个王者带着一堆青铜,跟一个王者带着一群白金,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真君跟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絷棒抽身就走。

”作战讲究的是气势,那种一鼓作气的霸气,两方硬刚,谁先怂了,谁也就败了。随后的战斗中,孙悟空就开始处处被压制,再到最后二郎神直接招呼四大天王和康张太尉一起围攻孙悟空。这还不算,在天庭观战的太上老君还在观音菩萨的怂恿下,用高空抛物的方式扔下来一个金刚圈,狠狠地砸到了孙悟空的头。这么高的天上掉下了一个金刚圈,换一般的妖,早被砸死了,但孙悟空仍然能抗住,不过还是被砸了一个跟头。

这边还没等爬起来,二郎神的宠物又发动了攻击,哮天犬飞身向前一口就咬住了孙悟空腿肚子,这又跌了一跤。所以,整场战斗都不太公平,多打一的情况下,还有不讲武德的高空抛物,以及发动宠物攻击。以孙悟空的性格,他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不承认败给二郎神,或者干脆再打一场,而不是羞于见二郎神。三、如果仅仅是羞于见人家也就罢了,关键是孙悟空见了人家后,还称呼人家为恩人:“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难道孙悟空也学世故了,被社会锤炼了之后,知道服软说奉承话了,人家喜欢什么他就说什么?并不是,一方面孙悟空的性格使然,取经路上观音菩萨处处折腾他,他都敢当面骂她,背后还说她活该无夫。

到了灵山,更是因为取到了无字真经,他敢当面跟如来佛祖硬刚对峙。更重要的是,如果孙悟空只是在说客套话,二郎神也不傻,他自然也会客套回应才对,可惜他却欣然接受了“恩人”这个称号:“……幸蒙大圣不弃留会,足感故旧之情……”如果不是二郎神情商太低,或者故意装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二郎神确实对孙悟空有恩,那么所谓的恩情究竟是指什么呢?要知道在这之前,二郎神总共就做了两件跟孙悟空相关的事,一件是捉拿住了孙悟空,一件是火烧了花果山,我们一件件的分析:先看捉拿住孙悟空,当时书中描写孙悟空被擒的情形是:“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这句话,问题很大!四、问题大的原因不在孙悟空被擒获的当场,而在于后来天庭对孙悟空的用刑上,因为不管是用刀砍斧劈、火烧雷击,都伤不到孙悟空一根毫毛。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西游  造梦  园掉  答题  蟠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