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卢遐对原著的理解有失偏颇,总觉得自己所解读出来的乔峰形象与黄日华所饰演的相差甚远——侠骨佛心当然是一致的,但有勇有谋却总觉得有所欠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乔峰的身上似乎有着莽夫的冲动与“知天命”洒脱,恰恰是这两点特性,对他的人生走向有着巨大的影响

金庸笔下的大侠,我最喜欢乔峰,你呢?

金庸笔下的大侠,我最喜欢乔峰,你呢

乔峰的壮举固然伟大,令万人敬仰。但他的一生太过于离奇凄惨,首先为了自已的生世苦寻一生,父子相处却不能相认,掀起了一糸列的江湖仇杀,红尘路上亲手杀掉了自已心中恋人,人生中背着判族判帮的罪名理外不是人。最值得骄傲的是他结识了几个好朋友,但最终还是英年早逝,阴阳两分,催人感叹,祟拜乔峰的魂,不做乔峰那样命运的人。

为什么段誉和虚竹,只和萧峰做兄弟,而不共事业?

为什么段誉和虚竹,只和萧峰做兄弟,而不共事业

为什么段誉和虚竹,只和萧峰做兄弟,而不共事业?原创 三生有画 2018-12-25 17:02:21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维京传奇》,在攻打巴黎的时候,一个基督牧师,被维京领袖伯爵的把兄弟,造船工匠给背后捅刀子杀了。因为这位兄弟,不想大哥伯爵,变成一个基督徒。维京人是信仰奥丁神的。伯爵很生气,要把这位跟随他多年的把兄弟,给折磨致死。

夫人看不下去了,就劝他放人。伯爵说:“我知道他对奥丁神的忠诚,但是我还是不能原谅他对我的背叛”。他可以容许手下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但不能容忍,违背他的命令,做他不允许的事情,否则就是不忠。在权者的眼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对与错,道与理,都是裱糊的窗户纸!看到这个,终于想明白,为什么萧峰的下场,人最聪明最具豪气,下场却最惨了。

因为他,犯了和造船工匠,一个同样的错误:有态度,却没了立场。1.不管萧峰的出身经历如何,萧峰实际上是天下之大,竟然无片瓦立身之地。它走到哪,都无法避开左右为难之局。他当丐帮帮主时,对抗契丹人。实际上就已经背叛了契丹族人。他被揭穿了身份,中原武林围追堵截萧峰。他避走东北,遇上了热情的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是什么人?此时女真人,茹毛饮血,还是原始氏族社会,但那种满人满万,天下无敌的战斗力,已经充分体现了。

十几个女真人,以一挡百,就能将一大队契丹人杀得人仰马翻,这等彪悍战斗力,连萧峰都感到震惊。萧峰很喜欢。完颜阿骨打是一个英雄,臭味相投啊。而部落中那种团结平等共享的原始部落文化,也让萧峰惬意了好一阵。他厌倦了争斗,尔虞我诈。但是,女真人此时,已经在不断地反抗契丹人的统治和压迫,大战小站经常有。和完颜阿骨打结拜为兄弟的萧峰,又面临了一个向左,还是向右的问题完颜阿骨打兵力不够,处于弱势,萧峰只能帮着女真人抵抗自己族人的进攻。

一个是手足,一个是族人,难啊。这种困惑和无奈,自从身份被揭开,撸了帮主之位后,变得更加迫切。2.回到了族人中后,萧峰不仅没有找到归宿感,反而危机更深了。这一次,左边是大宋,右边是大辽。大军南向,民不聊生,死伤无数,这是萧峰最不想看到的。萧峰不想入侵大宋,这是真心。大哥耶律洪基已经称霸漠北,疆土东西,富甲四方,为什么无缘无故,要发兵南下,攻打大宋呢?萧峰认为,大哥肯定是猪油蒙了心。

萧峰不想入侵大宋,这是明摆着那儿的。假如换成西夏,萧峰倒是愿意带兵西进了。萧峰止戈息武,也没我们想的那么高尚,私情占了六分。他坚决反对南进,并不是出于局势分析,也不是出于力量对比,总之,没有站在耶律洪基的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完全站在了大宋子民生灵涂炭的考虑。这种大公大侠精神,可钦可敬。但是,放在辽主的眼里,就是一坨屎。

3.任何事情,都是有立场有态度的。萧峰的立场,就像那个维京传奇伯爵的好兄弟船工。你杀人可以啊,但是你要站在我的立场去杀人。同样,萧峰你可以反对战争,但是你要是为我耶律洪基考虑问题啊。你吃我的喝我的,竟然想的全是我的敌人死伤,难道我的宏图霸业,契丹人的幸福,就不重要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假如契丹人不强大起来,被奴役被压迫被剥削的,就是契丹人了。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乔峰  爱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