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一五九《熊概传》就记载了,明朝初期江苏常熟有个叫虞宗蛮的地主,他住的弄堂叫“鹿皮弄”因为“杀鹿以食,积皮于其地,弄以此得名”。武田信玄西进时的计划并非是与织田家决战,他的方略一往如前,就是想趁着“信长包围网”时,织田信长在京畿疲于奔命,无力对付东线的机会,吞并织田家的盟友德川家康的领地。

日本战国真是村长斗殴吗?

日本战国真是村长斗殴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确实有的战斗是村庄斗殴,但也有大规模的战役。很多人认为日本很小,是小日本,萨沙一直也都这么认为。去了日本以后,你会发现日本并不小,至少不比欧洲那些所谓的大国要小。大家注意,日本领土面积是38万平方公里,同中国比当然不大。然而,德国不过35万平方公里,英国24万平方公里,法国最大也不过65万平方公里。

日本领土南北相距高达3800公里,还是很长的。古代日本人口也不少,战国后期有1200万。这个数量已经不算少。同一时期,英国人口只有900多万,法国也不过1000多万。日本战国时期,很多战斗规模很小,原因主要是日本的军阀太多。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国内军阀原子化,有名有号的大名就有接近70个。日本领土是38万,那么平均每个大名只有5000平方公里土地。

萨沙所在的南京人面积都有6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大名也就控制一个城市而已。1200万人口分为70份,每个大名平均只有不到20万人口。古代日本农业水平低下,又进行需要很多人力的稻米种植。20万人口可以拿出的兵力,一般只有几千人。有意思的是,日本的传统,不让农民参战,只用职业军人武士作战。养武士是费钱的,所以20万人口也养不了多少武士。

很多小大名之间的战斗,也就是二三百人打一二百人,确实像中国的村庄携带。然而,大名大规模战役还是有的。桶狭间合战,是一场以少击多的战役,此战织田信长军约5000人,今川义元军约25000到45000之间,织田信长的奇袭部队约2000人。长篠合战,是武田势力与织田势力的一次全面冲突,需要说明的此战武田胜赖并未带来武田军的全部家当而只是其中一部分。

此战武田胜赖方面共有军队15000人,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共约38000人。关原合战,德川家康的东军方面共纠集军队70000至104000左右,石田三成的西军方面的军队也在80000以上。两军相加几乎超过20万人。那么,为什么小大名之间作战,采用这点规模的部队呢?一是他们实力有限,二是也不愿意把本钱拼光。

为什么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

为什么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原本是印度教中的毁灭之神湿婆,他与创造之神梵天,守护之神毗湿奴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佛教在印度诞生时,印度土地上已经存在了大量宗教,这些宗教互相攻讦。特别是湿婆教派,一直是反对佛教的急先锋。但是反过来这些宗教也会吸纳彼此的教义和神灵。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它宗教的神灵,湿婆就是其中一位。

按佛教传说,起初大自在天(也就是湿婆,或称“他化大自在天”)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神灵,和妻子乌摩妃始终不肯皈依佛教。不空成就佛化身成为降三世明王,与大威德金刚、不动尊明王一起打败了大自在天和乌摩妃。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降三世明王的神像脚底下踩着一男一女,他们就是大自在天和乌摩妃。【降三世明王】尽管被降服了,但大自在天原本的地位还是非常崇高的,亏待不得,所以佛教将他安置在欲界最顶端的第六天上。

佛教将天分为三界,从下往上分别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个界下面又包含若干天,共计二十七天,其中欲界包含六天,代表充满欲望与诱惑的世界,大自在天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同时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还是是天龙八部中,天部的成员之一。按理说这样大自在天就应该属于佛教的护法之一,是正面的神才对,但是某些佛教仍然将其视为佛法之敌。

想来有两个原因,第一自然是他以前跟佛教有过一段斗争的历史;第二是进入佛教以后“欲界之主”这个头衔不好,众所周知,佛教是最反对欲望的,那么欲界的主人当然就是佛教之敌喽。所以大自在天获得了“第六天魔王”之称。【大自在天湿婆的本来面貌】再说,佛教进入日本以后得到统治者的拥护。特别是到了奈良时代,统治者更是动用全国财力修建庙宇,传播佛学。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村长  械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