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4研制成功后,印度继续发展新的战略导弹,也就是烈火3和烈火5系列。后来又在烈火2的基础上开发了烈火4弹道导弹,射程达到了4000公里。再来看看印度的“烈火5”,50吨射程才5000公里,怎么说?严重超标啊!不仅超重超长,典型的傻大黑粗。

朝鲜和印度的导弹技术,谁更强?

10月10日,朝鲜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劳动党建党75周年阅兵仪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款新型弹道导弹,第一款是搭载在11轴超长运输车上的火星16洲际导弹(暂且这么称呼),另一款则是在平板拖车上展示的北极星4A潜射弹道导弹。结合朝鲜之前多次的导弹试射,再推算这两款导弹的性能,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朝鲜导弹技术已经领先印度至少一个身位了,技术水平在当今世界上仅次于五常。

▲火星16导弹▲北极星4A导弹性能最重要的指标莫过于射程,朝鲜早在2017年就进行了火星15的试射,这款导弹当时以2800公里的高弹道飞行了930多公里,如果换算成正常弹道的话,射程将近1.2万公里,能够直接打到美国西海岸。而这次展示的新式导弹采用了11轴运输车,长度比我国的东风41更长,很可能是在火星15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发动机,所以这款火星16导弹的射程很可能已经达到1.4到1.6万公里,足以覆盖美国全部本土,其性能几乎能够和我国的东风5B持平。

▲采用9轴运输车的火星15反观印度目前最先进的烈火5导弹,射程只有让人捉急的5000公里,技术水平只相当于朝鲜的火星12远程导弹。更打脸的是,火星12已经连续三次试射成功,目前已经批量列装朝鲜部队,而印度的烈火5历经了多次试射失败,至今仍然没有正式服役的消息传出,也就是说印度导弹射程实际上还不如五年前的朝鲜。

▲烈火5为了客观事实的评价,有一点必须指出来,印度烈火系列导弹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而朝鲜火星系列基本上都是液体燃料发动机,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总体技术含量要比固体燃料发动机更低。那么朝鲜的固体燃料导弹发展的如何呢?▲大浦洞1导弹(白头山1号运载火箭)所使用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朝鲜在去年曾经试射了一枚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这枚导弹采用的就是固体燃料发动机,它当时以930公里的最高弹道飞行了约450公里,换算成正常弹道的话,射程在1800到2000公里左右。

这次阅兵朝鲜又展示了一款北极星4A潜射导弹,根据韩国媒体估计,这款潜射导弹的射程将有望达到5000公里,足以覆盖日本全境和美军关岛基地,这意味着朝鲜水下核反击力量已经初步具备战略威慑能力。如果将北极星4A改装成陆基导弹,通过延长体积,换装改进型发动机,其射程完全能够超过印度的烈火5,并且精度还可能继续提高,这在中国的巨浪上岸工程中已经得到验证,并且技术难度并不大,说明朝鲜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也比印度也略胜一筹。

▲北极星3潜射导弹试射成功印度目前装备了一艘歼敌者号核潜艇,这艘潜艇所使用的武器为K14潜射弹道导弹,这款导弹是印度大地3地对地战术导弹的下海型号,射程只有700公里,这么短的射程基本上不具备实战效能。为了弥补K14导弹的短腿缺陷,印度近年来又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新型的K5潜射导弹,这款导弹射程约3500公里,指标上看起来挺华丽丽的,但是2017年的第一次试射完全化作了布朗运动,直到今年1月9日才首次在模拟水下平台试射成功,这款导弹目前还没有真正在潜艇上发射过,离真正列装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按照印度的办事效率,估计等到朝鲜北极星4A批量服役后,K5导弹估计都还没有完全定型。▲欣赏一下三哥的布朗运动导弹除了射程之外,评价导弹性能高低当然也少不了精度这个参照物,从这一点来看,印度勉强超过朝鲜一丢丢。弹道导弹的精度主要依靠惯性制导、星光制导、卫星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这四种方式。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算是黑科技中的黑科技,目前只有中美俄的少数战术弹道导弹运用了这种高精度制导方式,印度朝鲜也没有此类装置出现,即便是印度最先进的大地2战术导弹也只安装了惯导装置。

▲采用了雷达末端雷达技术的美国潘兴3战术导弹,命中精度在30米以内惯性制导和星光制导需要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和星光追踪器,这两种装置由于技术含量太高也几乎被五常垄断,目前印度大部分导弹仍然采用的是俄罗斯法国进口的激光陀螺仪或者国产机械陀螺仪,朝鲜深受国际制裁,这类高精尖装置只能依靠自研,目前估计也只能使用自研的机械陀螺仪。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武尊强  武尊  爱妻  炼丹  烈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