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肯定的是,如果这个所谓的世界第一狙击手还没死,继续要在乌克兰当雇佣兵。那么等待他的下场就是,迟早会被俄军击毙,或者丧生在枪炮下埋骨他乡,也或者在航空炸弹下灰飞烟灭、尸骨无存。原因无他,因为继承了苏联的俄罗斯,是个曾经与美国平起平坐,并争霸四十年的核大国。这样的大国,决不是一个、一百个,甚至几千、上万个狙击手拿着狙击步枪就能与之对抗的。

就算超级狙击手成群结队地去,在空\地联合的火力打击下,也会统统成为灰。在大国战争中,狙击手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把狙击手\特种兵等比喻为武林高手的话。那么在正规军的堂堂之阵面前,他们所谓的精湛武艺,实质打起来时候一无是处。战争的形态变了,但原理是古今相通的。恰如中国明朝时期的名将戚继光在其所著《纪效新书》里关于整体力量与个人武艺之间关系的那番话:“当大敌,开大阵,只是千百人列队向前,丛枪戳来,丛枪杀去,焉能容得你闪展腾挪、左右跳动?”这意思是指古代时候,由重甲长矛、强弓劲弩组成的步骑军团,列阵平推过去时,任何妄图靠个人武艺打仗的武林高手,都会被瞬间消灭。

只有在己方掌握战场火力优势主动权,或者至少实力对等时,狙击手与特种作战小队才能在某些小规模战斗中发挥出作用。而乌克兰战场上的西方雇佣兵们,实力与俄军是完全不对等的,差了十万里。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的美欧前特种兵们,挟其三十年来东征西讨、称雄于伊拉克、阿富汗之威风,在打习惯了顺风仗之后,被自己在以往那些不对称作战中,依靠体系技术绝对优势、仗势欺人而获取的赫赫武功冲昏了头脑。

于是乎,这些自喻“天下无敌“的欧美斗士们,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错觉。于是让人一忽悠,迷迷糊糊之下,便扛着步枪挑上了俄罗斯。这些杀气腾腾的“精锐战士”们,大概准备用当年在阿富汗、伊拉克打仗时候的作战经验、像打猎一样再打一仗,与俄军一较高下。但他们万万没料想,许多人一身武艺尚未及施展,就让俄军一通火力猛轰,顿时就被打得非死即伤。

幸运活下来的,大多数也吓得灰头土脸,连滚带爬地逃出了乌克兰。这时候,有些人才清醒了过来。上帝啊!俄罗斯原来是一个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核大国,他们竟然也有侦察卫星、也能在千里之外的军舰与飞机上发射导弹实施远程定位打击、空地精确制导弹药应有尽有。有人惊呼:“这与我们在伊拉克、阿富汗打仗时所遇到的完全不同,我们这一代(西方)人,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猛烈的敌军火力。

战争中为什么要留预备队?不留的话会怎么样?

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即使在精于谋略的将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提前预料到,而预备队,就是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预备队的重要性。一南麻战役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将国民党胡琏的整编第11师围困在南麻,准备歼灭这支悍旅。整编第11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指挥官,而且不久前张灵甫74师的覆灭,给了他很大震撼。

所以,一路上他都非常小心谨慎,到达南麻后,他不是急于推进,而是花了20多天构筑工事,力求保全自己。华野经过分兵后,粟裕手上只有四个纵队,既要吃掉胡琏,又要阻击南边来援之敌,兵力显得捉襟见肘。于是,粟裕没有选择留预备队,而是全部派出去。以华野二、六、九纵包围南麻,七纵在南边负责阻援。7月18日晨,第九纵队第26师率先发起了攻击。

但是,土木系出身的胡琏,在这半个多月里,督促部队构建了几百个“子母堡”,各种明堡暗堡交替射击,华野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攻击颇为艰难。经18日整天战斗,除了少数几个外围阵地后,胡琏部队大都被压缩进主阵地,解放军三个攻击纵队在外围阵地会和后,对主阵地发起了猛攻。胡琏在刚开始受到攻击后,就向国民党徐州指挥部发出了求援,国民党急召25师、64师,出动4个旅,向南麻增援。

19日,援军到达七纵阻击线,同七纵交火。国民党25师指挥官是黄百韬,在之前的孟良崮战役中,由于指挥不力遭到蒋介石批评,所以这次,他急于戴罪立功,7纵的阻击战打得很是艰难。21日上午,黄百韬的25师突破七纵60团的750高地,七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而东面李弥的第8师也由昌乐、潍县地区进犯临朐,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魂斗  小离  军团  游戏  透明  
下一篇