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进京的路上第一次碰到皇帝一行时,皇帝表现得唯唯诺诺,胆小畏惧;而刘协却镇定自若,侃侃而谈,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风范,从那时开始,董卓就有了废立皇帝的想法。董卓当皇帝只能是一个梦,很快就会醒!!先回答问题,如果吕布不因为貂蝉杀董卓,一心辅助董卓,董卓能称帝吗?我的回答是,有可能当一段时间的皇帝,当很快就会被杀掉,只能算是做了一个帝王梦。

如何评价董卓其人?

如何评价董卓其人

乱臣贼子一向为人唾弃,但是不少人谋权篡位后为求长远,都会有所收敛,有些还会利于民生。曹操被称为枭雄,但他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这是无可指摘的。相较之下,大权在握的董卓却被公认为残暴,史学家裴松之描述董卓“残贼之性,豺狼不若”。董卓究竟有多残暴,才被如此万夫所指呢?董卓毫无爱民之心,其权势皆为满足自己私欲,将百姓视如草芥。

首先,董卓为向朝廷邀功请赏,大肆屠杀正举办“二月社”活动的无辜百姓。为追名逐利,董卓将惨死在他铁蹄下的平民诬陷为叛贼,而将自己刻画为英雄,实在是暴虐无道。除此之外,董卓爱财,为聚揽财富,他曾让司隶校尉抓捕不孝不忠之人,将被逮捕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处死,并没收其全部家产。实际上,很多人罪不至死,董卓却滥用刑罚将其杀害。

董卓对美色极为热衷,他不仅自己奸淫劫持来的女子,还放任手下如此。一时之间,百姓之间几乎谈董卓便色变,由此可见其为人残暴。布衣出身低微,难逃董卓迫害,这尚且情有可原,可是对于高官大臣,董卓照样任意侮辱虐杀。董卓曾与皇甫嵩之间有过恩怨,董卓大权在握后,便指使他人陷害皇甫嵩入狱,想要害其性命。皇甫坚寿乃是皇甫嵩之子,他与董卓关系尚可,在他的苦苦哀求之下,皇甫嵩才逃过一死。

皇甫嵩虽然免于一死,日子却并不好过,董卓经常借机羞辱他。董卓入长安时,便令皇甫嵩跪拜迎接,如此行事,实在非君子所为。董卓曾对周毖和伍琼委以重任,他们所提出的重用贤能之士的意见也被董卓所采纳。但是在被推举的人中有人策划谋反,董卓一气之下就将两人杀害。董卓与下属交谈时,若是感觉下属有冒犯之处,便会立即将其处死。

董卓对大臣的杀害完全凭借其喜好,同为臣子,却任意虐杀同僚,说其残忍不仁,实在是理所应当。董卓挟持天子,号令诸侯已是大逆不道,他竟还对太后及皇亲国戚下手,实在是作恶多端。董卓自认为与董太皇太后同族,而何太后又与董太皇太后之间有龃龉,董卓便令尚书弹劾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并将何太后罢免。董卓罢免掉何太后以后,尚未解除心头之恨,又将太后毒害,并禁止群臣为太后办丧礼。

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也未能幸免于难,她也被董卓杀害。董卓不仅对活人痛下杀手,对死人都不放过。董卓派人将何太后的兄弟何苗的尸体挖出,肢解之后扔在园林,不让其入土为安。董卓的种种残暴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无论对皇室,对同僚还是对无辜百姓,董卓都暴虐不仁。董卓被吕布斩杀之时,百姓士兵皆喜出望外,甚至以珠宝换酒食来庆祝此事,可见董卓实在不得人心。

董卓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

董卓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

董卓,本来一个少年游侠,为人仗义有义气。而且家境优越,其父亲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董卓少年便参军,并在军队中靠实力一步步成长,并没有依靠其父的关系,而且每次得到赏赐后也都分给步下,在军队后威望逐渐提高。然而就在董卓不断打胜仗,却不断被猜忌,打完胜仗后就削去兵权,在有需要他时又被起用,就这样一个本为一心报国的董卓,一个拥有信念的董卓,一步步开始放弃自己的信念,开始慢慢的只相信权利,迷信权利。

董卓进京后,为什么要废立皇帝?

董卓进京后,为什么要废立皇帝

董卓进京后,为什么执意要废掉汉少帝刘辩而改立汉献帝刘协呢?我们一起来看:董卓进京的背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汉灵帝去世后,掌权的大将军何进立了自己妹妹何皇后生的儿子刘辩为皇帝,就是汉少帝。但是何进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势如水火。何进为了诛杀宦官集团,又怕自己的实力不够,就以皇帝的名义招驻扎在西北的军阀董卓进京,协助自己消灭宦官集团。

董卓进京的过程:董卓接到命令后,欣喜若狂,马上带兵前往洛阳。在半路碰到了狼狈出逃的汉少帝刘辩和皇子刘协等人。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宫中发生大变故,大将军何进被宦官设计杀害,何进手下的人冲进宫中捕杀宦官,造成皇宫大乱,皇帝因此出逃。董卓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很高兴,保护着皇帝一行回到了皇宫。董卓进京的后果:董卓进京后倚仗兵权唯我独尊,大权独揽,对反对他的大臣随意杀害。

 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董卓  天赋  2144  皇帝  加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