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做法就是赌了。因为即使他是大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凡事要考虑不利的一面,买入后它跌了怎么办?复利,就是要及时落袋。很多炒股的人都有过坐过山车的体会,买入并且赚了不少,但是没有变现,它又跌下来了,白白浪费了时间。其实好股票有的是,赚了先落袋,再重头开始,就能让账户里的钱不断增加。以上就是我的炒股方法。

李广难封是什么原因?在李广自己还是卫青?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后半句是说李广一辈子名气很大,却未得到实惠,始终没能封侯。导致李广难封的原因,表面上是卫青路线分配的问题,但实际上是西汉对匈奴的战略决策决定的,也就是说这事儿得怪汉武帝!而再往前追究,还得怪梁王、汉景帝!策略转变造成军事经验失效先来说说李广的名气为何大,唐朝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的“飞将”指的就是李广,但也有说法是将龙城飞将连在一起读,指卫青捣毁匈奴龙庭的这件事。不论如何,李广飞将军的称号可是传扬了两千多年,这个称号还真不白给。既然是将军,那在军事上一定有过人之处,李广开始建立军功是在公元前166年,匈奴南侵萧关,这是关中北面的一个险关要隘,李广就参与这次抗击匈奴的活动,并凭借出色的弓射技能斩获不少首级,由此进入军官梯队。

(李广剧照)到了汉景帝时,晁错主持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李广跟着周亚夫平叛,在昌邑城下立下夺旗之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此时有个政治事件我们随后再说。这件事之后,李广被调到上谷郡任太守,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为汉家守卫边疆,防御的对象就是匈奴。李广守卫边疆的策略就是参照了赵国名将李牧的方法——坚壁清野,这是对付游牧民族最有效的方式。

但李广打仗除了坚守城池,还比较灵活,就是看到匈奴退去的时候,观察期阵型,如果比较散乱,一定会立即出击,歼灭一波后才回城。匈奴本来是抢东西来了,结果什么也抢不到还被追着打,所以都很怕李广。这也成就了李广的一次空城计,在旷野上硬是站着不动,咋退了几千多名匈奴骑兵。但由此也能看出,李广是比较善于打防守反击战的,依托城池的坚固,拖垮匈奴骑兵的士气后,再一鼓作气的出击,这就是战国时期比较传统的守城战打法。

(汉武帝剧照)到了汉武帝时期,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不在一味的送钱和亲,汉武帝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长城以北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防守反击战术即将失效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汉家于公元前129年,派出四路大军北伐匈奴,汉武帝寄希望最大的就是骁骑将军李广,他率军一万军出雁门,随后有车骑将军卫青率一万军出上谷、轻骑将军公孙贺率一万军出云中、轻骑将军公孙敖率一万军出代郡。

四路大军北上后,公孙贺兜了一圈无功而返,连个人影都没找到;公孙敖倒是找到了匈奴主力,结果被一顿胖揍,折了七千人;寄希望最大的李广更更惨,全军覆没后被匈奴活捉,通过装死挣脱才得以逃回;四路军中唯有卫青找到匈奴王庭所在地龙城,并斩杀了数百匈奴。这场战争其实已经证明了,跟游牧民族打仗,老家伙们的经验只适合防守,并不适合深入大漠远征。

卫青包括后来的霍去病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战术的灵活,以及轻装奔袭的战争思想。老将军们总是想着稳住本阵,寻找机会,而年轻的将军却更敢于尝试动起来!所以在漠北之战中,相对自由的霍去病,能够通过“闪电战”、“锥子战”的打法,一直打到蒙古肯特山一带,建立“封狼居胥”的不朽功业。而位于西线战场的卫青,得知龙庭具体坐标之后,想让挚友公孙敖斩获头功,于是改变了既定军事部署,命李广改走东路迂回,公孙敖改领前军。

这就相当于让李广迂回包抄,要知道在大漠中,一旦与中军分开,想要准确的迂回至集结地点,难度是很大的。李广也确实在迂回中迷失了方向,错过了集结的时间。汉军在王庭周围与匈奴展开肉搏后,李广仍未到达指定地点,以至于匈奴王领着二百残余突围逃跑。待李广到达指定位置时,战争早已经结束,这位老将军也就带着对卫青的怨气自杀谢罪了。

在这件事情上,卫青有私心不错,因为当年卫子夫身怀龙胎引起了陈皇后嫉妒,她的母亲馆陶公主抓住卫青以示威胁,是公孙敖在屠刀下救了卫青。卫青只不过想通过漠北之战的头功来报答救命恩人,这并没有什么错,他不可能预料到经验丰富的李广会迷路。倘若李广按时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合力抓住匈奴王,李广封侯并不难。站错队的原因当年昌邑一战,李广陷阵夺旗吸粉无数,其中就包括梁王刘武。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各是  礼包  奋战  乱世  不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