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属于战略层面的对决了,悟空完败。孙悟空更像是玉帝进行组织变革的一枚棋子从《西游记》的角色设计来看,如来更像是天庭管辖的一个外邦,相对独立。从行文中“如来闻诏”,诏是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嘛。收服猴子以后,如来说的话是“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这也是臣子之言。青牛精在平顶山作乱的时候,悟空去问如来,如来也不敢明说,只是暗示了一下。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庭一些大神为何不出手呢?

谢邀!简答引玉。题意的范畴应倾向大闹天宫的高潮阶段,即孙悟空蹬倒八卦炉,打到凌霄殿前这段情节。原著中,如来没到前,除了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和三十六雷将参战,其他诸神确实无人直接出手。为何?百十年的交情原著第五回中,孙悟空乱蟠桃偷金丹后,隐身法回到花果山,与群猴的对话中透漏了孙悟空入职“齐天大圣”已有百十年。

且不说天地换算和后来监管蟠桃园的问题,单说全书一百零一回,后面大篇幅说八十一难差不多九十回,可才十四年。所以,这里虽一笔带过,但时间非常可观,用“很长”来形容都不过分。再看看孙悟空入职“齐天大圣”后做了什么,原文如下: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耀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

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如此,天庭中,上到三清、下到天兵天将、远到散仙大伽,几乎涵盖所有诸神,都与孙悟空有很长时间的交情。所以当许旌阳真人打小报告说小心孙悟空时,玉帝定是心中一颤,但发现现在更不好搞孙悟空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而以玉帝高傲的习惯,从来没把孙悟空看在眼里,于是把孙悟空“绑”进蟠桃园后,觉得就天下太平了。

然而,他错了,因为“心”(孙悟空在原著中以心猿著称)的膨胀可是一发不可收拾。私心泛滥终于,没有被及时重视和有效约束的孙悟空得寸进尺,紧接着就是乱蟠桃偷金丹反天庭大闹天宫,竟然一路打到凌霄殿前!玉帝回想起来不得不说,许旌阳真人真是个靠谱的明白人!再看看其他诸神,包括太上老君,个个都表面一呼百应,其实都暗藏私心。

例如,太上老君抢观音的功劳就算了,但用金刚镯把金箍棒收了不就得了,金刚镯可是有这个功能的,而他只是轻轻的砸了一下。后来他又把孙悟空要过来去炼丹,注意原文中是“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这明显就在作弊啊,故意给孙悟空更多生存的可能。为何?他和孙悟空有交情,私自在帮孙悟空度过难关。

至于其他阴谋不敢说,但他此刻确实动了私心,至少不忍这个给过自己近百十年欢乐的开心果就这样被杀死,或许还希望孙悟空能挺过这关,以后能继续相伴,不然,整天对着丹炉和天庭上一个个一本正经的诸神面孔多无聊啊!孙悟空出丹炉时,他去拉孙悟空被甩了屁股蹲儿。按照孙悟空的脾气,取出金箍棒后,管你是太上老君还是如来,又砸我,又烧我,还拉我,简直仇深似海,非打你几棍子不可!可原文中孙悟空没这样做,居然没理老君,直奔金殿了,为何?因为孙悟空知道老君一直在偷偷帮自己!还有,在描写孙悟空打上凌霄殿的原文中,特别强调“九耀星闭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形”。

这闭门和无影什么意思?就是连拦都没拦,更别说打。为何?有交情,有私心,诸神和太上老君的想法差不多,想保孙悟空,反正玉帝也没下旨派我,我也有自己的事忙,睁一眼闭一眼,以后玉帝问起就说当时不在场,上厕所带耳机听音乐,不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点睛之战关键时刻见忠良。孙悟空和王灵官打斗时的原文描写已将为何诸神不出手的原因和盘托出。

节选如下: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作者借诸神和王灵官的鲜明对比,突出表彰王灵官这种无私、忠良和勤正的精神的同时,也刻画出孙悟空超强的社交神通能力。其他寓意请各自揣度和吸取。安天大会紧接着,玉帝再也没找太白金星和其他人商量,而是直接传旨请如来,为何?因为他此时已经明白,身边这帮家伙一个个都指望不上了,只恨自己太大意了,当初太低估孙悟空了。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过用  4399  天王殿  孙悟空  陪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