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过去了,这些曾经的犹太难民对上海生活仍难以忘怀,常称自己为“上海犹太人”,视上海为“第二故乡”,还把这种感情带给了后代子孙。(2015年,以色列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结尾中亲自出镜,真诚的表示感谢)除了上海故乡外,还有位从哈尔滨走出来的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早在19世纪末沙俄的排犹浪潮中,奥尔默特的爷爷沿着铁路线,硬生生的走到了咱们中国东北,之后一直定居、生活和安葬在哈尔滨。

到了奥尔默特父亲这一代,直接就出生在哈尔滨,并在东北成家立业,结识了同样身份的哈尔滨犹太女孩,成了奥尔默特的母亲。据奥尔默特讲,他的父母在家总是说东北话。甚至,奥尔默特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父亲88岁高龄去世时,最后仍然说的是中文。”由于祖父和父亲与中国的关系,他更是将中国看成是第二故乡。(2004年6月,时任以色列总理的奥尔默特来中国访问,在访问结束时特意去哈尔滨犹太墓园祭奠了长眠于此的祖父母)所以,从历史传承上看,中国有恩于犹太人,以色列对中国自然有好感。

整个冷战时期,中西方关系非常紧张的环境下,以色列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敌对的举动。但是这里需要辟个谣,网上流传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绝对是扯的。此时第四次中东战争刚刚结束,以色列惨胜,元气大伤,国库都给打空了,哪来钱给中国,而且,数目也严重高于生活,只有北京地区大小的以色列那时侯全国GDP才100来亿,怎么会轻松拿出1亿捐给中国。

而且,此时咱们中国正忙着一边倒的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整日谴责以色列,以色列还频频与台湾省搞“军火交易”,两国的气氛虽然说不上敌对,但也并不友好。倒是经济上抖起来的日本拿出了100万要捐,当然,被咱们非常“有骨气”的拒绝了,其中缘由,你懂的。类似的对比西方,人家法国重修巴黎圣母院可是大大方方的向全球募捐....说了历史传统,咱们再看看现实利益,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最本质的就是利益的交换,传统历史友谊都是“配菜”。首先,从国际政治角度来说,中以几乎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在以色列看来,远东强国的崛起威胁不到他们,还是个非常可观的大市场,只要有钱赚就行了。不愉快的是,中以之间横亘着一个经常搅局的美国。中以关系中,最悠久的当属军事科技合作。以色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屡战屡胜,军工自然是其非常拿得出手的行当。

从80年代开始,以色列开始成为中国突破美国对华军售禁令的一扇后门。早在1975年,中国代表团参观了当年举办的巴黎航展,罕见地造访了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展位,以色列方面非常热情,给中国代表团赠送了非常多的宣传资料。之后,中国方面通过定居香港的以色列商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开端是以色列向中国出售北约制式的5号碱性电池,来用于配置解放军进口的北约无线电设备。

之后,随着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到来,中国和以色列的军事交流开始摆到明面上。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35周年阅兵上83式坦克引起了外国军事专家的密切关注,这个83式105mm坦克炮装备的热护套就是跟以色列“交流”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和以色列达成了怪蛇-3空空导弹的引进合同,在国内代号为霹雳-8。

该导弹与和平典范、飞豹、歼-10并称8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的四大工程。可想而知怪蛇对我们的重要性。咱们中国仿制成功后广泛装备部队。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中,王伟烈士驾驶的歼-8B就挂载着一对霹雳-8。在设计歼-10的时候,咱们摸不透如何将电传操作系统与鸭翼“结合”在一块;也搞不清楚西方战斗机设计的流程和技术规范;更不知道飞机设计软件如何使用。

没多久,诸多问题在以色列的LAVI战机上都找到了答案。这并非杜撰,是歼-10战斗机首席试飞员雷强在央视采访中亲自提及过的。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中以的军事合作在美国的重压下,进展的有些不顺了,比如预警机毁约事件,虽然最后赔了咱们,但是也耽误了宝贵的研发时间。不过,虽然军备交流受阻,但两国的军事人员交流一直没中断过。

以色列传授了咱们特种战术、战法。比如,城市作战,反恐作战的课程,对我国特种部队的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和以色列发展最为顺利的还属经济和科技方面了。两国在经济上有重要的互补性,借助咱们的一带一路政策,以色列可是沾了不少光。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为此,以色列对万里之外的中国频频示好,显得非常有诚意。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陆  斗罗  剧版斗罗  伙伴  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